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30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质为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S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纳米粒子;其中,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甘油5v%~80v%、抗坏血酸1wt%~10wt%、柠檬酸钠0.05wt%~0.5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5wt%~0.5wt%、氯金酸0.01wt%~0.1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无需复杂的装置,并且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尺寸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粒子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通常是指材料的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处在纳米尺度。纳米尺度的粒子由于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等,与宏观金属粒子相比,纳米尺寸的金属粒子具有独特的热、光、电、磁和催化等性能。金属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大小、形状以及聚集状态。由于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呈现不同的性质,在光学、电子学、催化领域等基础科学和
至关重要。其中,金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被广泛研究。不同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呈现不同的颜色,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位置会随粒子尺寸变大而发生红移。合成纳米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法是通过切割或者粉碎大块材料而得到小粒径的纳米粒子,通常需要大型的设备。自下而上,则是从底部开始构造,即从原子、分子或纳米粒子通过粒子间相互作用或者自组装逐步堆积而成。从化学实验室的科研而言,更多的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Turkevich-Frens法是目前最常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配制溶质为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nS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纳米粒子;其中,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甘油5v%~80v%、抗坏血酸1wt%~10wt%、柠檬酸钠0.05wt%~0.5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5wt%~0.5wt%、氯金酸0.01wt%~0.1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溶质为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
S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纳米粒子;其中,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甘油5v%~80v%、抗坏血酸1wt%~10wt%、柠檬酸钠0.05wt%~0.5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5wt%~0.5wt%、氯金酸0.01wt%~0.1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5000-4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分别将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配制成水溶液,再将各种水溶液混合,得到所述混合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敏魏倩姚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