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83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一种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包括下模组件、第一上模及第二上模,下模组件包括注塑下模、避位块及翘板,翘板设置在注塑下模上,避位块设置在翘板上,注塑下模上开设成型槽,第一上模上开设第一注塑槽,第二上模上开设第二注塑槽,第一上模扣设注塑下模时,第一注塑槽与成型槽共同围成成型腔体,同时,第一上模推压翘板以使避位块插入成型腔体,以预留塑胶流道,第二上模扣设注塑下模时,第二注塑槽与成型腔体连通,注入的塑胶覆盖异色部件的水口,以使异色部件外表面保持光滑,同时,第二上模推压翘板,以使避位块离开成型腔体,把预留的塑胶流道避让出来,以成型异色外壳,从而有效防止异色部件脱落,延长异色外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为用于注射模塑成型的工具,通常兼具注射及模塑的功能,在一定温度下,利用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以得到成型品,注塑模具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工具之一。请参阅图1,为一种异色外壳10,异色外壳10包括本体11、异色部件12、第一镶件13、第二镶件14及第三镶件15,本体11上开设有容纳槽,异色部件12容置于容纳槽内,异色部件1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及第三安装槽,第一镶件13、第二镶件14及第三镶件15分别一一对应容置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及第三安装槽内,需要注意的是,本体11、第一镶件13、第二镶件14及第三镶件15为同种塑胶材料,异色部件12为另一种塑胶材料,常规的注塑方法是,先同时注塑成型本体11、第一镶件13、第二镶件14及第三镶件15,最后再注塑成型异色部件12。然而,常规的注塑方法,进胶流道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注塑过程中会在异色部件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注塑下模、避位块及翘板,所述翘板设置于所述注塑下模上,所述注塑下模上开设有成型槽及避位通孔,所述避位通孔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避位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翘板上,所述避位块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避位通孔内;/n第一上模,所述第一上模上开设第一注塑槽及进胶通孔,所述进胶通孔与所述第一注塑槽连通,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注塑下模相扣合时,以使所述第一注塑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成型槽的内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且所述第一上模推压所述翘板,以使所述避位块容置于所述成型腔体内;/n第二上模,所述第二上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槽、流胶槽及进胶通道,所述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注塑下模、避位块及翘板,所述翘板设置于所述注塑下模上,所述注塑下模上开设有成型槽及避位通孔,所述避位通孔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避位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翘板上,所述避位块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避位通孔内;
第一上模,所述第一上模上开设第一注塑槽及进胶通孔,所述进胶通孔与所述第一注塑槽连通,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注塑下模相扣合时,以使所述第一注塑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成型槽的内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且所述第一上模推压所述翘板,以使所述避位块容置于所述成型腔体内;
第二上模,所述第二上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槽、流胶槽及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流胶槽连通,所述流胶槽与所述第二注塑槽连通,所述第二上模与所述注塑下模相扣合时,所述第二注塑槽与所述成型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二上模推压所述翘板,以使所述避位块远离所述成型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包括支撑部、推出部及回收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注塑下模上,所述推出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上,所述回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模上,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用于推压所述推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洪彬何平周陆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金裕泰惠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