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养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997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抗滑磨耗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树脂层、至少一层增强层;树脂层由树脂胶结料固化形成;增强层由所述树脂胶结料上方固结集料形成;树脂胶结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2:1;A组分包括20~50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8~10重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5重量份的增韧剂、2~4重量份的抗氧化剂、7~12重量份的促进剂;B组分包括固化剂、紫外吸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养护方法。抗滑磨耗层应用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养护,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耐磨性、行车安全,且对于进行病害处治的路面,提高了处治后的路面的表面美观性、平滑性、行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养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养护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钢桥面铺装发展中,钢桥面铺装结构主要包括引进美国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德国双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日本的本四系列联络桥方案等多种方案中的铺装结构。其中,我国普通应用的为双层环氧沥青刚桥面铺装。由于我国高温重载的原因,桥面通车后会面临包括裂缝、坑槽、破碎脱落、网裂推移等病害,尤其是危害较为集中的部位,桥面会面临多次修补,经过修补后的桥面表面外观、行车舒适性、抗滑性都有所下降。此外,目前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小、表面致密、构造深度较小,传统的抗滑防磨层难以与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构成紧密的黏附关系,在车辆荷载与雨水冲刷下易脱落或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应用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养护,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及耐磨性,提高行车安全,且对于进行病害处治的路面,还提高了处治后的路面的表面美观性及表面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磨耗层(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树脂层(11)、至少一层增强层(12);所述树脂层(11)由树脂胶结料固化形成;所述增强层(12)由所述树脂胶结料上方固结集料形成;其中,所述树脂胶结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2:1;/nA组分包括20~50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8~10重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5重量份的增韧剂、2~4重量份的抗氧化剂、7~12重量份的促进剂;/nB组分包括固化剂、紫外吸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磨耗层(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树脂层(11)、至少一层增强层(12);所述树脂层(11)由树脂胶结料固化形成;所述增强层(12)由所述树脂胶结料上方固结集料形成;其中,所述树脂胶结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2:1;
A组分包括20~50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8~10重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5重量份的增韧剂、2~4重量份的抗氧化剂、7~12重量份的促进剂;
B组分包括固化剂、紫外吸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粒径为30~70目的石英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叔碳酸缩水甘油酯、1,2-环氧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韧剂包括聚醚类增韧剂;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包括聚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的重量为A组分重量的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12)为两层或三层。


7.一种钢桥面铺装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喷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荆周岚倪富健黄舒文李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