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39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对轮盘的异形榫槽尖边进行预倒棱处理;将预倒棱处理后的轮盘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一转轴上,将布轮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二转轴上,调整第二转轴,使布轮位于异形榫槽尖边位置处,且使布轮的轴线延长线与轮盘的轴线能够相交;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顺时针旋转T1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逆时针旋转T1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逆时针旋转T2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顺指针旋转T2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完成异形榫槽尖边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的加工质量,提升加工效率,提升发动机关键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盘环类旋转件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盘环类等关重旋转零件在工作时承受极大的离心力,而盘环中不连续环列异形榫槽尖边部位是各种应力的集中区,不连续环列异形榫槽边缘加工质量对航空发动机工作寿命影响极大,一个微小的毛刺、偶然造成的划痕都容易形成微裂纹,影响零部件的疲劳寿命。同时,航空钛合金零件不连续环列异形榫槽的边缘处理加工工艺处理的验收标准异常严格,不允许加工纹路、电火花的产生,不允许零件表面的金相破坏,对钳工工艺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目前国内主要还是采取纯手工尖边边缘处理方式,由于不连续环列异形榫槽的结构比较封闭,对正常加工产生了很大的干涉,存在大量的加工死角,操作者劳动强度大、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差,同时易造成榫槽尖边R不完整产生“爬坡“现象、毛刺去除不干净、表面粗糙度差等缺陷,导致疲劳源的产生,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关重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工艺方法来解决现有传统工艺方法在处理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对轮盘的异形榫槽尖边进行预倒棱处理;/n步骤2:将预倒棱处理后的轮盘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一转轴上,将布轮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二转轴上,调整第二转轴,使布轮位于异形榫槽尖边位置处,且使布轮的轴线延长线与轮盘的轴线能够相交;/n步骤3: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顺时针旋转T1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逆时针旋转T1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逆时针旋转T2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顺指针旋转T2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完成异形榫槽尖边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轮盘的异形榫槽尖边进行预倒棱处理;
步骤2:将预倒棱处理后的轮盘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一转轴上,将布轮安装到边缘处理装置的第二转轴上,调整第二转轴,使布轮位于异形榫槽尖边位置处,且使布轮的轴线延长线与轮盘的轴线能够相交;
步骤3: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顺时针旋转T1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逆时针旋转T1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控制第一转轴带动轮盘逆时针旋转T2时间,同时控制第二转轴带动布轮顺指针旋转T2时间,布轮旋转时给布轮上喷洒磨料,完成异形榫槽尖边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异形榫槽尖边处理完成后,清洗轮盘,去除轮盘上粘黏的磨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碳化硅尼龙轮和旋转锉对轮盘的异形榫槽尖边进行预倒棱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轮盘环列异形榫槽尖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风枪夹持尼龙轮,当风枪夹持直径为50±25mm的尼龙轮时,风枪最高转速不大于12000r/Min;当风枪夹持直径为≤20mm的尼龙轮时,风枪最高转速不大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丽王东王兆清刘明星史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