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及其表面处理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3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及其表面处理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泡附着少且可防止在邻接的反应容器间样品、试剂的相互污染的可靠性优良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的表面处理法以及装载了该反应容器的自动分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混合试样和试剂并进行浓度的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的内、外侧表面具有利用放电加工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处理区域,反应容器具有上部开口且下部有封闭的底的容器形状,上述处理区域存在于从反应容器的底部直到向开口的中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定检体中的被检成分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自动分析 装置用反应容器的表面处理法以及具备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的自动分析 装置。技术背景在自动分析装置领域,减少样品及试剂的液量成为大的课题。 伴随分析项目的增加,可分配到各个分析项目中的样品量减少,微量样品的分析例行程序地进行。而且,不论是从试剂的成本方面还是从减少废液量方面都要求减少液量。 要想实现这样的液量减少,就产生了以往不成为问题的新课题。 一直以来,因搅拌等而附着在反应容器的内壁上的气泡由于反应容器小型化而有可能与通过反应容器内的光轴干涉。特别是附着在反应容器底部四角的气泡由于用两个壁面和底面这三个面保持气泡,所以产生了不能很容易地去除的可能性。若产生了气泡,则由于附着在该反应容器上的气泡而不可忽视入射光的散射程度。而且,反应容器内所剩的清洗后的水量也必须随着液量的减少而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过去研究了使反应容的内壁实现亲水化的方法。作为使树脂表面实现亲水化的方法的有效措施,有氧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臭氧水处理、电暈放电处理等的处理方法。于是,研究了利用臭氧水的反应容器的亲水化。如日本特开2005-77263 号公报(专利文献l)所示,由于臭氧水为液体,所以直到反应容器内的角部 都可实现亲水化,具有防止气泡附着在反应容器内壁及反应容器底上的效果。但是,树脂被氧化到超过所需就产生了透光性降低的问题。在自动分析装 置中,反应容器本身的光吸收增加则将产生使反应容器的使用期间缩短之类的 弊病。另夕卜,臭氧水难以将浓度保持为一定,且处理后需要洗净及干燥工序之类 的烦杂工序。若用臭氧水对反应容器内壁面全部实现亲水化,则由于反应容器内的试剂 沿着表面移动到相邻的反应容器内之类的相互污染,有可能发生分析结果出现 异常之类的问题。为了进行亲水化处理,使臭氧水仅接触所需区域,随之而来的是困难的作业。在曰本特开2006-125897号公报(专利文献2 )中记载了使浸润性局部优 良的方法。为了仅使反应容器内壁的测光面的浸润性优良,提出了需要复杂形 状的掩蔽的臭氧水处理的方案。另夕卜,还研究了向反应容器的内壁面喷出含有臭氧的气体来实现亲水化的 方法。关于以往的反应容器的亲水化,存在以下问题若使用臭氧水进行为防止 气泡附着的充分的亲水化则树脂会劣化;若进行为使亲水化区域局部化的掩蔽 则损伤反应容器;并且,使用了液体的亲水化对亲水化的量也难以控制。此外,在喷出含有臭氧的气体的方法中,对反应容器的整个内壁面进行亲 水化处理,被分析测定的试样液沿着反应容器的内壁面产生从下往上推的U 字现象(弯液面)直到反应容器的开口部,试样液有可能扩散到反应容器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仅使反应容器内所需位置的亲水性 良好,从而使气泡难以附着,能够实现样品(试样)及试剂的液量减少。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用于混合试样和试剂并进行浓度的测 定,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的内侧表面具有实施了利用放电加工的亲水化处 理的处理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合试样和试剂并进行浓度的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 容器的表面处理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反应容内侧的第一电极和在反应容 器的外侧相对配置的第二电极;利用由对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施加的 电压产生的放电,至少对反应容器的内侧表面实施利用放电加工的亲水化处 理。下面,进行更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将反应容的进行亲水化的处理区域夹在上述第 一电极和相对的第二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处理。由于反应容器为树脂制且呈容器形状,所以可作为电介质使用,即使不覆 盖电极也不会转变为电弧,所以可有效地进行亲水化。通过将第一电极插入反应容器内,由于可使相对电极接近反应容器的壁 面,所以在第一电极和反应容器的内壁、反应容器的外壁和相对的第二电极之 间进行放电,可以对两壁实施》文电处理。另外,通过在邻接的反应容器之间或反应容器的底面设置相对的第二电 才及,从而也可以对反应容器的周围或底面实施》丈电处理。放电处理在空气等的含有氧的环境气体中进行,作为活性氧种的一种的臭 氧也同时生成。该臭氧由于半衰期长达数小时,滞留在处理中以及处理后的反 应容器内,氧化不特定的位置,所以使电极相对的区域以外亲水化。另外,处理中产生的臭氧由于吸收因施加电压而放出的电子,所以有抑制 持续放电之类的弊病。为此,专利技术了通过具备开口部的第一电极(以下,称为中空电极)将容器 内含有臭氧的气体排出,并使电极周围的环境气体为一定,从而实施一定量的 处理的方法。处理时间非常短且臭氧浓度低的情况下,还考虑了向处理后的反应容器导 入空气,并将反应容器内的臭氧排出的方法。此时,通过使导入反应容器内的 气体的温度上升,可促进臭氧的分解并桨其有效地去除。另外,通过不进行利用中空电极的强制性的排出,而是将反应容器的开口 部通向下方配置,从而可防止尘埃向容器内部落下,并且由于放电生成的臭氧 的比重比空气重,音而还可期待自然排出。另外,中空电极不仅排出臭氧,而且还可导入处理气体,能够容易地进行 反应容器内的气体状态的控制。处理气体为空气、氮气、氧气、氩气等稀有气 体、水蒸气或它们的混合气体。用于气体流过的第一电极的形状具有开口部即可,不限于圓筒形状,也可 以是柱状、或与反应容器相似的形状。作为电极的材料,可以使用铝、不锈钢、铁、铜、钨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为了使亲水化区域局部化,有仅在需要亲水化的区域将第一电极加粗,且 使其与相对电极之间接近,从而使亲水化区域局部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随着反应容器小型化,插入反应容器内的棒电极也变小,所 以,适用于直到某种尺寸的反应容器。于是,在反应容器形状更加小型化的场合,通过将相对电极仅配置在需要 亲水化的区域,便可局部地产生放电。这样,不论第一电^ l的形状如何都可进 行局部的亲水化。在对中空电极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中空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且产 生放电,但由于中空内处于无电场,因而不产生放电。若使该中空电极接近反应容器的底,则在中空电极的内周和反应容器的底 接近的部分几乎不产生放电,可限制亲水化。另外,在反应容器上部,通过使气体流过中空电极的同时施加电压,可将 通过电暈放电而离子化了的气体导入反应容器内。由此,可防止反应容器内的 带电量的不均,能够一直实施稳定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防止气泡附着在反应容器内表面,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分 析测光。另外,可防止由于通过;^文电生成的臭氧的两次氧化导致的所需区域以外的 亲水化。再有,对于以往仅在测光面的局部改性(亲水化处理),不能防止附着在 反应容器底上的气泡之类的问题也能同时得到解决,可对分析精度的提高做出 贡献。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极和反应容器的配置关系的电极配 置图。图2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使用中空电极(第 一电极)排出臭氧 的结构的电极结构图。图3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使用中空电极(第一电极)导入处理气体的结构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排出第二电极周围气体的结构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将反应容器的开口部朝向下方(颠倒 过来)的结构的电极结构图。电极的结构的结构图。图6 (a)为正^L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用于混合试样和试剂并进行浓度的测定,其特征在于,    在反应容器的内侧表面具有实施了利用放电加工的亲水化处理的处理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岛弘之石泽宏明远藤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