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83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纸生产的溶液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纸生产中的氯化锌溶液回收时加热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纸生产的溶液回收设备
,具体为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钢纸是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处理原纸所得到的变性加工纸。钢纸坚硬而质轻,机械强度与相同规格的铝板相似,但相对密度仅为铝的一半;钢纸具有切削、研磨、冲切钻孔、锯、锉及弯曲等机械加工特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体积电阻率大于1011Ω·m,普通钢纸2mm的厚度,可以耐电压1万V;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寒特性,可在-40~100℃之间长期工作;另外具有耐油、耐腐烛等特性。因此钢纸制品具有耐久、质轻、美观、价廉的优点。用浓氯化锌溶液浸渍原纸,进行胶化处理,胶化复合后,达到钢纸生产所要求的胶化程度,经过老化熟成过程。然后脱盐以除去氯化锌,并洗刷除掉脱盐时钢纸表面附着的泡沫和污物,再干燥即成为钢纸。脱掉的氯化锌可回收,经浓缩、净化后再用。传统的氯化锌回收处理方式:从生产线回收来的氯化锌稀液流进储液池内进行收集,收集好的氯化锌稀液经过一天的初步沉淀,将大颗粒氯化锌回收液疙瘩等固态物沉降至池底,上层清液经离心泵输送至反应釜内,经过加温,达到处理工艺要求温度后进行长时间保温,并依此加入次氯酸钠、硫酸锌、氧化锌等处理物料,进行相关杂质的除杂处理。保温除杂作业结束后,流入储液池进行二次沉淀除杂。为保证处理过程中,氧化漂白、除杂反应的高效进行,首先要对回收液进行加热。传统加热是首先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传热方式加热物料周围的环境或物料表面,使物体的表面得到热量,然后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能量传到物体内部。这种加热方式效率低,加热时间长。传统的氯化锌回收处理设备及流程,其缺陷在于:初步沉淀后的氯化锌稀液在反应釜中加温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溶解在稀液内的细小纤维会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解、断链降聚,为后期高温浓缩过程中进一步焦化和半焦化创造条件,造成浓缩再利用的氯化锌溶液较黑,影响后期钢纸成品外观颜色;同时增大了浓液的粘稠度,降低钢纸原纸在胶化过程中的吸液量和吸液匀度,造成钢纸胶化不足和胶化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纸生产中的氯化锌溶液回收时加热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从生产线回收回来的氯化锌稀液注入混合搅拌容器中,并在混合搅拌容器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通过输送泵注入微波加热式容器中进行加热,待溶液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后,将混合搅拌容器内的溶液排入储液容器中。微波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等特点,从而可以缩短氯化锌回收溶液的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微波加热氯化锌回收液时,由于微波加热的穿透性和非热效应,回收液中的细小纤维受热更均匀,对极性分子也可以起到活化作用;同时纤维内部的水分在微波的作用下将形成较高的压力,使纤维细胞壁破裂形成通道,为漂液的渗透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因而可以明显的提高漂白速度。进一步,所述微波加热式容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连接有若干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隔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往复式流道。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箱体的内部形成往复式流道,使氯化锌回收液在往复式流道内有序的流动,延长了流动的路径,从而方便对氯化锌回收液在微波加热式容器内的加热时间进行控制;同时,氯化锌回收液通过往复式通道有序流动,避免氯化锌回收液在微波加热式容器内发生热对流现象,使先进入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氯化锌回收液在加热后可以及时的被排出,从而使氯化锌回收液被连续加热并排出,无需使氯化锌回收液静止在微波加热式容器中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连续回收操作。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竖向设置并与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竖向设置并与箱体的底部连接。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竖向设置,使氯化锌回收液在输送泵的推力作用下在往复式流道内沿竖向流动,从而使氯化锌回收液只能由靠近输送泵的一端朝远离输送泵的一端单向流动,避免了氯化锌回收液出现回流的现象。进一步,还包括测温机构,测温机构连接于微波加热式容器与储液容器之间。通过测温机构可以测量从微波加热式容器中流出的氯化锌回收液的温度,从而对氯化锌回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方便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及时作出调整。进一步,所述混合搅拌容器为设有搅拌机构的混合搅拌池。混合搅拌池的制造比较简单,同时也方便对氯化锌回收液的混合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所述输送泵为离心泵。离心泵主要是通过离心力来实现液体的输送,可以减小被堵塞的可能。进一步,所述储液容器为储液池。储液池的制造比较简单,同时,也方便对储液池内的化学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所述测温机构为温度计。温度计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混合搅拌容器1、输送泵2、微波加热式容器3、第二隔板31、第一隔板32、储液容器4、测温机构5。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1,本实施例中,混合搅拌容器1为设有搅拌机构的混合搅拌池。混合搅拌容器1上连通有输送泵2,输送泵2优选为离心泵,输送泵2的进料管与混合搅拌容器1连通。输送泵2的出料管连通有微波加热式容器3,微波加热式容器3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微波发生器,输送泵2的出料管与箱体的左端下部连通,箱体的右端下部连通有排料管;箱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1,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1均竖向设置,所有第一隔板32沿箱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分布,第一隔板32与箱体的上部连接,第一隔板32与箱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通道,所有第二隔板31沿箱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分布,第二隔板31与第一隔板32间隔设置,第二隔板31与箱体的下部连接,第二隔板31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部之间设有通道,通过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1将箱体的内部划分成往复式流道。微波加热式容器3的排料管的出口端连通有储液容器4,储液容器4优选为储液池。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从生产线回收回来的氯化锌稀液注入混合搅拌容器1中,并在混合搅拌容器1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溶液通过输送泵2注入微波加热式容器3中,溶液在微波加热式容器3内的往复式流道内流动,同时,微波加热式容器3利用微波对溶液进行加热,使溶液边流动边被加热,通过根据要求控制微波的加热效率和溶液的流动速度,使溶液在流出微波加热式容器3的时候,溶液的温度就可以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溶液从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式容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连接有若干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隔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往复式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竖向设置并与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竖向设置并与箱体的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越孟昕贾海健
申请(专利权)人:玛纳斯源源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