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秀玉专利>正文

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518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其包括主蒸汽管和两个以上沿豆浆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转机构带动各进气管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豆浆池内的各喷气管旋转,喷气管旋转的同时向豆浆池内喷射热蒸汽,达到搅拌豆浆的同时加热豆浆,不仅提高了豆浆加热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豆浆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腐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腐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豆浆置入豆浆池内结膜起皮,然后进一步加工成为腐竹。豆浆在豆浆池内的温度要通过加热措施保持在80±2℃。传统的加热措施,主要采用蒸汽管,蒸汽管向外喷射热蒸汽,实现对豆浆池内部豆浆的加热,但是现有彭气管都是固定式设置在豆浆池底部,加热效果不均匀,因而影响腐竹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其包括主蒸汽管和两个以上沿豆浆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加热机构,各旋转加热机构均包括转动座、喷气管和进气管,转动座固定在豆浆池的底部,进气管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转动座上,进气管的上端延伸入豆浆池内部并与喷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主蒸汽管的外壁转动连接,主蒸汽管的进气口与蒸汽源连接,从蒸汽源出来的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进入各进气管,然后从各喷气管的喷气孔排出;各进气管均由一驱转机构带动同步旋转。所述驱转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同步带轮,其中一个进气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从同步带轮,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之间通过主同步带传动套接;相邻两个进气管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进气管外壁上。>所述主蒸汽管的外壁上对应各进气管分布设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上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进气管外壁套接固定。所述进气管与豆浆池底壁的连接处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喷气管中部底端上焊接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与对应进气管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喷气孔内固定有橡胶塞,橡胶塞上开有十字口,十字孔在常态下闭合,喷气管通入热蒸汽后,十字口打开喷出。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转机构带动各进气管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豆浆池内的各喷气管旋转,喷气管旋转的同时向豆浆池内喷射热蒸汽,达到搅拌豆浆的同时加热豆浆,不仅提高了豆浆加热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豆浆加热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喷气管的示意图;图4为橡胶塞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之一所示,本技术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包括主蒸汽管1和两个以上沿豆浆池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加热机构3,各旋转加热机构3均包括转动座31、喷气管32和进气管33,转动座31固定在豆浆池2的底部,进气管33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转动座31上,进气管33的上端延伸入豆浆池2内部并与喷气管32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32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322,所述进气管33的下端与主蒸汽管1的外壁转动连接,主蒸汽管1的进气口与蒸汽源连接,从蒸汽源出来的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1进入各进气管33,然后从各喷气管32的喷气孔322排出;各进气管33均由一驱转机构带动同步旋转。所述驱转机构包括减速电机4,减速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同步带轮5,其中一个进气管33的外壁上固定有从同步带轮6,主同步带轮5和从同步带轮6之间通过主同步带7传动套接;相邻两个进气管33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带轮、从带轮和传动带。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一台减速电机4同时驱动各喷气管32同步旋转,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所述转动座3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34,两个第一轴承34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进气管33外壁上。这样设计,可以提高进气管33旋转的顺畅性。所述主蒸汽管1的外壁上对应各进气管33分布设有连接凸台101,连接凸台101上连接有第二轴承35,第二轴承35的内圈与对应的进气管33外壁套接固定。这样设计,可以使主蒸汽管1内部与进气管33内部连通,同时还可以保证进气管33的转动。所述进气管33与豆浆池2底壁的连接处连接有密封圈10。通过密封圈10可以提高防水密封性,从而有效避免豆浆泄露。所述喷气管32中部底端上焊接固定有连接座321,连接座321与对应进气管3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在各喷气孔322内固定有橡胶塞323,橡胶塞323上开有十字口,十字孔在常态下闭合,喷气管32通入热蒸汽后,十字口打开喷出。这样设计,可以保证不加热情况下,豆浆不会进入喷气管22中。本技术通过驱转机构带动各进气管33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豆浆池2内的各喷气管32旋转,喷气管32旋转的同时向豆浆池2内喷射热蒸汽,达到搅拌豆浆的同时加热豆浆,不仅提高了豆浆加热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豆浆加热的均匀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加以描述,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示意性而不是加以局限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蒸汽管和两个以上沿豆浆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加热机构,各旋转加热机构均包括转动座、喷气管和进气管,转动座固定在豆浆池的底部,进气管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转动座上,进气管的上端延伸入豆浆池内部并与喷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主蒸汽管的外壁转动连接,主蒸汽管的进气口与蒸汽源连接,从蒸汽源出来的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进入各进气管,然后从各喷气管的喷气孔排出;各进气管均由一驱转机构带动同步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蒸汽管和两个以上沿豆浆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加热机构,各旋转加热机构均包括转动座、喷气管和进气管,转动座固定在豆浆池的底部,进气管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转动座上,进气管的上端延伸入豆浆池内部并与喷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的外壁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主蒸汽管的外壁转动连接,主蒸汽管的进气口与蒸汽源连接,从蒸汽源出来的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进入各进气管,然后从各喷气管的喷气孔排出;各进气管均由一驱转机构带动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同步带轮,其中一个进气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从同步带轮,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之间通过主同步带传动套接;相邻两个进气管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竹生产线的豆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蒋秀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