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71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底;至少一条数据线,设置在基底上;第一图案,设置在基底上并且与数据线间隔开;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图案上;有源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且与第一图案至少部分地叠置;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有源层上;以及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并且与有源层叠置,其中,第一电极在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与数据线叠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9-002999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这里充分阐述的一样。
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减小晶体管的漏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目前使用了诸如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和液晶显示(LCD)装置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并且包括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在显示装置之中,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可以包括使用有机材料作为荧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使用无机材料作为荧光材料的无机发光二极管。为了实现超高分辨率,这样的显示装置的尺寸正变得越来越小。结果,难以在晶体管与设置在相邻的像素中的线之间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因此,寄生电容会出现在每个像素内。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对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构造的装置能够提供可以减小晶体管的漏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显示装置。专利技术构思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专利技术构思的实践而被获知。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极,并且可以包括防止数据线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电极叠置的第一图案。因此,能够实现在减小数据线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同时具有小像素尺寸的显示装置。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基底;至少一条数据线,设置在基底上;第一图案,设置在基底上并且与数据线间隔开;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图案上;有源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且与第一图案至少部分地叠置;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有源层上;以及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并且与有源层叠置,其中,第一电极在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与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在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不与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图案的宽度可以大于有源层的宽度,并且第一图案的高度可以等于数据线的高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电极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可以包括穿过第一绝缘层以使数据线的一部分暴露的第一接触孔,其中,有源层通过第一接触孔连接到数据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上与有源层叠置,其中,数据线经由穿过第一栅极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孔与有源层的一部分接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与第一电极之间;以及栅极线,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第三接触孔与有源层接触,第三接触孔穿过第一栅极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以使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第三接触孔暴露。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接触孔的高度可以在0.5μm至0.7μm的范围内,并且第三接触孔的宽度在1.5μm至1.8μm的范围内。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数据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数据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数据线间隔开;第一第一图案,设置在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之间;第一有源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第一图案上并且位于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上方;栅极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一有源层至少部分地叠置;以及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有源层上并且与第一第一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地叠置,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间隔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第一图案可以在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之间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第一图案可以设置在第一有源层与栅极线叠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测量的第一第一图案的宽度可以大于在第二方向上测量的第一有源层的宽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弯折并且可以与第一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数据线,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数据线间隔开;第二第一图案,设置在第二数据线与第三数据线之间;以及第二有源层,设置在第二数据线与第三数据线之间,其中,第二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弯折以与第二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线可以包括:第一直线部分,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一有源层叠置;第二直线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直线部分弯折并且与第二数据线叠置;以及第三直线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直线部分弯折并且与第二有源层叠置,其中,从第一直线部分延伸的线在第一方向上与从第三直线部分延伸的线间隔开。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又一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一条或更多条数据线,设置在第一基底上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数据线之上;有源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有源层之上;栅极线,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并且与数据线部分地叠置;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栅极线和第一栅极绝缘层之上;以及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并且与有源层部分地叠置,其中,第一电极在与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与数据线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与有源层之间,其中,第一绝缘层包括有机绝缘材料,而第三绝缘层包括无机绝缘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穿过第一栅极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接触孔与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将理解的是,之前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专利技术构思。图1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3是图2的像素中的一个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布局的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显示装置的工艺步骤的剖视图。图13和图14是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5是根据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14的线IIIa-IIIa'和线IIIb-IIIb'截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n基底;/n数据线,设置在所述基底上;/n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且与所述数据线间隔开;/n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上;/n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图案至少部分地叠置;/n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以及/n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并且与所述有源层叠置,/n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与所述数据线叠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5 KR 10-2019-0029992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
数据线,设置在所述基底上;
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且与所述数据线间隔开;
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上;
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图案至少部分地叠置;
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以及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并且与所述有源层叠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与所述数据线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不与所述数据线叠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图案的宽度大于所述有源层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图案的高度等于所述数据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图案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极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数据线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以使所述数据线的一部分暴露的第一接触孔,并且其中,所述有源层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孔连接到所述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与所述有源层叠置,并且
其中,所述数据线经由穿过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孔与所述有源层的一部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以及
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经由第三接触孔与所述有源层接触,所述第三接触孔穿过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以使所述有源层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第三接触孔暴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接触孔的高度在0.5μm至0.7μ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三接触孔的宽度在1.5μm至1.8μm的范围内。


1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间隔开;
第一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
第一有源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一图案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上方;
栅极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哲李弦燮李康荣任桂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