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燃烧锅炉及其二次风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24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冲燃烧锅炉及其二次风箱组件,其中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风箱、设置在风箱内的吹灰管及用于向吹灰管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吹灰管上设有吹向风箱侧壁扰流的吹灰孔。在本申请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中,通过在风箱内设置出灰管,在使用时通过送气装置将气体通过吹灰管上的吹灰孔送入风箱对,气流进入风箱时对风箱内的灰尘形成扰动,进而积灰扬起,同时将扰动的积灰通过燃烧器随二次风携带进入炉膛中随煤粉一同燃烧,少量的飞灰不会影响炉膛燃烧,解决了风箱内的积灰问题,降低了风箱内积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冲燃烧锅炉及其二次风箱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用于风箱
,特别涉及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二次风箱组件的对冲燃烧锅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均采用大风箱结构,具体的大风箱环绕炉膛水冷壁外侧一圈,二次风由两侧墙进入大风箱,然后流向前后墙,并进入布置于大风箱中的燃烧器。前后墙对冲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会有大量的飞灰从锅炉尾部的回转式空预器进入锅炉的二次风箱内,进入二次风箱内的少部分细灰会随热风从燃烧器风口返回炉膛,其余的灰则会再二次风箱组件的风箱内沉积,严重时会造成燃烧器进风口堵塞。当风箱底部被击毁堵塞后,风箱面积减少,底部二次风燃烧器进风受阻,致使二次风供风不及时,且不均匀,煤粉在炉后燃尽成都变差,锅炉热效率降低。通常做法为:通过在风箱底部加设排灰装置,然而排灰装置为定期打开,风箱内无扰动装置,灰容易积压在风箱底部,同样导致风箱内部积灰严重。因此,如何降低风箱内积灰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以降低风箱内积灰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二次风箱组件的对冲燃烧锅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风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箱内的吹灰管及用于向所述吹灰管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所述吹灰管上设有吹向所述风箱侧壁扰流的吹灰孔。优选地,还包括压缩空气总管及位于所述压缩空气总管下游,且位于所述吹灰管上游的压缩空气支管,所述压缩空气支管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吹灰管。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支管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支管的进气口独立设有电控截止阀,所述电控截止阀位于所述压缩空气总管的下游。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总管上设有手动截止阀。优选地,同一个所述吹灰管上沿所述风箱深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排所述吹灰孔。优选地,同一个所述吹灰管上的所述吹灰孔至少呈两排设置。优选地,所述吹灰管位于所述风箱的中下部,且通过所述吹灰孔的气体对所述风箱的底部灰尘形成扰动。优选地,所述吹灰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吹灰管水平方向沿炉膛宽度方向呈排设置。优选地,所述吹灰管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一种对冲燃烧锅炉,包括二次风箱组件,所述二次风箱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风箱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风箱、设置在风箱内的吹灰管及用于向吹灰管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吹灰管上设有吹向风箱侧壁扰流的吹灰孔。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中,通过在风箱内设置出灰管,在使用时通过送气装置将气体通过吹灰管上的吹灰孔送入风箱对,气流进入风箱时对风箱内的灰尘形成扰动,进而积灰扬起,同时将扰动的积灰通过燃烧器随二次风携带进入炉膛中随煤粉一同燃烧,少量的飞灰不会影响炉膛燃烧,解决了风箱内的积灰问题,降低了风箱内积灰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吹灰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1-风箱、2-吹灰管、3-吹灰孔、4-压缩空气支管、51-第一电控截止阀、52-第二电控截止阀、6-手动截止阀、7-压缩空气总管、8-燃烧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以降低风箱内积灰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二次风箱组件的对冲燃烧锅炉。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燃烧器8、风箱1、设置在风箱1内的吹灰管2及用于向吹灰管2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吹灰管2上设有吹向风箱1侧壁扰流的吹灰孔3。优选,送气装置用于向吹灰管2内输送高压气体。风箱1内的气体通过燃烧器8进入炉膛内。具体的,吹灰孔3可以为设置在吹灰管2上的圆柱形孔或矩形孔等孔体结构。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次风箱组件中,通过在风箱1内设置出灰管,在使用时通过送气装置将气体通过吹灰管2上的吹灰孔3送入风箱1对,气流进入风箱1时对风箱1内的灰尘形成扰动,进而积灰扬起,同时将扰动的积灰通过燃烧器8随二次风携带进入炉膛中随煤粉一同燃烧,少量的飞灰不会影响炉膛燃烧,解决了风箱1内的积灰问题,降低了风箱1内积灰量。同时,本申请通过利用压缩空气的射流对风箱1内积灰进行扰动,防止灰尘在风箱1底部沉积,同时将扰动的积灰通过燃烧器8的风道同二次风携带进入炉膛中,避免了风箱1的大量积灰,进而降低了风箱1通道的阻力,平衡了同层燃烧器8的配风,优化了同层燃烧器8配风的均匀性。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还包括压缩空气总管7及位于压缩空气总管7下游,且位于吹灰管2上游的压缩空气支管4,压缩空气支管4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吹灰管2。具体的,优选,同一个压缩空气支管4上相邻两个吹灰管2等间距设置。其中,吹灰管2为直管形结构,为了便于加工,优选,吹灰管2圆柱形管体结构。吹灰管2为多个,多个所述吹灰管2水平方向沿炉膛宽度方向呈排设置,优选,所有吹灰管2沿炉膛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风箱1内部,保证吹灰管2吹扫的覆盖范围。具体的,压缩空气支管4至少为两个,每个压缩空气支管4的进气口独立设有电控截止阀,电控截止阀位于压缩空气总管7的下游。如图1所示,压缩空气支管4为两个,其中一个压缩空气支管4上设有第一电控截止阀51,另一个压缩空气支管4上设有第二电控截止阀52。通过设置电控截止阀,便于自动控制,使用者可以远程操控。其中,压缩空气支管4的电磁阀可以同时开启,也可以依次开启,视运行工况而进行灵活调整。具体的,第一电控截止阀51和第二电控截止阀52可以同时开启也可以依次开启,视运行工况而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吹灰管2有足够的压缩空气流量和覆盖范围引起风箱1底部积灰的扰动从而到达预期的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总管7上设有手动截止阀6。压缩空气总管7设有手动截止阀6,便于维护检修或者紧急时刻采取人工制动。在具体工作时,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总管7经过处于全开的手动截止阀6进入到压缩空气支管4,然后通过第一电控截止阀51、第二电控截止阀52控制压缩空气定时开启,使压缩空气进入风箱1内的吹灰管2,压缩空气从吹灰孔3喷出,对风箱1的底部进行吹扫,形成向上的扰动气流,将风箱1底部的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风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箱(1)内的吹灰管(2)及用于向所述吹灰管(2)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所述吹灰管(2)上设有吹向所述风箱(1)侧壁扰流的吹灰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包括风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箱(1)内的吹灰管(2)及用于向所述吹灰管(2)输送气体的送气装置,所述吹灰管(2)上设有吹向所述风箱(1)侧壁扰流的吹灰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空气总管(7)及位于所述压缩空气总管(7)下游,且位于所述吹灰管(2)上游的压缩空气支管(4),所述压缩空气支管(4)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吹灰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支管(4)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压缩空气支管(4)的进气口独立设有电控截止阀,所述电控截止阀位于所述压缩空气总管(7)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总管(7)上设有手动截止阀(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燃烧锅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韬董永胜刘明崔节明王冠楠刘亚军路庭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