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4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两条扫描线,以及与扫描线同层并与扫描线绝缘的静电释放图形,静电释放图形包括第一配线和释放凸起,所述扫描线的至少一侧端部的侧方具有所述第一配线,释放凸起的一端与第一配线电连接,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阵列基板的形成过程中就可以起到静电防护的效果,因此防护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形成。在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因设备搬运、制程工艺等引起的金属图形之间、例如阵列基板的栅极线间的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击穿不良,而造成显示面板良率下降。现有技术中,一般在阵列基板上设有防护结构。参照图1所示,在栅极线80上连接有静电保护开关81,当栅极线80上出现大电流时,通过静电保护开关81,从而将电流释放到静电防护走线82上,以起到防止ESD击穿不良的目的。其中,静电保护开关采用膜层设计,与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同时形成。然而,上述现有防护方案中,在阵列基板上各膜层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即薄膜晶体管膜层结构未成型之前,静电保护开关也无法起作用,因此无法在阵列基板的制造过程中进行静电防护,因而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在阵列基板的制造过程中就可以起到静电防护的效果,因此防护效果较佳。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两条扫描线,以及与扫描线同层并与扫描线绝缘的静电释放图形,静电释放图形包括第一配线和释放凸起,扫描线的至少一侧端部的侧方具有第一配线,释放凸起的一端与第一配线电连接,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通过释放凸起对扫描线端部的电荷进行诱导,使扫描线上的大电流流入到第一配线上,以释放扫描线上的大电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相邻扫描线的端部之间的区域延伸。相邻扫描线端部由于焊盘等的设置,局部尺寸较大,因而相邻扫描线端部的距离较小,容易出现ESD,属于ESD的高发区,将释放凸起设置在于该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时,利于扫描线上的电荷更好地释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释放凸起包括第一释放凸起,第一释放凸起的一端直接与第一配线连接。这样使第一释放凸起和第一配线的距离较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静电释放图形还包括第二配线,两个相邻扫描线定义出一行子像素行,与同一行子像素行对应的第一释放凸起通过第二配线连接起来。第二配线可以将承受较多电荷的释放凸起上的电荷迅速传递至与其相邻的释放凸起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释放凸起还包括第二释放凸起,第二释放凸起的一端与第二配线直接连接,第二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通过在第二配线上设置第二释放凸起,使扫描线上的电荷更容易通过第二释放凸起释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朝向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的释放凸起为主释放凸起,与同一条第二配线连接的所有释放凸起中,主释放凸起的端部距离相邻扫描线的端部连线的距离最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配线沿与扫描线垂直的方向延伸。这样,第一配线距离各扫描线的端部的距离大致相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扫描线的两侧端部均设有静电释放图形。这样可以对扫描线上的大电流进行充分释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扫描线端部与释放凸起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释放尖端。扫描线上设置释放尖端,则扫描线上的电荷更容易通过释放尖端而释放到释放凸起上。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两条扫描线,以及与扫描线同层并与扫描线绝缘的静电释放图形,静电释放图形包括第一配线和释放凸起,扫描线的至少一侧端部的侧方具有第一配线,释放凸起的一端与第一配线电连接,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通过将静电释放图形和扫描线在同一层中形成,因此在阵列基板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扫描线制作完毕后,静电释放图形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换言之,薄膜晶体管的部分膜层形成后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不用等到整个薄膜晶体管完全成型之后,因此防护效果较佳。并且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采用具有多个膜层的静电防护开关,结构简单且制作容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ESD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阵列基板;1-衬底基板;2-扫描线;21-扫描线的端部;3-静电释放图形;31-第一配线;32-释放凸起;331-第一释放凸起;332-第二释放凸起;35-第二配线;36-主释放凸起;5-数据线;51-子像素区域;52-子像素行;53-释放尖端;54-焊盘;80-栅极线;81-静电保护开关;82-静电防护走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参照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100,为了便于说明,图2、图3、图4的附图中省略了栅极以及栅极以上的各层,并以虚框线限定出数据线5所在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并未图示出,但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100上会包含多个由扫描线2和数据线5定义出的子像素区域51,每个子像素区域51中均设有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阵列基板100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51,因此,在本申请的阵列基板100的制作过程中,所提到的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栅极、扫描线2具体是指在阵列基板100的和每个子像素区域51对应的区域中均形成栅极,在整个阵列基板100的范围内均形成扫描线2。对于源极、漏极、以及半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两条扫描线,以及与所述扫描线同层并与所述扫描线绝缘的静电释放图形,所述静电释放图形包括第一配线和释放凸起,所述扫描线的至少一侧端部的侧方具有所述第一配线,所述释放凸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线电连接,所述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两条扫描线,以及与所述扫描线同层并与所述扫描线绝缘的静电释放图形,所述静电释放图形包括第一配线和释放凸起,所述扫描线的至少一侧端部的侧方具有所述第一配线,所述释放凸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线电连接,所述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扫描线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释放凸起的另一端朝向相邻所述扫描线的端部之间的区域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凸起包括第一释放凸起,所述第一释放凸起的一端直接与所述第一配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图形还包括第二配线,两个相邻所述扫描线定义出一行子像素行,与同一行子像素行对应的所述第一释放凸起通过所述第二配线连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