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及皮肤牵拉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40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申请提出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牵拉力显示部,牵拉力显示部包括一个柔性内筒,套接在上述柔性内筒外的柔性外筒;柔性内筒和柔性外筒间可滑动配合;内、外筒都有端盖,两个端盖的内部连接有弹簧;柔性内筒外或柔性外筒上绘有刻度,可在它们相对滑动时显示滑动的距离;当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显示的刻度为刻度0点;两个端盖外侧有连接部;至少一个与所述牵拉力显示部连接的拉力调节部;牵拉针,其刺入所牵拉的皮肤中,针体为空心,并在一侧有连通空心与外界的孔;孔中穿有线,线至少一部分与针体固定绑接,牵引针刺入皮肤后,线与牵拉力显示部或拉力调节部挂接。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皮肤牵拉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及皮肤牵拉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大创面皮肤愈合生长过程中的自适应皮肤达拉系统。
技术介绍
病患在严重事故中造成外伤后,皮肤会从破口处萎缩,在伤口手术后,需要缓慢而持续地牵拉破口处的皮肤边缘,使其逐渐增生,达到重新覆盖创面,回复康复的目的。牵拉过程要持续数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牵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要时时精确控制,否则可能造成皮肤生长不均匀或拉断失败。已经出现了一些皮肤牵拉器,如引证文件1:CN104826219A,其原理是将穿刺针34刺入创口边缘皮肤之中,再用三组螺杆机构缓慢地拉近穿刺针的距离,对皮肤进行牵拉。又如引证文件2:CN103654893B,该方案先在皮肤上设置锚点,然后在锚点之间用细线拉紧,并手工调整拉紧的程度。引证文件1、2可称为第一类牵拉器,其特点是通过调节穿刺将之间的机械力,来实现根据皮肤的生长进程调节牵拉力。但第一类牵拉器,不具备牵拉力的显示功能,不同年龄的人的皮肤的弹力不同,只用调节距离的方式改变牵拉力,如果力的数值不合适,在牵拉一段时间后皮层受力过大断裂或受力不足未能刺激生长,仍将生成康复失败。又出现了一些可以显示牵拉力的方案,如引证文件3:US10076386B2,该方案用一个扭簧上紧所有锚点的拉线,并通过恒力弹簧确定拉力的大小,再通过外壳上的刻度显示具体的拉力读数。又如引证文件4:CN110432994A,该方案采用拉伸弹簧,同样通过刺入皮肤的穿刺针、钢线进行牵拉,并也通过刻度直观地显示出牵拉力。引证文件3、4可称为第二类牵拉器,它们的特点是都要通过拉线来传导牵拉力,但这类方案存在一个新的问题,即拉线会压住创口出的深层肌肉层,阻碍血液流动,使生长情况不良。因为人的肢体都是处处有弧度的,对于大的创口,拉紧的拉线长时间压住弧形的肌肉,可能造成新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但不限于:1.提供一种自适应肢体表面皮肤弧度的牵拉器或系统,使牵拉器不会因为人体的弧度而影响牵拉;2.简化牵拉力显示结构的复杂度,使其易于制造并在病患使用时更加舒适;3.对每一个皮肤的生长面可以提供不同的牵拉力;这一点是针对第二类牵拉器而言,这类牵拉器拉线上的拉力是均一的,而实际创口周围的皮肤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的力并不完全相同;4.提高牵拉力的调节范围和调节的简便程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牵拉力显示部,牵拉力显示部包括一个柔性内筒,套接在上述柔性内筒外的柔性外筒;柔性内筒和柔性外筒间可滑动配合;内、外筒都有端盖,两个端盖的内部连接有弹簧;柔性内筒外或柔性外筒上绘有刻度,可在它们相对滑动时显示滑动的距离;当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显示的刻度为刻度0点;两个端盖外侧有连接部;至少一个与所述牵拉力显示部连接的拉力调节部;牵拉针,其刺入所牵拉的皮肤中,针体为空心,并在一侧有连通空心与外界的孔;孔中穿有线,线至少一部分与针体固定绑接,牵引针刺入皮肤后,线与牵拉力显示部或拉力调节部挂接。进一步地,所述拉力调节部为链节可开口的链。进一步地,孔均匀分布在牵拉针上。进一步地,所述内、外筒的材质为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内外筒的材质为医用钢钢丝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链为每个链节都可以开口的链。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挂勾或挂环。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选自备用的劲度系数或长度成序列的弹簧备件组。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皮肤牵拉方法,使用如上述的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至少一个牵拉针穿入待牵引的创口边缘皮肤中;(2)寻找相对的牵拉针上连线后与所在的牵拉针所夹的角度最接近直角的两个孔;(3)在上述两个孔处连接牵引力显示部和拉力调节部;(4)通过改变拉力调节部的接入的链节数量调节拉力,并记录、观察刻度显示的拉力数值达到所需要的值;(5)继续上述步骤在其他孔处布置牵拉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6)在剩余的孔与已经接入的链节中加入牵拉力显示部和拉力调节部,使每一个需要牵拉的皮肤面都受到牵拉。(7)根据每一个牵拉力显示部显示的拉力,调节拉力调节部的长度,得到所需要的牵拉力。(三)有益效果1.柔性内外筒的设计,使牵拉系统可以自适用人体的弧度,解决了第二类达拉器切割皮肉的问题;2.方案整体元件简单,制造容易,长时间使用也对人体友好;3.每一个牵拉器上可以有不同的拉力,并可以根据创口的形状灵活调节;4.调节范围大,适用面广。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牵拉系统的牵拉力显示部示意图;图2为牵拉系统牵拉皮肤时的截面图;图3为牵拉针结构示意图;图4为大创面多组牵拉显示部复合工作方式示意图,其中梯形为创口,虚线为刺入皮下的牵拉针。附图标记1.柔性内筒2.柔性外筒3.端盖4.弹簧5.连接部6.拉力调节部7.链节8.牵拉针9.孔10.皮肤11.肌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牵拉力显示部,牵拉力显示部包括一个柔性内筒1,套接在上述柔性内筒外的柔性外筒2;柔性内筒和柔性外筒间可滑动配合;内、外筒都有端盖3,两个端盖的内部连接有弹簧4;柔性内筒外或柔性外筒上绘有刻度,可在它们相对滑动时显示滑动的距离;当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显示的刻度为刻度0点;两个端盖3外侧有连接部5;至少一个与所述牵拉力显示部连接的拉力调节部6;其刺入所牵拉的皮肤中,针体为空心,并在一侧有连通空心与外界的孔9;孔中穿有线,线至少一部分与针体固定绑接,牵引针刺入皮肤后,线与牵拉力显示部或拉力调节部挂接。上面的方案在使用时,其先将牵拉针刺入皮肤创口待牵拉的边缘(参见附图4),然后将牵拉力显示部及拉力调节部挂接在牵拉针的孔中的线上,拉力调节部的长度可调,通过改变拉力调节部的长度,使牵拉力显示部中的弹簧达到所需要的拉力,并通过刻度读数判断是否达到合适的拉力。在数周的康复生长过程中,随着皮肤的生长,牵拉器中的弹簧会变松,其实际的拉力仍可从读数中读出,这时再改变拉力调节器的长度,即可重新获得所需要的拉力。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牵拉针中的线的长度来进行调节。由于配合的内、外筒为柔性的,其在人体表面可以自适应人体的弧度,但不影响拉力,并且筒形的外轮廓也使器械对人体的影响非常低,优于拉线或类似方案。本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牵拉力显示部,/n牵拉力显示部包括一个柔性内筒,/n套接在上述柔性内筒外的柔性外筒;/n柔性内筒和柔性外筒间可滑动配合;/n内、外筒都有端盖,两个端盖的内部连接有弹簧;/n柔性内筒外或柔性外筒上绘有刻度,可在它们相对滑动时显示滑动的距离;/n当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显示的刻度为刻度0点;/n两个端盖外侧有连接部;/n至少一个与所述牵拉力显示部连接的拉力调节部;/n牵拉针,其刺入所牵拉的皮肤中,针体为空心,并在一侧有连通空心与外界的孔;孔中穿有线,线至少一部分与针体固定绑接,牵引针刺入皮肤后,线与牵拉力显示部或拉力调节部挂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牵拉力显示部,
牵拉力显示部包括一个柔性内筒,
套接在上述柔性内筒外的柔性外筒;
柔性内筒和柔性外筒间可滑动配合;
内、外筒都有端盖,两个端盖的内部连接有弹簧;
柔性内筒外或柔性外筒上绘有刻度,可在它们相对滑动时显示滑动的距离;
当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显示的刻度为刻度0点;
两个端盖外侧有连接部;
至少一个与所述牵拉力显示部连接的拉力调节部;
牵拉针,其刺入所牵拉的皮肤中,针体为空心,并在一侧有连通空心与外界的孔;孔中穿有线,线至少一部分与针体固定绑接,牵引针刺入皮肤后,线与牵拉力显示部或拉力调节部挂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调节部为链节可开口的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孔均匀分布在牵拉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筒的材质为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皮肤牵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筒的材质为医用钢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