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68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技术公开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包括:前端警戒装置、现场救援警戒装置。前端警戒装置将后方来车信息以及后方的情况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现场救援警戒装置的第二主板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主板控制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爆闪灯给出提示,提示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让救援人员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躲避,从而避免后方来车对救援现场造成二次追尾导致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援,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


技术介绍

1、当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为了提示此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需要在事故的后方放置警示三角架,从而提示后方的车辆,注意前方发生事故,但实际应用中,单纯的警示三角架提供的警示方式较为单一,并不能很好的提示前方发生事故,后方来车容易疏忽,容易导致再次发生追尾事故。进一步地,在高速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也仅仅只是在事故发生的后方放置一些反光锥形筒,同样也是不能给后方的来车给予充分的警示,极易导致发生碰撞事故,而且也不能给救援现场进行及时的提示,容易导致发生二次追尾事故。

2、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对救援人员提示后方来车情况,避免后方来车对救援现场造成二次追尾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包括:前端警戒装置、现场救援警戒装置;所述前端警戒装置包括:壳体,雷达,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主板、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所述第一主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雷达、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电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外挂安装部、声音孔,所述雷达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朝向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发声装置朝向声音孔;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包括:主框架,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第二主板、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所述第二主板分别与所述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电连接。

3、所述第一主板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主板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4、所述雷达用于探测前方是否有车辆靠近,所述第一主板用于控制整个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用于产生警报声和/或播放语音,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各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一电源开关用于启动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所述闪光灯用于闪光,从而提示后方来车。所以说外挂安装部用于将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安装,所述声音孔用于声音的传出。应用时,将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放在事故现场的后方,雷达正对来车方向,雷达便可以探测到事故现场后方的来车,闪光灯循环闪光,同时第一发声装置也不断发出警示的声音,提示后方来车。

5、所述主框架用于安装各模块,所述第二主板用于控制整个道路救援现场智能警戒装置,所述led点阵屏用于显示后方来车情况,让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能够随时获知后方来车情况,所述发生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声,提示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所述爆闪灯用于发出爆闪光,用光的方式提示救援人员,同时也可以对后方来车的司机进行提示,所述第二电池用于给各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开关用于启动和关闭所述道路救援现场智能警戒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后方的人员的通信设备或预警设备进行通信,后方的人员的通信设备或预警设备将后方来车信息以及后方的情况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第二主板,第二主板控制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爆闪灯给出提示,提示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让救援人员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躲避,从而避免后方来车对救援现场造成二次追尾导致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事故现场后方的情况传递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而可以提示现场救援人员,给后方救援人员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二次伤害。

7、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为:喇叭和/或蜂鸣器。

8、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为磁吸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用于给第一电池充电。

9、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警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的指示控制板,所述指示控制板包含有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安装在指示控制板上,所述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设置在壳体的表面。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取消报警按键在结束救援的时候,用于关闭闪光灯和第一发声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雷达、声音孔朝向的方向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外挂安装部为插孔。反光锥形筒可以插入插孔中,从而可以实现对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的放置,方便应用。所述插孔将所述道路救援前端警戒装置设计成环形。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圈表面分为:灯光区,监测控制区;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述灯光区,所述第一电源开关、雷达、声音孔设置在检测控制区。

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分别与所述上壳、下壳连接的面盖,所述声音孔设置在所述面盖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覆盖在所述上壳上的包胶上盖,覆盖在所述下壳上的包胶下盖,覆盖所述面盖的包胶前盖。所述包胶上盖和包胶下盖用于分别对上壳、下壳进行防护,以便应用在户外救援环境。

15、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通信天线、广播天线、gps天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4g通信模块和/或433通信模块,所述通信天线、广播天线、gps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通信天线包括:4g天线和/或433天线。

16、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道路救援现场智能警戒装置自身的状态信息。

17、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的话筒,所述话筒挂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话筒用于采集声音信息,可以通过发生喇叭播放出来,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声音信息传输给事故现场后方的值守人员通信设备或警戒设备。

18、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出口、第二取消报警按键,所述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出口、第二取消报警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口用于给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电源输出口用于输出电压;在警报接触后,按下第二取消报警按键,取消报警。

19、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气体传感器可以为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等检测有毒有害易燃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事故现场是否有毒有害气体,若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第二主板控制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爆闪灯发出警示信息,提示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撤离。

20、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所述报警灯用于指示警报状态。

21、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为三角架。

22、进一步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警戒装置、现场救援警戒装置;所述前端警戒装置包括:壳体,雷达,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主板、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所述第一主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雷达、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电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外挂安装部、声音孔,所述雷达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朝向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发声装置朝向声音孔;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包括:主框架,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第二主板、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所述第二主板分别与所述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为:喇叭和/或蜂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充电口,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的指示控制板;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为磁吸充电口;所述指示控制板包含有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安装在指示控制板上,所述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设置在壳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声音孔朝向的方向相同;所述外挂安装部为插孔;所述壳体的外圈表面分为:灯光区,监测控制区;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述灯光区,所述第一电源开关、雷达、声音孔设置在检测控制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分别与所述上壳、下壳连接的面盖,覆盖在所述上壳上的包胶上盖,覆盖在所述下壳上的包胶下盖,覆盖所述面盖的包胶前盖,所述声音孔设置在所述面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通信天线、广播天线、GPS天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4G通信模块和/或433通信模块,所述通信天线、广播天线、GPS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气体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报警灯,所述气体传感器、报警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背板,与所述背板连接的主壳,与所述主壳连接的面板盖,与所述面板盖连接的前板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警戒装置、现场救援警戒装置;所述前端警戒装置包括:壳体,雷达,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主板、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所述第一主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一电池、雷达、第一电源开关、闪光灯电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外挂安装部、声音孔,所述雷达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朝向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发声装置朝向声音孔;所述现场救援警戒装置包括:主框架,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的第二主板、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所述第二主板分别与所述led点阵屏、第二发声装置、第二电池、第二电源开关、爆闪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为:喇叭和/或蜂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警戒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表面的充电口,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的指示控制板;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第一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为磁吸充电口;所述指示控制板包含有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安装在指示控制板上,所述状态指示灯、第一取消报警按键设置在壳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救援智能警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声音孔朝向的方向相同;所述外挂安装部为插孔;所述壳体的外圈表面分为:灯光区,监测控制区;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秋华杨琦琦赖克光孙庆林张佚铭宋永强钟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九航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