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30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包括采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所述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气浮池、离心泵、储液罐,气浮池上方安装有两个螺纹夹,并用连接杆连接。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观察室、进样管、出样管、蠕动泵、缓冲罐、集液罐。所述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包括显微摄像机和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气浮工艺气浮设备产生气泡直径的测量,有效解决了传统气泡测量技术只能在透明反应器内测量以及测量工具会破坏气泡大小等局限,可以广泛应用在实际工业水处理的设备性能检测中,对今后设备性能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
本技术设计给气泡测量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过高,会导致藻类在水体中大量存在,进而导致水体污染。因此,快速无污染的控制去除藻类成为湖泊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气浮是在待处理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高度分散的微细气泡,使其与杂质、絮粒相互粘附,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渣,依靠浮力浮上水面,以完成固液分离的一种净水方法。目前测量气泡尺寸的方法主要包括内置法和外置法两类。外置法包括图像法、光散射法等,图像分析法可以捕捉到微气泡,可以在线分析气泡尺寸大小并获得气泡的照片;光散射法可以实现对水中颗粒的快速准确测量,但是无法获得气泡尺寸的照片,不能直观的观测到气泡,且分散相浓度过大时测量偏差会增加。这些测定方法的测定条件均需满足反应器透明、气泡浓度较小、液体流动缓慢等条件。内置法包括电导探针法、光纤探针法和光电毛细管法等,光电法不用拘泥与反应装置是否透明,可以大量测量气泡尺寸,但探针伸入流场内部会对流场造成干扰,造成气泡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且只能测直径大于5mm的气泡。现在的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所述采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浮池(1)和采样管(18),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管(5)、观察室(6)、出样管(10)、蠕动泵(13)、集液罐(16),所述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包括显微摄像机(14)和与显微摄像机相连的计算机(15);所述观察室(6)是由不透明板(8)制作的腔体,所述观察室(6)的左侧内部安装有LED灯(9),右侧安装有间距为0.5-2mm的观察室前丙烯酸玻璃片(23)、观察室后丙烯酸玻璃片(24),所述的观察室前丙烯酸玻璃片(23)与观察室后丙烯酸玻璃片(24)形成一进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所述采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浮池(1)和采样管(18),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管(5)、观察室(6)、出样管(10)、蠕动泵(13)、集液罐(16),所述摄像与图像分析装置包括显微摄像机(14)和与显微摄像机相连的计算机(15);所述观察室(6)是由不透明板(8)制作的腔体,所述观察室(6)的左侧内部安装有LED灯(9),右侧安装有间距为0.5-2mm的观察室前丙烯酸玻璃片(23)、观察室后丙烯酸玻璃片(24),所述的观察室前丙烯酸玻璃片(23)与观察室后丙烯酸玻璃片(24)形成一进液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样管(5)位于进液腔体下方,出样管(10)位于进液腔体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管(18)用十字螺纹夹(20)通过连接杆(19)连接的螺纹夹(21)固定在气浮池(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气浮工艺气泡直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平王晓波王永磊鞠玲郑振魁李亚男丁路明刘宇雷王学琳孙文韬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