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20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即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它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外凸立板筋与内凸立板筋间隔插接,内圈、外圈、外凸立板筋及内凸立板筋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和橡胶块,外凸立板筋与气阻器的活塞杆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两侧的压板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气阻结构做为过载时峰值负荷的过滤和保护,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即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由其适用于冲击载荷很大的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传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动力传动上用的减震器主要有两种,包括弹簧减震器和橡胶减震器,这些减震器主要是用在传动过程中负载有较大冲击的场合,它能够吸收负载产生的冲击载荷,滤掉冲击载荷中的峰值载荷部分。保护主要传动部件和原动机不受到冲击载荷的伤害,因此,这类减震器在实践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大量使用在减速机传动系统,柴油机动力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等。这些减震器的减震作用主要是靠其中的弹性元件完成的,这些弹性元件主要材料为聚氨酯、橡胶、尼龙、弹簧等,受这些材料本身的强度和弹性元件的结构所限,对于大功率、冲击载荷很大的机组,这些减震器往往使用寿命很短,甚至不能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无法满足使用工况的需求。以往柴油机动力系统和变速箱的连接使用直连或者用弹簧减震器连接,用于冲击载荷较大,弹簧经常损坏,加大弹簧又会造成刚度过大,缓冲性能不足,损坏其他传动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橡胶气阻复合使用的高弹性、大扭矩、长寿命、含负载保护的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外凸立板筋与内凸立板筋间隔插接,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外凸立板筋及内凸立板筋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和橡胶块,外凸立板筋与气阻器的活塞杆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两侧的压板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气阻器包括气阻器壳体,气阻器壳体内有一个以上活塞腔,活塞腔内有顺次连接的活塞杆、弹簧、螺塞,螺塞上加工有通气孔。减震器输出轴转动,作用活塞杆使其位移,压缩气阻器壳体腔内的空气,形成背压。空气通过背压腔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冲击能量的释放。能量释放完成后,通过弹簧使活塞杆复位。所述的一个以上活塞腔是气阻器壳体内左右两端各加工两个活塞腔。所述的多个间隔是四等分。通过螺栓将气阻器固定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内。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应用到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主传动系统中。由于柴油机动力系统一般工况恶劣,冲击载荷很大,并且使用寿命要求很高,所以现有的减震器均无法满足工况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弹性、大扭矩、长寿命、含负载保护的的特点。还可以在其他动力系统上做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使用橡胶块作为柴油机动力系统的减震,使用气阻结构做为过载时峰值负荷的过滤和保护,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2、可以广泛代替现有的弹簧减震器,橡胶减震器,大大提高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抗冲击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经济效益。3、气阻器壳体内有左右两端各加工两个活塞腔,两套“气阻器”,在冲击载荷作用时,受力平衡性好,运行更平稳,提高减震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图2是图1沿A-A剖视结构简图。图3是气阻器结构简图。图4是图3俯视结构简图。图5是连接法兰结构简图。图6是图5左视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6,零部件名称如下:减震器连接法兰1,减震器输出轴2,气阻器3,橡胶块4,螺栓5,压板6,气阻器壳体7,活塞杆8,密封圈9,螺塞10,弹簧11,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内凸立板筋13,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外凸立板筋15,密封圈16,通气孔17。参见图1、2、5、6,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1,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沿圆周有四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13(四等分最佳,不限于此),外圆带有定位止口,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15(四等分),外凸立板筋15与内凸立板筋13间隔插接,与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配合使用。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外凸立板筋15及内凸立板筋13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3和橡胶块4(每个外凸立板筋15左右各一组),外凸立板筋15与气阻器3的活塞杆8外露端碰触连接,通过气阻器将大部分冲击能量释放,这样,橡胶块4就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输出轴2和压板6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压紧。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两侧的压板6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1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通过螺栓5(沿圆周布置8个)将气阻器3固定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内。减震器连接法兰1通过螺栓与柴油机的飞轮端连接。参见图3、4,所述的气阻器3包括气阻器壳体7,气阻器壳体7内有左右两端各加工两个活塞腔,运行更平稳,提高减震效果。每个活塞腔内有顺次连接的活塞杆8、弹簧11、螺塞10,螺塞10上加工有通气孔17。活塞杆8上安装两个密封圈16后放入活塞腔内,通过弹簧11和螺塞10将活塞杆8压紧。在螺塞10上加工出很小的通气孔17,当活塞杆8受力挤压时,在活塞腔内形成空气背压,空气通过螺塞10的通气孔17排出,由于通气孔17很小,就会形成气阻,相当于冲击载荷形成的能量通过气阻形成的阻力进行吸收,冲击载荷越大,气阻压力越大,气阻器的刚性也就越大,这样就保护了柴油机组和橡胶块4不受伤害,当冲击载荷释放之后,通过弹簧11使活塞杆8复位,为下次吸收冲击能量做准备。气阻器壳体7背面为凹弧形,便于与凸弧边的橡胶块4接触紧密。本专利技术经在扭转试验台上1000小时的经冲击载荷试验,实验验证,在整个工作周期内没有故障出现,同时,对输入载荷和输出载荷的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所得的冲击载荷试验报告上数据可以看出,能够看到对输入的冲击载荷具有很高的过滤和吸收能力,能够有效保护柴油机动力系统不受损害,同时也能够保护系统传递载荷的平稳性,耐冲击减震效果显著,见表1。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冲击载荷实验报告实验数据:静态刚度:扭转刚度。测试速度:大于15mm/s。最大测试扭矩:4550Nm。试验数据:表1使用方法:柴油机输出的扭矩通过飞轮端输出,传递到与之相连接的减震器连接法兰1,减震器连接法兰1通过挤压橡胶块4将扭矩传递到减震器输出轴2上,减震器输出轴2与后面的负载机构相连接,实现扭矩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橡胶块4既可以对柴油机输出的扭矩实现缓冲作用,使扭矩输出平稳顺滑,减小机组的噪音和震动,又可以在负载有冲击载荷的时候实现冲击能量的吸收,从而保护柴油机组。当冲击载荷过大,橡胶块4无法吸收这么大的冲击能量容易损坏时,减震器输出轴2外圈上的外凸立板筋15与气阻器3接触,气阻器3的刚度随冲击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它能够快速的吸收并释放冲击能量,从而过滤掉冲击载荷的峰值扭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1),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13)(留出中间形成的轴孔),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15)(接近舵轮形状),外凸立板筋(15)与内凸立板筋(13)间隔插接,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外凸立板筋(15)及内凸立板筋(13)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3)和橡胶块(4),外凸立板筋(15)与气阻器(3)的活塞杆(8)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两侧的压板(6)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1)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1),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2);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13)(留出中间形成的轴孔),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15)(接近舵轮形状),外凸立板筋(15)与内凸立板筋(13)间隔插接,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减震器输出轴外圈(14)、外凸立板筋(15)及内凸立板筋(13)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3)和橡胶块(4),外凸立板筋(15)与气阻器(3)的活塞杆(8)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12)两侧的压板(6)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奥唐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