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396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内胆的底部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内胆底部的温度控制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内胆中的残水进行蒸发清理,提高了蒸箱内胆的洁净度,同时,在蒸箱加热的过程中对内胆中的残留水进行实时蒸发,充分利用了残水加热后变成的水蒸气加热蒸箱内的被加热物,避免了电能的浪费,此外,用户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蒸箱加热完成后再清理内胆中的残水,有效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电蒸箱作为一种符合饮食健康理念的厨房电器设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电蒸箱的加热原理是由电蒸箱内的加热装置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在电蒸箱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加热环境,通过蒸汽加热的食物味道鲜美,能锁住食物内的水分和营养。现有的电蒸箱一般采用预先设定的控制模式,即用户在电蒸箱开始工作前根据需要加热的食物选择对应的加热程序,加热程序控制加热装置内的进水量和加热时间。电蒸箱开始工作时,根据程序设定的水量将水输送到加热装置后停止进水,然后加热装置持续发热,将水转化为蒸汽,到达预设时间后加热完成。该控制方式完全根据预设程序进行,在加热过程中不再调整。这种设置方法通常会使得蒸箱的内胆底部存留大量的水,一方面容易污染蒸箱内胆;另一方面,等到用户使用完蒸箱以后,还需要专门留出时间去将蒸箱内胆中的残留水处理干净,浪费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造成了电能源的浪费。申请号为CN20181009209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蒸箱及电蒸箱控制方法,电蒸箱包括蒸发器、腔体、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启动器、加热器、判断器,判断器括腔体传感器、蒸发器传感器,腔体传感器位于腔体内以感测腔体温度值,蒸发器传感器位于蒸发器内以感测蒸发器温度值,预设温度值与腔体温度值之差为温度差值,加热器包括U型发热膜、背部发热膜及底部发热膜,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差值与多个参考值的大小关系来分别控制蒸发器、U型发热膜、背部发热膜及底部发热膜分别进行全功率加热或半功率加热或停止工作,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烹饪过程中的用水量,但是,该方法只能控制残水的产生,并没有针对已经产生了的残水给出更好的清理方案。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对蒸箱中的残水进行蒸发清理,提高蒸箱内胆的洁净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内胆的底部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蒸箱具有预设温度T0: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开启,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关闭。进一步地,蒸箱具有预设最小温度值为Tmin,所述Tmin<T0: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min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持续加热;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min≤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快间歇加热。进一步地,控制辅助加热模快间歇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单次加热时间Δt随加热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预设首次加热时间为Δt0,加热次数每增加一次,单次加热时间Δt减少Δtx,Δt0、Δtx均为设定值。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停止加热。进一步地,所述蒸箱具有预设温度T0:当检测到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当检测到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T0时,控制蒸汽发生器向内胆腔体内通入蒸汽。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T0时,且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当检测到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T0时,且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停止加热,持续向内胆腔体内通入蒸汽。进一步地,在烹饪即将结束时控制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内胆底部的温度,停止向内胆腔体内通入蒸汽:当检测到的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加热时间为t0;当检测到的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蒸箱关机。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t0时间后,再次检测内胆底部的温度: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小于内胆中液体的沸点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大于等于内胆中液体的沸点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停止加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蒸箱,采用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控制,包括:内胆、控制系统、温度检测模块、蒸汽发生器和设置在内胆底部的辅助加热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内胆底部和内胆腔体内的温度,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向内胆中通入蒸汽,所述辅助加热模块用于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内胆底部的温度控制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内胆中的残水进行蒸发清理,提高了蒸箱内胆的洁净度,同时,在蒸箱加热的过程中对内胆中的残留水进行实时蒸发,充分利用了残水加热后变成的水蒸气加热蒸箱内的被加热物,避免了电能的浪费,此外,用户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蒸箱加热完成后再清理内胆中的残水,有效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2、通过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开启,即当内胆底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说明内胆底部有冷凝水积存,此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块能够及时将内胆中的残留水蒸发,同时也避免了过早地开启辅助加热模块造成电能的浪费,或者出现干烧现象。3、通过设定最小温度值为Tmin,当内胆底部的温度Tmin≤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快间歇加热,充分地利用了辅助加热模快的余热,在保证内胆中的残留水能够充分蒸发掉的基础上,有效节约了电能,避免了电能的浪费。4、通过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小于内胆腔体内的温度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快加热,内胆底部的温度小于内胆腔体内的温度时,说明在蒸箱加热的过程中,内胆底部已经存留有冷凝水,此时开启辅助加热模快能够及时清洁冷凝水,清洁效果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内胆底部温度和预设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内胆底部温度和预设最小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内胆底部温度和预设最小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内胆腔体内的温度和内胆底部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内胆腔体内的温度和内胆底部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辅助加热模块的又一种方法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蒸箱正面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蒸箱侧面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蒸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内胆的底部温度;/n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内胆的底部温度;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具有预设温度T0: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开启,加热内胆内底部的液体;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蒸箱具有预设最小温度值为Tmin,所述Tmin<T0: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min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持续加热;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min≤T<T0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快间歇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辅助加热模快间歇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单次加热时间Δt随加热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预设首次加热时间为Δt0,加热次数每增加一次,单次加热时间Δt减少Δtx,Δt0、Δtx均为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加热;
当检测到内胆底部的温度T≥T’时,控制辅助加热模块停止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具有预设温度T0:
当检测到内胆腔体内的温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飞李承鹏付成冲王秀飞张康康王善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