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及相机成像标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86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包括底座、用于带动所述底座定向运动的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围绕所述底座的Z轴旋转的Z轴旋转机构、与所述Z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的Y轴旋转的Y轴旋转机构、与所述Y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和所述Y轴的X轴旋转的X轴旋转机构、以及固定于所述X轴旋转机构的输出端的相机夹具。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相机成像标定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设备精小,线路精简,操作简单并且经济实用,可以解决当前相机成像标定实现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及相机成像标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及相机成像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2D以及3D相机在几何测量机器视觉甚至日常生活用到的智能手机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所以对于相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3D相机运用的是一种结构光的光学方法,投射出一组用数学方法构造的光图形,按照一定顺序照亮视野范围内物体,计算出相机到物体的距离,也就是相机的深度数据。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得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几何信息,从而复原出整个三维空间的模型。而在相机使用之前为了使得到的图像数据更为准确,必须要建立精确的相机成像几何模型。计算该几何模型参数的过程就是相机的标定。现有的相机标定技术方法有三种:传统相机标定法、相机自标定法、主动视觉相机标定法。三种标定方法均需要相机做出相应的运动,在不同的视角中拍摄多张标定物的图像,然后通过各自的算法计算出相机的内、外参。目前运用最多的标定方案有两种:1、人工手持相机,通过人为移动相机使得相机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到标定物的图像;2、将相机安装在机械臂末端,通过机械臂运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带动所述底座定向运动的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围绕所述底座的Z轴旋转的Z轴旋转机构、与所述Z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的Y轴旋转的Y轴旋转机构、与所述Y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和所述Y轴的X轴旋转的X轴旋转机构、以及固定于所述X轴旋转机构的输出端的相机夹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带动所述底座定向运动的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围绕所述底座的Z轴旋转的Z轴旋转机构、与所述Z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的Y轴旋转的Y轴旋转机构、与所述Y轴旋转机构连接且围绕垂直于所述Z轴和所述Y轴的X轴旋转的X轴旋转机构、以及固定于所述X轴旋转机构的输出端的相机夹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伺服旋转电机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端与所述Y轴旋转机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旋转机构包括第二伺服旋转电机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伺服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端,所述第二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端与所述X轴旋转机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旋转机构包括第三伺服旋转电机,所述第三伺服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端,所述第三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相机夹具驱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成像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Y轴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X轴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伺服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相机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宗阳王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