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电阻接入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618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伺服驱动器和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电阻;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终端电阻电连接;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模块,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CAN信号;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模块,第二控制信号用于表征信号输出模块是否输出CAN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终端电阻的接入与否。实现终端电阻的自动接入,同时可以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此外,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以及提高接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电阻接入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CAN网络因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所以广泛的使用在工业控制场合。为消除CAN网络上产生的反射波,必须在CAN网络的两端各增加一终端电阻,以增强信号强度。目前绝大多数的应用场合是当需要接入终端电阻时,通过工作人员检查设备的接线情况来判断哪一台设备是CAN总线上的最终节点,然后通过直接焊接在CAN网络的首尾两个节点设备上;或者,在设备上加琴键开关对终端电阻进行选择接入等方式在CAN总线上的最终节点接入电阻终端。然而,通过工作人员检查设备的接线情况来判断哪一台设备是CAN总线上的最终节点,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且有些时候容易忘记接入,从而导致通信质量变差;此外,如果所有的设备都安装好,线也配置好后,再去将终端电阻直接焊接在CAN网络的首尾两个节点设备上或者操作设备内部的控制开关接入终端电阻,会带来极大不方便,且有人身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系统,以实现终端电阻的自动接入,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提高电路可靠性的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该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电阻;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终端电阻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CAN信号;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输出模块是否输出所述CAN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终端电阻的接入与否。可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输出单元和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子信号和第二控制子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第三控制子信号和第四控制子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CAN信号时,发送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输出所述CAN信号时,发送所述第三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发送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控制所述终端电阻接入。可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端口;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输出端口;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引脚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二引脚单元;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三引脚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四引脚单元;所述第二引脚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电连接CAN信号接入线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否则,输出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引脚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CAN信号接入线时,输出所述第三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否则,输出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与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信号接收端口接收CAN信号接入线传输的所述CAN信号;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与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输出所述CAN信号。可选的,还包括第一CAN信号线和第二CAN信号线,所述CAN信号包括第一CAN信号和第二CAN信号,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第一CAN信号;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第二CAN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引脚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单元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单元以及所述终端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终端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引脚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引脚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逻辑子单元和开关控制子单元;所述逻辑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引脚单元电连接,所述逻辑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引脚单元电连接,所述逻辑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接地设置,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逻辑子单元和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三上拉电阻。可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单元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单元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接地设置,所述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一固定电位提供模块以及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单元包括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所述第四引脚单元包括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引脚接地设置,所述第八引脚分别与第二固定电位提供模块以及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第四引脚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输出接地电位;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CAN信号接入线断开时,所述第四引脚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第一固定电位;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第八引脚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输出接地电位;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CAN信号接入线断开时,所述第八引脚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输出第二固定电位;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电位提供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固定电位,所述第二固定电位提供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固定电位;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包括所述接地电位,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固定电位,所述第三控制子信号包括所述接地电位,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电位。可选的,还包括第一上拉电阻和第二上拉电阻;所述第一固定电位提供模块和所述第四引脚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二固定电位提供模块和所述第八引脚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上拉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电阻;/n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n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n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终端电阻电连接;/n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CAN信号;/n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输出模块是否输出所述CAN信号;/n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终端电阻的接入与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电阻;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终端电阻电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CAN信号;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表征所述信号输出模块是否输出所述CAN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终端电阻的接入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输出单元和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子信号和第二控制子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第三控制子信号和第四控制子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CAN信号时,发送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输出所述CAN信号时,发送所述第三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发送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控制所述终端电阻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端口;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输出端口;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引脚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二引脚单元;
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三引脚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四引脚单元;
所述第二引脚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电连接CAN信号接入线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输出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四引脚单元用于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CAN信号接入线时,输出所述第三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否则,输出所述第四控制子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当所述信号接收端口与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信号接收端口接收CAN信号接入线传输的所述CAN信号;当所述信号输出端口与CAN信号接入线电连接时,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输出所述CAN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电阻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CAN信号线和第二CAN信号线,所述CAN信号包括第一CAN信号和第二CAN信号,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第一CAN信号;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第二CAN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引脚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CAN信号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单元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CAN信号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单元以及所述终端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终端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引脚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引脚单元电连接;
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胜烽刘文喜朱洪顺林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