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52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一种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具有:反光镜(44),其反射来自图像显示部(26)的光;和半透半反镜(48),其透射来自图像显示部(26)的光,另一方面,将反光镜(44)所反射的光向观看者侧反射。另外,图像显示部(26)在同一表面上包括生成第1图像(34)的第1区域(30)和生成第2图像(36)的第2区域(32)。第1图像(34)被提供为实像,另一方面,第2图像(36)被提供为虚像。第2图像(36)通过反光镜(44)被反射至半透半反镜(48)侧,而且通过半透半反镜(48)被反射至观看者侧。由此,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化,而且,能够将第2区域有效地活用为生成被观看者观看的第2图像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图像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车辆上,搭载有一种组装有车速计等计量仪器的仪表板。近年来,正在广泛地发展一种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作为图像以叠加于这种计量仪器的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技术。例如,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5904137号中,尤其在图1和图5中记载了以下的技术:在包含有车速计的仪表组的前侧(靠近观看者的一侧),将各种各样信息作为虚像以重叠于该仪表组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使作为虚像的信息仅在规定的条件成立时显示,观看者(尤其驾驶员)能够直观地识别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5904137号所记载的技术中,如其图1所示,为了将虚像显示于仪表组的前侧,在该仪表组的上方,设置有生成图像的图像生成部,该图像提供为虚像。在该结构中,由于需要用于设置图像生成部的较大的空间,因此会产生使仪表板大型化的问题。而且,车速计的配置布局受到制约。因此,考虑将由图像生成部所生成的图像提供为实像。然而,在将显示装置组装于仪表板的情况下,设置于仪表板的仪表罩覆盖在图像生成部的一部分上。观看者无法观看该部分。即,即使在整个图像生成部上生成图像,观看者也难以识别所生成的图像(换言之,信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观看者将由一部分的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作为虚像观看的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规定的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反光镜和半透半反镜,其中,所述反光镜反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所述半透半反镜夹装于所述图像显示部与所述反光镜之间,透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另一方面,将所述反光镜所反射的光向观看者侧反射,所述图像显示部在同一表面上包括第1区域和第2区域,其中,所述第1区域生成提供为实像的第1图像;所述第2区域生成提供为虚像的第2图像,由所述第2区域所生成的第2图像通过所述反光镜被反射至所述半透半反镜侧,而且通过所述半透半反镜被反射至所述观看者侧。在本专利技术中,由图像显示部的第1区域生成第1图像,并且由第2区域生成第2图像。即图像显示部兼作为图像生成部。在此基础上,将由图像显示部的第2区域所生成的第2图像通过反光镜和半透半反镜,作为在第1区域的规定位置所显示的虚像提供给观看者。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显示虚像的图像生成部(光源)。相应地,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化。而且,能够将第2区域有效地活用为生成能被观看者观看的第2图像的部位。根据参照附图所要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且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主要部分侧面剖视图。该显示装置10是被组装于机动车车辆的仪表板11上的用于搭载于机动车的装置。在仪表板11上,设置有仪表遮板(metervisor)12。如图1所示,仪表遮板12具有下壁部14、由作为观看者的乘员P(参照图2)观察时而位于左侧的左壁部16、位于右侧的右壁部18和上壁部20,通过下壁部14和上壁部20分别与左壁部16和右壁部18连接,而形成大致长孔形的可观看区域22。仪表遮板12遮挡日光等外部光,而使乘员P易于观看可观看区域22内。即,仪表遮板12作为遮光机构发挥功能。显示装置10具有兼作为图像生成部的图像显示部26(所谓的显示器)。在图像显示部26面向乘员P的正表面上设置有图像显示面。另外,在正表面的背面,换言之,在由乘员P无法观看的背面上,设置有控制部28。如图1和图2所示,图像显示部26的大部分位于仪表遮板12的下壁部14与上壁部20之间,并且其上端比上壁部20更靠上方。换言之,仪表遮板12的上壁部20覆盖在图像显示部26的上端。通过该覆盖,图像显示部26被划分为位于下壁部14与上壁部20之间的第1区域30和被上壁部20所覆盖的第2区域32。乘员P能够直接观看在第1区域30所生成的图像。即,在第1区域30所生成的第1图像34(参照图3)被提供为实像。另一方面,在第2区域32所生成的第2图像36在第1区域30内、图3所示的位置被提供为虚像。针对该方面在后面说明。此外,第1图像34与第2图像36的显示内容彼此不同。如图3所示,仪表遮板12的下壁部14、左壁部16、右壁部18分别覆盖于图像显示部26的下端、左端、右端。因此,乘员P能够通过实像观看在由仪表遮板12的下壁部14、左壁部16、右壁部18、上壁部20包围的可观看区域22内显示出的第1图像34(信息)。此外,在图3中例示有,在第1区域30内显示出机动车车辆在规定的道路行驶以及行驶速度(行进速度)为100km/小时的状态。另外,附图标记38为在第2区域32内生成规定的图像的部位。在仪表遮板12的内部,设置有与仪表遮板12一起遮挡外部光的作为遮光机构的副遮板40(参照图2)。在副遮板40面向第2区域32的部位上,形成有开口42。在副遮板40的内部,以面向该开口42的方式设置有反光镜44。而且,在反光镜44上附带设置有马达46(反射角度变更机构)。在反光镜44与马达46之间,张紧架设有未图示的金属丝,马达46送出或者卷绕所述金属丝。作为其结果,反光镜44的倾斜角度改变。反光镜44距第2区域32隔开规定间隔,因此,在反光镜44与图像显示部26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中插入有以倾斜姿势被定位固定的半透半反镜(halfmirror)48的上部。换言之,半透半反镜48被夹装于反光镜44与图像显示部26之间。半透半反镜48透过来自后表面侧(远离乘员P的一侧)的光,另一方面,反射来自前表面侧(靠近乘员P的一侧)的光。如图1所示,在副遮板40上,形成有用于使光穿过的光穿过孔50。即,被反光镜44所反射的光能够穿过光穿过孔50到达半透半反镜48。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而简化了附图。例如,未图示出马达46等。此外,在副遮板40上,嵌入有位于半透半反镜48的前方的透镜52。因此,乘员P通过透镜52观看来自显示装置10的信息。在上述的结构中,如图2所示,副遮板40的下壁部54的前端优选被设定于下述位置,即在从假设为乘员P(典型为驾驶员)的视线的高度位置H进行观看时,遮蔽反光镜44的位置。另外,仪表遮板12的下壁部14的前端优选被设定于下述位置,即在从高度位置H进行观看时,遮蔽副遮板40的下壁部54的位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基本上如上述这样构成,接着针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若机动车车辆被驾驶员(例如,乘员P)启动,则显示装置10被起动。在此之后,构成显示装置10的图像显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10),其具有显示规定的图像的图像显示部(26),其特征在于,/n具有反光镜(44)和半透半反镜(48),其中,/n所述反光镜(44)反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n所述半透半反镜(48)夹装于所述图像显示部与所述反光镜之间,透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另一方面,将所述反光镜所反射的光向观看者侧反射,/n所述图像显示部在同一表面上包括第1区域(30)和第2区域(32),其中,所述第1区域(30)生成提供为实像的第1图像(34);所述第2区域(32)生成提供为虚像的第2图像(36),/n由所述第2区域所生成的第2图像通过所述反光镜被反射至所述半透半反镜侧,而且通过所述半透半反镜被反射至所述观看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JP 2019-0492431.一种显示装置(10),其具有显示规定的图像的图像显示部(26),其特征在于,
具有反光镜(44)和半透半反镜(48),其中,
所述反光镜(44)反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
所述半透半反镜(48)夹装于所述图像显示部与所述反光镜之间,透射来自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光,另一方面,将所述反光镜所反射的光向观看者侧反射,
所述图像显示部在同一表面上包括第1区域(30)和第2区域(32),其中,所述第1区域(30)生成提供为实像的第1图像(34);所述第2区域(32)生成提供为虚像的第2图像(36),
由所述第2区域所生成的第2图像通过所述反光镜被反射至所述半透半反镜侧,而且通过所述半透半反镜被反射至所述观看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半透半反镜被反射至所述观看者侧的所述第2图像在所述第1区域中显示为虚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泰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