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41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救援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其可以增大救生艇本体两端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在水面水流较为湍急或者救生艇本体受力不均的情况下,降低救生艇本体发生侧翻的概率,因而提高了水上救援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包括救生艇本体,救生艇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救生艇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还包括两组定位块、两组转动杆、两组紧固螺纹杆、两组紧固旋钮和两组充气袋,两组定位块的外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槽,两组定位槽的顶端左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紧固螺纹孔,两组转动杆的顶端右部区域和顶端右部区域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紧固槽和两组第二紧固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上救援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发生洪涝灾难的时候,受灾民众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为了极大的减少了受灾民众的伤亡率,水上救援工作是及其重要的,其中水上救援装置是一种用于辅助工作人员展开水上救援工作的装置,其在水上救援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水上救援装置包括救生艇本体,救生艇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救生艇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现有的水上救援装置使用时,在需要进行水上救援工作的时候,则需要将救生艇本体搬运至水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则可以驾驶救生艇本体使其移动至落水受灾民众附近,此事工作人员则将落水受灾民众救上救生艇本体的放置槽内即可;现有的水上救援装置使用中发现,一旦水面水流较为湍急或者救生艇本体受力不均的情况下,救生艇本体可能会发生侧翻,因而降低了水上救援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增大救生艇本体两端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在水面水流较为湍急或者救生艇本体受力不均的情况下,降低救生艇本体发生侧翻的概率,因而提高了水上救援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包括救生艇本体,救生艇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救生艇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还包括两组定位块、两组转动杆、两组紧固螺纹杆、两组紧固旋钮和两组充气袋,所述两组定位块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的右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块的外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槽,所述两组转动杆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定位槽铰接,所述两组定位槽的顶端左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紧固螺纹孔,所述两组转动杆的顶端右部区域和顶端右部区域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紧固槽和两组第二紧固槽,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的底端分别螺装穿过两组紧固螺纹孔然后分别继续插入至两组第一紧固槽内,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紧固旋钮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的左侧、中部和右侧均设置有三组定位环,前侧三组定位环的前端均与前侧转动杆的后端连接,后侧三组定位环的后端均与后侧转动杆的前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充气腔,所述两组充气腔的右部区域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充气管,所述两组充气管的顶部均密封螺装设置有开关帽。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还包括四组固定块、四组支撑杆、四组支撑轮、四组调节螺纹杆和四组调节旋钮,所述四组固定块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的前端左侧和右侧以及后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四组固定块的外端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第一销孔,所述四组第一销孔的外端中部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调节螺纹孔,所述四组第一销孔分别与四组支撑杆的外部区域滑动卡装,所述四组支撑杆的外端外侧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穿透孔,所述四组调节螺纹杆的内端分别自四组固定块的外侧分别螺装穿过四组调节螺纹孔然后分别继续插入至四组穿透孔内,所述四组固定块的顶端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第二销孔,所述四组第二销孔的中部分别与四组第一销孔的中部连通,所述四组支撑杆的内端分别设置有四组转动槽,所述四组支撑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四组转动槽内。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还包括两组操控把手,所述两组操控把手的底端分别与两组转动杆的顶端右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所述两组紧固旋钮和四组调节旋钮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多组防滑棱。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还包括四组辅助把手,所述四组辅助把手的内端分别与四组支撑杆的外端中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滑把套,所述两组防滑把套分别与两组操控把手固定套装。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所述救生艇本体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多组手扶把手。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还包括拉动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的右端和拉动杆的左端中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救生艇本体放置在水面上之后,这时工作人员可以分别通过两组紧固旋钮将两组紧固螺纹杆在两组定位块的两组紧固螺纹孔内旋出,此时两组紧固螺纹杆不再通过两组第一紧固槽将两组转动杆限位在两组定位块的当前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则可以分别向外侧转动两组转动杆使得两组转动杆分别在两组定位块的两组定位槽内转动至与救生艇本体垂直的状态,这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两组紧固旋钮将两组紧固螺纹杆在两组紧固螺纹孔内旋紧,这时两组紧固螺纹杆则分别插入至两组转动杆的两组第二紧固槽内,此时两组转动杆被定位在当前位置,这时工作人员则可以将开关帽在充气管上旋下,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打气筒或者人力为两组充气袋充气,充气完毕之后将开关帽在充气管上密封螺装紧固即可,这时两组转动杆上的两组充气袋则可以对救生艇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通过增大救生艇本体两端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在水面水流较为湍急或者救生艇本体受力不均的情况下,降低救生艇本体发生侧翻的概率,因而提高了水上救援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增强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两组定位块和救生艇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D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定位块和转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救生艇本体;2、放置槽;3、动力机构;4、两组定位块;5、两组转动杆;6、两组紧固螺纹杆;7、两组紧固旋钮;8、两组充气袋;9、两组定位槽;10、两组紧固螺纹孔;11、两组第一紧固槽;12、两组第二紧固槽;13、三组定位环;14、两组充气管;15、开关帽;16、四组固定块;17、四组支撑杆;18、四组支撑轮;19、四组调节螺纹杆;20、四组调节旋钮;21、四组第一销孔;22、四组第二销孔;23、四组转动槽;24、两组操控把手;25、多组防滑棱;26、四组辅助把手;27、两组防滑把套;28、多组手扶把手;29、拉动杆;3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包括救生艇本体1,救生艇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2,救生艇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3;还包括两组定位块4、两组转动杆5、两组紧固螺纹杆6、两组紧固旋钮7和两组充气袋8,两组定位块4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1的右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两组定位块4的外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槽9,两组转动杆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定位槽9铰接,两组定位槽9的顶端左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紧固螺纹孔10,两组转动杆5的顶端右部区域和顶端右部区域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紧固槽11和两组第二紧固槽12,两组紧固螺纹杆6的底端分别螺装穿过两组紧固螺纹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包括救生艇本体(1),救生艇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2),救生艇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定位块(4)、两组转动杆(5)、两组紧固螺纹杆(6)、两组紧固旋钮(7)和两组充气袋(8),所述两组定位块(4)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1)的右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块(4)的外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槽(9),所述两组转动杆(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定位槽(9)铰接,所述两组定位槽(9)的顶端左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紧固螺纹孔(10),所述两组转动杆(5)的顶端右部区域和顶端右部区域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紧固槽(11)和两组第二紧固槽(12),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6)的底端分别螺装穿过两组紧固螺纹孔(10)然后分别继续插入至两组第一紧固槽(11)内,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6)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紧固旋钮(7)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8)的左侧、中部和右侧均设置有三组定位环(13),前侧三组定位环(13)的前端均与前侧转动杆的后端连接,后侧三组定位环(13)的后端均与后侧转动杆的前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充气腔,所述两组充气腔的右部区域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充气管(14),所述两组充气管(14)的顶部均密封螺装设置有开关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包括救生艇本体(1),救生艇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2),救生艇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动力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定位块(4)、两组转动杆(5)、两组紧固螺纹杆(6)、两组紧固旋钮(7)和两组充气袋(8),所述两组定位块(4)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1)的右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块(4)的外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槽(9),所述两组转动杆(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定位槽(9)铰接,所述两组定位槽(9)的顶端左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紧固螺纹孔(10),所述两组转动杆(5)的顶端右部区域和顶端右部区域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紧固槽(11)和两组第二紧固槽(12),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6)的底端分别螺装穿过两组紧固螺纹孔(10)然后分别继续插入至两组第一紧固槽(11)内,所述两组紧固螺纹杆(6)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紧固旋钮(7)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8)的左侧、中部和右侧均设置有三组定位环(13),前侧三组定位环(13)的前端均与前侧转动杆的后端连接,后侧三组定位环(13)的后端均与后侧转动杆的前端连接,所述两组充气袋(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充气腔,所述两组充气腔的右部区域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充气管(14),所述两组充气管(14)的顶部均密封螺装设置有开关帽(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上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固定块(16)、四组支撑杆(17)、四组支撑轮(18)、四组调节螺纹杆(19)和四组调节旋钮(20),所述四组固定块(16)的内端分别与救生艇本体(1)的前端左侧和右侧以及后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四组固定块(16)的外端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第一销孔(21),所述四组第一销孔(21)的外端中部分别贯穿设置有四组调节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九航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