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筋盘机构及预穿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11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筋盘机构,包括穿筋盘、旋转机构和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所述穿筋盘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组孔位,每组孔位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穿筋孔。本穿筋盘机构,移料装置移动钢棒送入穿筋孔时,每送入一条钢棒,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穿筋盘旋转一角度,使下一穿筋孔对准钢棒,接着送入下一钢棒,最终形成钢筋笼形状,实现预穿筋,一组孔位对应一种直径的钢筋笼。承料轨和移料装置是固定的,对于不同直径的钢筋笼,通过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带动穿筋盘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使相应的孔位对准钢棒,从而便于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筋笼的预穿筋,适应多种钢筋笼的生产制作,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管桩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筋盘机构及预穿筋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桩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穿筋盘机构及预穿筋装置。
技术介绍
管桩PC钢棒(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作为管桩行业必备原料,具有使用量大、型号多、长度长(使用长度可达25米)等特点。现有的管桩生产环节,需要人工将切断成所需长度的钢棒依次单根插入到滚焊机中进行编笼制作成管桩钢筋笼骨架,此穿筋工位作为管桩生产的源头工位,由于所需PC钢棒长度较长,可达25米,单个钢筋笼所需PC钢棒数量可达几十根,采用人工穿筋,对工厂生产效率和工人劳动强度都极不友好,不利于管桩钢筋笼的生产制作,而使用设备实现穿筋工作时,由于不同型号的管桩需要的钢筋笼的直径不同,需考虑在不同直径钢筋笼下,如何代替人工进行穿筋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穿筋盘机构及预穿筋装置,便于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筋笼的预穿筋。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穿筋盘机构,包括:穿筋盘,所述穿筋盘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组孔位,每组孔位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穿筋孔;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旋转;以及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有益效果:本穿筋盘机构,移料装置移动钢棒送入穿筋孔时,每送入一条钢棒,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穿筋盘旋转一角度,使下一穿筋孔对准钢棒,接着送入下一钢棒,最终形成钢筋笼形状,实现预穿筋,一组孔位对应一种直径的钢筋笼。承料轨和移料装置是固定的,对于不同直径的钢筋笼,通过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带动穿筋盘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使相应的孔位对准钢棒,从而便于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筋笼的预穿筋,适应多种钢筋笼的生产制作。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所述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包括推板、和带动所述推板沿垂直于穿筋盘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推板推动所述穿筋盘移动。通过推板推动穿筋盘移动实现预穿筋的钢筋笼直径的调整,结构简单。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穿筋盘之间设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使旋转机构与穿筋盘连接或分离。旋转机构精度要求比较高,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调整穿筋盘移动时,由于穿筋盘与旋转机构不在同一平面内,通过离合机构使旋转机构与穿筋盘分离,防止旋转机构承受较大的不平衡力而损坏。穿筋盘调整完毕后,再通过离合机构使旋转机构与穿筋盘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旋转的连接轴,所述穿筋盘的中心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孔通过键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带动所述连接轴向前移动插入连接孔或向后移动离开连接孔。通过连接轴与连接孔的连接实现旋转机构与穿筋盘的动力连接,便于离合机构的实现,离合机构带动连接轴前后移动实现旋转机构与穿筋盘的连接和分离。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还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和离合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底座沿与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旋转机构和离合机构整体移动。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调整穿筋盘移动,对应地,通过第二移动机构调整旋转机构和离合机构到相应位置,保证旋转机构能够与穿筋盘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穿筋盘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穿筋盘设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前板和后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圆周间隔分布的导轮,所述穿筋盘与所述导轮接触。穿筋盘重量较大,若通过旋转机构支承穿筋盘容易损坏旋转机构,导轮起支承和导向作用,保证穿筋盘转动顺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还包括轨道和轨道板,所述穿筋盘固定于所述轨道板上,所述轨道板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轨道与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的移动方向平行。通过轨道限制穿筋盘移动的方向,保证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调整穿筋盘移动的位置准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所述轨道包括设于所述轨道板两侧的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所述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相对的侧面上设有限制所述轨道板偏移的若干导向件,所述轨道板的底部设有若干行走件,所述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的外侧设有夹持机构。与普通的滑块和滑轨的结构不同,本轨道结构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能够承受重量较大的穿筋盘的移动。夹持机构能够调整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之间的距离、以及夹持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的夹持力,保证轨道板能够顺畅移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穿筋盘机构,所述穿筋孔上固定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包括大管和小管,所述大管和小管之间形成阶梯壁,所述小管上设有限位槽。导向管起导向作用,并且方便磨损后可拆卸更换。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穿筋装置,包括上述的穿筋盘机构,还包括正对所述穿筋盘设置的承料轨、和带动承料轨上的钢棒移动穿入穿筋孔的移料装置。有益效果:本预穿筋装置,移料装置带动钢棒移动,通过穿筋盘机构的辅助,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筋笼的预穿筋,适应多种钢筋笼的生产制作,并且能够代替了人工穿筋,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穿筋盘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承料轨和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穿筋盘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穿筋盘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穿筋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沿Y方向带动穿筋盘的结构简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沿Z方向带动穿筋盘的结构简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沿倾斜方向带动穿筋盘的结构简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轨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承料轨10、移料装置20、穿筋盘30、穿筋孔31、连接孔32、旋转机构40、第一电机41、连接轴42、安装架43、第二底座44、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50、推板51、第一丝杆52、第二电机53、拖板54、离合机构60、活塞杆61、第一底座71、第二移动机构72、支架80、前板81、后板82、夹板83、导轮84、轨道90、第一导向架91、第二导向架92、第一导向件93、第二导向件94、行走件95、夹持机构96、轨道板97、导向管100、大管101、小管102、限位槽103。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穿筋盘,所述穿筋盘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组孔位,每组孔位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穿筋孔;/n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旋转;以及/n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筋盘,所述穿筋盘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组孔位,每组孔位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穿筋孔;
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旋转;以及
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带动所述穿筋盘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包括推板、和带动所述推板沿垂直于穿筋盘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推板推动所述穿筋盘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与穿筋盘之间设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使旋转机构与穿筋盘连接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旋转的连接轴,所述穿筋盘的中心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孔通过键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带动所述连接轴向前移动插入连接孔或向后移动离开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筋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和离合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底座沿与笼筋分度圆直径调整机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泽林钟鸣贺永刚周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