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2120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6
本申请涉及定量浓缩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包括硅胶管、大肚移液管和筒形分液漏斗,硅胶管的一端管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筛绢网,硅胶管的另一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大肚移液管,大肚移液管的底部管口处绑有第一筛绢,大肚移液管的底部管口处设置有上双层过滤筛绢网和下双层过滤筛绢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大肚移液管虹吸,可以多留有部分液体在大肚移液管中,最后可以冲洗筒形分液漏斗壁和第一过滤筛绢网上的藻类,通过双层过滤筛绢网,保持与液面相平,缓慢吸取液体,避免大肚移液管的底部管插到底层大浓度藻类液体中吸出部分底部的大浓度藻类,影响最终藻类的检测数据,从而提高了藻类检测的数据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定量浓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地表水中藻类是无法进行活体检验的,现有的藻类计数通过用鲁哥氏碘液固定,将藻类中的鞭毛,纤毛,细胞核及细胞内淀粉染色,使用一种定量浓缩装置将藻类转移至50ml锥形离心管中,通过显微镜计数细胞和个体数目,来得出水中藻类的分布情况。

2、通常在藻类计数过程中,取1l水样,加入10ml鲁哥氏碘液,在筒形分液漏斗中沉降24小时以上,用一种定量浓缩装置将上清液吸出,留有50ml含藻类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转移至50ml锥形离心管中,操作过程中大部分藻类转移到了50ml锥形离心管中,但是由于方法本身局限性或者实验人员稍微操作不当,会有部分藻类流失,影响藻类检测数据。

3、目前,在现有的藻类定量浓缩装置中,部分用于藻类的定量浓缩装置在使用时,采用的是简单的硅胶管加虹吸管将其进行定量浓缩。

4、现有的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藻类流失严重,因为最小的藻类不到1微米,通过连接硅胶管的虹吸管,虹吸管底部绑有孔径64微米的筛绢,将筒形分液漏斗中上层清液吸出,底部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包括硅胶管(1)、大肚移液管(3)和筒形分液漏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1)的一端管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筛绢网(2),所述硅胶管(1)的另一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大肚移液管(3),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切除尖头,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绑有第一筛绢(7),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设置有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和下双层过滤筛绢网(9),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插入筒形分液漏斗(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筛绢网(2)用64um筛绢焊接而成,上层大内径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包括硅胶管(1)、大肚移液管(3)和筒形分液漏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1)的一端管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筛绢网(2),所述硅胶管(1)的另一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大肚移液管(3),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切除尖头,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绑有第一筛绢(7),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设置有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和下双层过滤筛绢网(9),所述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插入筒形分液漏斗(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筛绢网(2)用64um筛绢焊接而成,上层大内径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1)与大肚移液管(3)连接处呈弯曲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绢(7)绑在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处至管口处以上8cm,所述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安装在大肚移液管(3)的底部管口上4cm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包含下层和上层,所述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的上层为20目国标304丝过滤网,所述上双层过滤筛绢网(8)的下层为64um筛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中藻类计数定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双层过滤筛绢网(9)包含下层和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耀谭海廷田秀丽郑振魁周丹丹孙晨皓王恩霞刘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