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制作方法及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2574470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A:通过注塑形成反射层;S20A:以反射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层;或者,S10B:通过注塑形成导光层;S20B:以导光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板;其中,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第一光学部与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形成网点。一种导光板,包括叠层设置的反射层和导光层,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第一光学部与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制作出同时具有反射、导光及匀光的导光板,提高了导光板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制作方法及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光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制作方法及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导光板是一种用于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变成面光源的光学结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准备好光学级亚克力板材,然后根据尺寸需求将板材裁切成所需要的导光板。此外,还需要在导光板的底面,通过丝印、激光镭射或热压的方式形成网点。如此,使得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制作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光板制作工艺复杂导致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A:通过注塑形成反射层;S20A:以所述反射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层;或者,S10B:通过注塑形成导光层;S20B:以所述导光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所述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所述第一光学部与所述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形成网点。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A中,通过熔融的第一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在步骤S20A,通过熔融的第二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导光层,且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压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导光板。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B中,通过熔融的第二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导光层;在步骤S20B,通过熔融的第一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且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压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导光板。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A和S10B中,首先通过激光加工方法按照预设要求制作具有第三光学部的模具,然后通过所述模具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导光层。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学部包括多个第一凹点,所述第二光学部包括多个第一凸点,各所述第一凹点与各所述第一凸点一一对应配合。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学部包括多个第二凸点,所述第二光学部包括多个第二凹点,各所述第二凹点与各所述第二凸点一一对应配合。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学部包括多个第三凹点和多个第三凸点,所述第二光学部包括多个第四凸点和多个第四凹点,各所述第三凹点与各所述第四凸点一一对应配合,且各所述第三凸点与各所述第四凹点一一对应配合。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采用白色或乳白色的非透明材料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3mm~0.5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板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制作方法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反射层,并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反射层和导光层,且反射层与导光层之间形成有网点,如此,使得该导光板同时具有反射、导光及匀光的作用,也即是在制作导光板的同时将反射片和网点都一起制作完成,无需再制作反射片,取消了反射片的制作、装配工序,取消了导光板的裁切工艺,同时取消了网点的设计制作工艺,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导光板的制作工艺步骤,大大节省了导光板的设计生产周期,提高效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通过上述导光板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述导光板包括叠层设置的反射层和导光层,所述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所述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所述第一光学部与所述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通过反射层和导光层一体二次注塑成型,使得反射层与导光层配合度高,反射和导光效果更好,且装配效率高。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上述导光板的设置,使得该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简单,装配效果高,且占用体积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光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导光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导光板;20-背板;30-光源;40-光学膜片;11-反射层;12-导光层;111-第一光学部;121-第二光学部;1111-第一凹点;1112-第二凸点;1113-第三凹点;1114-第三凸点;1211-第一凸点;1212-第二凹点;1213-第四凸点;1214-第四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板制作方法进行说明。该导光板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具有导光、匀光及反射功能的导光板10。该导光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A:通过注塑形成反射层11,该反射层11具有反射作用;具体的,是指将熔融的第一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注塑形成呈薄板状的反射层11,其中,第一原料为任意具有反射功能的塑胶材料。S20A:以反射层11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11和导光层12的导光板10,该导光层12具有导光作用;具体的,是指将反射层11放入注塑腔中,然后将熔融的第二原料通过注入注塑腔中并位于反射层11一侧,并通过加压、冷却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A:通过注塑形成反射层;/nS20A:以所述反射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层;/n或者,S10B:通过注塑形成导光层;/nS20B:以所述导光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板;/n其中,所述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所述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所述第一光学部与所述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形成网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A:通过注塑形成反射层;
S20A:以所述反射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层;
或者,S10B:通过注塑形成导光层;
S20B:以所述导光层为基材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具有反射层和导光层的导光板;
其中,所述反射层一侧具有第一光学部,所述导光层一侧具有第二光学部,所述第一光学部与所述第二光学部凹凸配合形成网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A中,通过熔融的第一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在步骤S20A,通过熔融的第二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导光层,且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压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导光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B中,通过熔融的第二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导光层;在步骤S20B,通过熔融的第一原料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且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压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导光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A和S10B中,首先通过激光加工方法按照预设要求制作具有第三光学部的模具,然后通过所述模具注塑形成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导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张海涛蒋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