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101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包括锅炉的前墙、后墙,前墙、后墙中均设置多层燃烧器层,前墙中的各燃烧器层与后墙中的各燃烧器层对应,且前墙中的燃烧器、后墙中的燃烧器呈错位排列的形式;各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管外周设置内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周设置外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的角度固定不变,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通过滑行在燃烧器中推进、拉出来改变旋流强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正做到从剩余O2检测中精准定点调整燃烧器用风,保持炉膛通风量均衡平稳,避免CO生成,在保障锅炉安全运行前提下,大幅降低锅炉燃烧用风剩余O2量。

Numerical control air coal ratio low NOx, low CO high efficiency hedge swirl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现阶段降低雾霾主要手段还是停留在一物降一物简单过程中。例如,雾霾主要成分是NOx,NOx生成主要来自燃煤时剩余O2与空气的N2在高温环境中化合。为了控制低NOx排放满足环保指标成为重中之重,在火力发电锅炉尾部烟道中喷入大量液氨来降低NOx的排放。如果从NOx生成条件入手,降低炉膛燃烧中的剩余O2,降低炉膛火焰中心烟温,强化炉膛低O2燃烧,强化炉膛O2分布均匀,NOx生成同样会大幅减少,液氨用量也会同步大幅减少。蓝天白云自然就会增多。清洁的空气它不仅仅提振人们正常工作情绪,对人们身心健康更是极大帮助,是避免导致肺癌主要因素之一。晴天对植物生长同样有利,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有利。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方式燃煤锅炉,它不同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四角切圆燃烧以炉膛中心为一个整体火炬,低NOx改造后加装燃烬风,再进行分级燃烧,取得明显成效。现阶段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经过低NOx改造后,NOx生成明显优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而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只是简单将四角切圆燃烧低NOx方式加装燃烬风照搬过来,即:将部分二次风移至燃烧区域上层进入炉膛,作为炉膛中心为火炬的分级燃烧。它忽略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特性是:独立着火、分级燃烧、风包媒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平稳旋流燃烧。抽出部分二次风用在上层作燃烬风,势必削弱对冲旋流燃烧器风包煤特性,也削弱它独立着火、分级燃烧特性。事实证明,在全国电力行业低NOx燃烧改造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普遍NOx生成低于对冲旋流锅炉。在未改造之前恰恰是对冲旋流燃烧锅炉NOx优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这说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低NOx、低CO还有新路可走,应当在对冲旋流燃烧特性本身寻找突破口,从NOx生成条件入手,完善对冲旋流燃烧特性,改进对冲旋流燃烧不足,优化数控化风煤比控制体系,真正做到低O2燃烧,低NOx、低CO燃烧。另外,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剩余O2数值虚值大,其中备用燃烧器冷却用风是主要成分,对锅炉燃烧中生成NOx起到很大副作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改进予以削弱,低O2燃烧控制NOx生成是可以做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NOx、CO生成,工作效果好的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包括锅炉的前墙、后墙,前墙、后墙中均设置多层燃烧器层,前墙中的各燃烧器层与后墙中的各燃烧器层对应,且前墙中的燃烧器、后墙中的燃烧器呈错位排列的形式,其特征是:各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管外周设置内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周设置外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的角度固定不变,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通过滑行在燃烧器中推进、拉出来改变旋流强弱。在每一只燃烧器上加装一次风冷风管,当燃烧器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开启一次风冷风门,利用不足50℃冷风冷却燃烧器金属温度。所述前墙中的燃烧器、后墙中的燃烧器呈错位排列的形式,是通过整体下移后墙而成。内风旋流叶片夹角为40º,外风旋流叶片夹角为60º。本技术走出目前对冲旋流燃烧锅炉靠新增燃烬风降低NOx做法,优化对冲旋流燃烧器特性,即独立着火、分级燃烧、风包媒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旋流燃烧,不予相邻燃烧器燃烧轨迹有交叉平稳燃烧。真正做到从低O2燃烧着手,消除多余剩余O2,控制NOx生成,同时均衡O2分布降低CO生成;真正做到从降低炉膛中心火焰温度,减少生成NOx温床;真正做到从剩余O2检测中精准定点调整燃烧器用风,保持炉膛通风量均衡平稳,避免CO生成,在保障锅炉安全运行前提下,大幅降低锅炉燃烧用风剩余O2量。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旋流燃烧控制体系,采用滑行旋流燃烧器,内风叶片夹角40º,外风叶片夹角60º,固定不变。燃烧器内、外风道阻力不变,内、外风道通流面不变,内、外风旋流强弱靠推进增强旋流、拉出削弱旋流来调整,避免因为叶片角度变化影响内外、风匹配;影响相邻燃烧器用风匹配。(如图9所示)燃烧器外接一次风冷风,当燃烧器处于热备用状态下,开启一次风冷风冷却,利用一次风冷风小于50℃,替代热二次风350℃左右,大幅降低了冷却用风量,使得进入炉膛通风尽可能为燃煤所用,为低O2燃烧创造基础。(如图8所示)滑行对冲旋流燃烧器内风叶片定40º角,目的是风包煤不易过早与一次风粉搅和着火(保持燃烧器出口30cm左右后着火),形成一级燃烧;外风叶片定60º角,风包煤提供二级燃烧所需风量,形成分级燃烧的狭长火焰,充足风包煤减少煤粉颗粒未燃尽形成紊乱燃烧。精确调控炉膛用风量,确保各燃烧器对应剩余O2表显示误差在0.1左右。真正意义上做到低O2燃烧。(如图9所示)滑行对冲旋流燃烧器以350MW锅炉为例,炉膛燃烧器原四层正面对冲布置(满负荷投用三层,一层备用),改为八层分层布置(如图3所示)。后墙整体下移1/2燃烧器高度,弥补后墙有效燃烧空间的差距。同时消除炉内燃烧因狭长火焰对冲形成叠加高烟温火焰。分层燃烧后炉膛火焰分布饱满,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平稳燃烧。旋流燃烧器特性得到充分显现:独立着火、分级燃烧、风包媒平行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旋流燃烧。对冲与相邻燃烧火焰没有叠加,没有交叉,炉内中心火焰最高烟温降低是可以预期。(如图5所示)利用对冲燃烧器特性,独立着火、分级燃烧、风包媒平行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旋流燃烧,与相邻燃烧器没有交叉特点,(如图3、图6所示)在尾部烟道布置12只剩余O2探头,每三只探头对应一只燃烧器,安装方式是左、中、右依次左侧从高、中、低排布,右侧也一样。通过探头显示判断各燃烧器风煤比是不是合理,可以进精确捕捉修正个别偏差。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旋流燃烧控制体系是强化锅炉风煤比燃烧;强化旋流对冲燃烧器特性,不用或拆除燃烬风,不再将有限二次风引到加装的燃烬风方式。从NOx、CO生成条件入手,降低或避免NOx、CO生成。满足当今环保对环境的要求,满足人类对环境的要求。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旋流燃烧控制体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NOx、CO生成条件入手,控制NOx、CO生成。改善旋流燃烧器调整方式。各燃烧器内、外风叶片夹角固定不变,通流面不变,通流阻力不变,流通量不变,做到各点O2分布均衡。改变备用燃烧器冷却用风,利用一、二次风冷、热风温差,大幅减少无用风进入炉膛,真正意义上做到低O2燃烧。改变对冲旋流燃烧一对一正面对冲旋流燃烧为分层对冲旋流燃烧,即将后墙燃烧器整体下移1/2燃烧器高度,充分发挥旋流燃烧特性,即独立着火、分级燃烧、风包媒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旋流燃烧,不予相邻燃烧器火焰轨迹相交。这样做即符合旋流燃烧特性,又避免与对面狭长火焰对撞,使得炉膛火焰平稳均匀分布,炉膛中心火焰温度下降。利用对冲旋流燃烧器风包煤狭长火焰,平行互不扰动旋流燃烧,不交叉特性,在尾部有针对性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包括锅炉的前墙、后墙,前墙、后墙中均设置多层燃烧器层,前墙中的各燃烧器层与后墙中的各燃烧器层对应,且前墙中的燃烧器、后墙中的燃烧器呈错位排列的形式,其特征是:各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管外周设置内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周设置外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的角度固定不变,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通过滑行在燃烧器中推进、拉出来改变旋流强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烧控制系统,包括锅炉的前墙、后墙,前墙、后墙中均设置多层燃烧器层,前墙中的各燃烧器层与后墙中的各燃烧器层对应,且前墙中的燃烧器、后墙中的燃烧器呈错位排列的形式,其特征是:各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管外周设置内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周设置外风旋流叶片;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的角度固定不变,内风旋流叶片、外风旋流叶片通过滑行在燃烧器中推进、拉出来改变旋流强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化风煤比低NOx、低CO高效对冲旋流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庆王白泉赵晓云曹鲁华陈兵杨健张慧辉顾彤郭熙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