【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半导体装置中的晶片的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识另寸以及^H介单晶石圭4定(monocrystal line silicon ingot)或石圭晶片 中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使用浮区法 (floating zone , FT ) 或切克劳斯基法(Czochralski, CZ )制造硅晶片。CZ法最广泛地用于制造 硅晶片。在CZ法中,将多晶硅置于石英坩埚中。由石墨放热材料将多晶硅 加热并熔融,且将籽晶(seed crystal)浸没在熔融态硅中。通过在旋转 经浸没籽晶的同时、将籽晶向上拉伸使单晶硅锭生长。将经生长的硅锭切 割、蚀刻并且抛光成硅晶片。单晶硅锭或硅晶片可能具有晶体缺陷,诸如,晶体起因的微粒(Crystal Originated Particle, COP )、流动图案缺陷(Flow Pattern Defect, FPD)、 IU秀发叠层缺陷(Oxygen induced Stacking Fault, OiSF)以及内层樣O见 缺陷(Bulk Micro Defect, BMD),这些称为生长中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识别晶体缺陷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硅晶片或单晶硅锭切片形状的样品; 用金属以约1×10↑[14]到5×10↑[16]个原子/平方厘米的污染浓度,来污染所述样品的至少一侧; 热处理所述受污染的样品;以及 观察所述热处理过的样品的受污染侧或相反侧,来识别晶体缺陷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相旭,李成旭,裵基万,金光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SILTRON,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