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35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包括圆筒形的主管体和设置在主管体两端的过度管体,过度管体为锥形,且另一端设置有一体的接头管,过度管体由主管体向接头管方向直径逐渐变小,且主管体两端的过度管体、接头管为多组,每组过度管体、接头管由内向外交替连接,主管体、过度管体和接头管为一体成型,且由往外依次为内胶改性氟橡胶FKM层、针织层和丙烯酸酯橡胶AEM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工作压力不高的前提下,可以去掉增强层,纯胶管就可以满足要求,该方案成型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增加辅助成型工装,有效的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说是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六汽车排放法规开始实施,实施国六是为了更好的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毕竟依靠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有量是不断增加的,单单去年一年机动车销量达到两千万级。每台车的污染物减少30%,不利的环境也会有所扭转。为此,汽车排气系统需要增加颗粒捕集器,从而需要配备一种耐高温、耐油的橡胶连接管,但目前的橡胶管一般为单层,且耐油、耐高温性能好的橡胶管结构强度又较低,迫切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而且耐高温、耐油的橡胶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包括圆筒形的主管体和设置在主管体两端的过度管体,过度管体为锥形,且另一端设置有一体的接头管,过度管体由主管体向接头管方向直径逐渐变小,且主管体两端的过度管体、接头管为多组,每组过度管体、接头管由内向外交替连接,主管体、过度管体和接头管为一体成型,且由往外依次为内胶改性氟橡胶FKM层、针织层和丙烯酸酯橡胶AEM层。作为优选,主管体两端的过度管体、接头管为三组,每组过度管体、接头管的长度相等。作为优选,针织层采用芳纶线编织而成。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工作压力不高的前提下,可以去掉增强层,纯胶管就可以满足要求,该方案成型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增加辅助成型工装,有效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包括圆筒形的主管体1和设置在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过度管体2为锥形,且另一端设置有一体的接头管3,过度管体2由主管体1向接头管3方向直径逐渐变小,且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接头管3为三组,每组过度管体2、接头管3的长度相等,每组过度管体2、接头管3由内向外交替连接,主管体1、过度管体2和接头管3为一体成型,且由往外依次为内胶改性氟橡胶FKM层4、针织层5和丙烯酸酯橡胶AEM层6,针织层5采用芳纶线编织而成。本技术在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缓冲腔,不仅降低气流流速,便于颗粒捕集器捕捉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而且采用多组过度管体2、接头管3,可以根据排气口的大小进行裁剪,以找到最合适的接头管3尺寸,使本技术适应范围更广。先由挤出机挤出氟橡胶FKM胶内层,再由针织机将芳纶线针附在内胶层外表面作为管件的增强层,再由外胶挤出机实现整体包覆,既管件的外胶层,即由往外依次为内胶改性氟橡胶FKM层4、针织层5和丙烯酸酯橡胶AEM层6。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工作压力不高的前提下,可以去掉增强层,纯胶管就可以满足要求,该方案成型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增加辅助成型工装,有效的降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主管体(1)和设置在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过度管体(2)为锥形,且另一端设置有一体的接头管(3),过度管体(2)由主管体(1)向接头管(3)方向直径逐渐变小,且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接头管(3)为多组,每组过度管体(2)、接头管(3)由内向外交替连接,主管体(1)、过度管体(2)和接头管(3)为一体成型,且由往外依次为内胶改性氟橡胶FKM层(4)、针织层(5)和丙烯酸酯橡胶AEM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主管体(1)和设置在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过度管体(2)为锥形,且另一端设置有一体的接头管(3),过度管体(2)由主管体(1)向接头管(3)方向直径逐渐变小,且主管体(1)两端的过度管体(2)、接头管(3)为多组,每组过度管体(2)、接头管(3)由内向外交替连接,主管体(1)、过度管体(2)和接头管(3)为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召伟于明水张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