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银鱼体内多种微量元素判别不同产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5165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产地银鱼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判别方法,特征是将银鱼标本转移于冰箱内保存;银鱼标本解冻后用水冲洗,于干燥箱中烘至恒重;将大银鱼干样研磨成粉末置于干燥器中待用;取大银鱼干样,放入酸洗过的特氟纶分解容器中,加入高纯硝酸,并在室温下预备酸解;用微波炉消解,再用超纯水定容至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进行浓度测定;测定大银鱼干样中11种微量元素的浓度;并建立线形判别函数方程;通过计算出的判别函数值可以有效区别不同水域产的大银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取得的结果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系统误差小,可判别性强,不仅克服了目视、遗传学等方法无法判别的局限,而且显示出了其快速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产地银鱼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判别方法,能较为系统 而快速地建立不同水域产银鱼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积累特性及其地理环境特 征;利用这些特性和特征可以较有效地快速判别来自于不同产地的银鱼资源 群体等内容,属于生物监测环境
技术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名特优新水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由于 这些水产品生物质量往往与其生活和词养的地理、水环境等自然因素相关。 特别是同种水产品生物,来自于不同产地的产品自然其质量不同,所受环境 污染的胁迫程度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原产地品种的市场价值(如知 名度、质量、附加值) 一般远远高于同类其它产品。因,,市场上冒用知名 品种的名称、产地或混入类似品种的现象频频发生;然i,由于目视和遗传 学方法无法区别这些现象,更缺乏快速判别品种、产地的技术,致使原水产 品生产单位利益受损,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己成为现 代渔业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近些年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精密分析仪器已可以 较为快速地测定生物组织中所积累的十数到几十种微量元素。因此,尽快开 展相关研究,并利用这些精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同产地银鱼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捕捞不同水域的银鱼,放入清洁的塑料自封袋中并在0~4℃保存为银鱼标本;    (2)、银鱼标本前处理:    (a)、将保存的银鱼标本转移于-18~-20℃冰箱内保存,待用;    (b)、取出银鱼标本解冻后用水冲洗6~10遍,于60~100℃的干燥箱中烘23~25h至恒重银鱼干样;将恒重的银鱼干样研磨成粉末,置于干燥器中待用;    (c)、取0.05~0.15g银鱼干样,放入过的特氟纶分解容器中,加入1.0~2.0ml高纯硝酸,并在室温下酸解6~12小时,高纯硝酸浓度为63~64%;    (d)、用微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刘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