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3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搅拌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压缩成型箱、搅拌刀、通风口、加热装置、控制面板和支撑腿,所述搅拌装置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中间设有电机,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搅拌刀,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两侧设有通风口,所述搅拌装置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有压缩成型箱。该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高效的将沥青搅拌,高效的烘干作用,使其压缩成型,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带动推动板,便于压缩之后推动出来,压缩成型自动弹开,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设备
,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沥青拌和在对沥青成长有很大帮助,但是却没有设置加热装置,使得沥青的形成较为缓慢,有的拌和装置即使带有加热的装置,但是搅拌的效率低,湿气重,含有水分大,不能快速搅拌烘干,搅拌之后不能压缩成型,自动化性能低,难以满足现有的沥青发育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搅拌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压缩成型箱、搅拌刀、通风口、加热装置、控制面板和支撑腿,所述搅拌装置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中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部焊接分布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搅拌刀,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两侧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侧底部镶嵌有高效过滤网,所述搅拌装置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右侧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搅拌装置的外侧底部焊接分布有支撑腿,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有压缩成型箱;所述压缩成型箱由压缩板、第一气缸、推动板、自动门和第二气缸组成,所述压缩成型箱的内侧左部设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左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一气缸,所述压缩成型箱的内侧后部设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后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二气缸,所述压缩成型箱的前部设有自动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的前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分布有按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成型箱的内侧右部焊接有碳素钢板,所述碳素钢板的形状与压缩成型箱的形状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的外部粘接包裹有一层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部填充有石棉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动门的中间镶嵌有透明观察窗,所述自动门的内侧端部焊接有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通过在搅拌装置的内部设置的多个搅拌刀,可高效的将沥青搅拌,搅拌的效率高,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和通风口相结合,可高效的起到烘干作用,去除沥青上的湿气水分,设计合理。2.该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通过在压缩成型箱的内部设置的第一气缸带动压缩板压缩,使其压缩成型,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带动推动板,便于压缩之后推动出来,通过设置的自动门,可高效的感应到压缩成型自动弹开,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的压缩成型箱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的压缩成型箱后部结构图。图中:搅拌装置-1、进料口-2、出料口-3、压缩成型箱-4、搅拌刀-5、通风口-6、加热装置-7、控制面板-8、支撑腿-9、电机-10、转轴-11、保温棉-12、压缩板-13、第一气缸-14、推动板-15、高效过滤网-16、碳素钢板-17、自动门-18、透明观察窗-19、磁铁-20、第二气缸-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搅拌装置1、进料口2、出料口3、压缩成型箱4、搅拌刀5、通风口6、加热装置7、控制面板8和支撑腿9,所述搅拌装置1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中间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底部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部焊接分布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部设有搅拌刀5,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两侧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的内侧底部镶嵌有高效过滤网16,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1的右侧顶部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底部焊接分布有支撑腿9,所述搅拌装置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的底部设有压缩成型箱4;所述压缩成型箱4由压缩板13、第一气缸14、推动板15、自动门18和第二气缸21组成,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左部设有压缩板13,所述压缩板13的左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一气缸14,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后部设有推动板15,所述推动板15的后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二气缸21,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前部设有自动门18。请参阅图1,所述控制面板8的前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分布有按键,便于操控,智能化性能高。请参阅图1,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右部焊接有碳素钢板17,所述碳素钢板17的形状与压缩成型箱4的形状一致,有效的加强了结构强度,避免压缩损坏。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装置7的外部粘接包裹有一层保温棉12,所述保温棉12的内部填充有石棉网,可高效的加热内部,避免温度散发。请参阅图2,所述自动门18的中间镶嵌有透明观察窗19,所述自动门18的内侧端部焊接有磁铁20,可直接观察到内部压缩情况,经过磁铁20实现了紧密关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将沥青放置于进料口2内,启动电机10使得搅拌刀5高效搅拌沥青,加热装置7加热内部,经过通风口6通风,快速烘干沥青,经过高效过滤网16避免沥青飞出外部,搅拌之后经过出料口3到压缩成型箱4内,经过第一气缸14带动压缩板13压缩沥青,使其压缩成型,再经过第二气缸21带动推动板15直接将压缩成型之后的沥青堆推动出来,经过自动门感应自动弹开。本技术的搅拌装置1、进料口2、出料口3、压缩成型箱4、搅拌刀5、通风口6、加热装置7、控制面板8、支撑腿9、电机10、转轴11、保温棉12、压缩板13、第一气缸14、推动板15、高效过滤网16、碳素钢板17、自动门18、透明观察窗19、磁铁20、第二气缸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沥青有的直接焚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浪费资源,有的直接搅拌作为饲料,但是搅拌的效率低,湿气重,含有水分,不能快速搅拌烘干,不能压缩成型,自动化性能低,难以满足现有的沥青搅拌的需求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搅拌装置的内部设置的多个搅拌刀,可高效的将沥青搅拌,搅拌的效率高,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和通风口相结合,可高效的起到烘干作用,去除沥青上的湿气水分,设计合理。通过在压缩成型箱的内部设置的第一气缸带动压缩板压缩,使其压缩成型,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带动推动板,便于压缩之后推动出来,通过设置的自动门,可高效的感应到压缩成型自动弹开,使用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搅拌装置(1)、进料口(2)、出料口(3)、压缩成型箱(4)、搅拌刀(5)、通风口(6)、加热装置(7)、控制面板(8)和支撑腿(9),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中间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底部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部焊接分布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部设有搅拌刀(5),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两侧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的内侧底部镶嵌有高效过滤网(16),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1)的右侧顶部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底部焊接分布有支撑腿(9),所述搅拌装置(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的底部设有压缩成型箱(4);/n所述压缩成型箱(4)由压缩板(13)、第一气缸(14)、推动板(15)、自动门(18)和第二气缸(21)组成,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左部设有压缩板(13),所述压缩板(13)的左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一气缸(14),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后部设有推动板(15),所述推动板(15)的后部经过气压杆连接于第二气缸(21),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前部设有自动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加热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搅拌装置(1)、进料口(2)、出料口(3)、压缩成型箱(4)、搅拌刀(5)、通风口(6)、加热装置(7)、控制面板(8)和支撑腿(9),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中间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底部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部焊接分布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部设有搅拌刀(5),所述搅拌装置(1)的顶部两侧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的内侧底部镶嵌有高效过滤网(16),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1)的右侧顶部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搅拌装置(1)的外侧底部焊接分布有支撑腿(9),所述搅拌装置(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的底部设有压缩成型箱(4);
所述压缩成型箱(4)由压缩板(13)、第一气缸(14)、推动板(15)、自动门(18)和第二气缸(21)组成,所述压缩成型箱(4)的内侧左部设有压缩板(13),所述压缩板(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俊军魏慧忠李艳国郑淑灵谢占龙王林东郝景冀卫平王鹏王建军梁永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辰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