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4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该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包括舱体、驾驶室和人员室,所述舱体内设有驾驶室和人员室,舱体一端装配有前挂钩,另外一端装配有释放钩,所述释放钩通过应急释放装置驱动,并通过释放控制手柄进行控制,所述舱体底部位于释放钩的一端装配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舱体内底部的发动机驱动,并通过驾驶室内的方向盘进行控制,发动机通过一侧的电瓶箱提供电能,所述舱体内底部布设有与人员室连通的排气管。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能够减少舱体下落时冲击力给人员带来的不适感和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
本技术属于救生艇
,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
技术介绍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是将船体放在斜坡上利用船体自身重力滑落水面的救生艇。其头部需要承受较大的俯冲力,因此在船首处做成鲸鱼头部的造型,起到较好的导流作用,将水的冲击力往船体两侧引导,避免对船内人员造成较大振动,但是传统的救生艇在使用时,自由滑落时,冲击力会对舱内人员造成一定影响,若设计不合理,则会对舱内人员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包括舱体、驾驶室和人员室,所述舱体内设有驾驶室和人员室,舱体一端装配有前挂钩,另外一端装配有释放钩,所述释放钩通过应急释放装置驱动,并通过释放控制手柄进行控制,所述舱体底部位于释放钩的一端装配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舱体内底部的发动机驱动,并通过驾驶室内的方向盘进行控制,发动机通过一侧的电瓶箱提供电能,所述舱体内底部布设有与人员室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另外一端延伸至舱体外,舱体位于螺旋桨一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轴传动,所述舱体内位于人员室和驾驶室内分别排列布设有多个座位,座位上分别设有安全带,所述人员室内的座位面朝舱体装配螺旋桨的尾部。进一步,所述舱体内底部设有干粮箱、淡水箱和属具箱,底部位于螺旋桨的一端设有油箱,发动机位于油箱与淡水箱之间,并通过隔板隔离。进一步,所述舱体内位于人员室内壁上装配有多把太平斧。进一步,所述应急释放装置为电动伸缩驱动缸,通过电动伸缩驱动缸驱动释放钩开合。进一步,所述舱体位于释放钩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座和通风窗,通过充电插座为电瓶箱充电。进一步,所述舱体内位于人员舱内装配有充电器、手摇泵和舱内灯。进一步,所述驾驶室内探照灯、灭火器和磁罗经。进一步,所述驾驶室位于人员室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员室内的座位面朝舱体尾部,释放落水时,人员背靠座椅,安全性高,能够减少舱体下落时冲击力给人员带来的不适感和损伤,且舱体内部布设合理,配套设施齐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释放钩,2释放控制手柄,3应急释放装置,4方向盘,5座位,6螺旋桨,7导流板,8导流板轴,9发动机,10排气管,11油箱,12干粮箱,13淡水箱,14属具箱,15电瓶箱,16灭火器,17充电器,18充电插座,19通风窗,20舱内灯,21探照灯,22磁罗经,23安全带,24手摇泵,25太平斧,26舱体,27驾驶室,28人员室,29前挂钩,30舱门。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技术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包括舱体26、驾驶室27和人员室28,所述舱体26内设有驾驶室27和人员室28,舱体26一端装配有前挂钩29,另外一端装配有释放钩1,所述释放钩1通过应急释放装置3驱动,并通过释放控制手柄2进行控制,所述舱体26底部位于释放钩1的一端装配有螺旋桨6,螺旋桨6通过舱体26内底部的发动机9驱动,并通过驾驶室27内的方向盘4进行控制,发动机9通过一侧的电瓶箱15提供电能,所述舱体26内底部布设有与人员室28连通的排气管10,排气管10另外一端延伸至舱体26外,舱体26位于螺旋桨6一侧设有导流板7,导流板7通过导流板轴8传动,所述舱体26内位于人员室28和驾驶室27内分别排列布设有多个座位5,座位5上分别设有安全带23,所述人员室28内的座位5面朝舱体26装配螺旋桨6的尾部。进一步,所述舱体26内底部设有干粮箱12、淡水箱13和属具箱14,底部位于螺旋桨6的一端设有油箱11,发动机9位于油箱11与淡水箱13之间,并通过隔板隔离。进一步,所述舱体26内位于人员室28内壁上装配有多把太平斧25。进一步,所述应急释放装置3为电动伸缩驱动缸,通过电动伸缩驱动缸驱动释放钩1开合。进一步,所述舱体26位于释放钩1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座18和通风窗19,通过充电插座18为电瓶箱15充电。进一步,所述舱体26内位于人员舱内装配有充电器17、手摇泵24和舱内灯20。进一步,所述驾驶室27内探照灯21、灭火器16和磁罗经22。进一步,所述驾驶室27位于人员室28顶部。该技术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使用时,人员从舱门30内进入,舱体26内人员室28的座位5面朝舱体26尾部,能够减少下落时冲击力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另外舱体26内位于人员室28内配套有干粮箱12、淡水箱13、属具箱14和通风窗19,布局设计合理,便于人们使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包括舱体、驾驶室和人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设有驾驶室和人员室,舱体一端装配有前挂钩,另外一端装配有释放钩,所述释放钩通过应急释放装置驱动,并通过释放控制手柄进行控制,所述舱体底部位于释放钩的一端装配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舱体内底部的发动机驱动,并通过驾驶室内的方向盘进行控制,发动机通过一侧的电瓶箱提供电能,所述舱体内底部布设有与人员室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另外一端延伸至舱体外,舱体位于螺旋桨一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轴传动,所述舱体内位于人员室和驾驶室内分别排列布设有多个座位,座位上分别设有安全带,所述人员室内的座位面朝舱体装配螺旋桨的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包括舱体、驾驶室和人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设有驾驶室和人员室,舱体一端装配有前挂钩,另外一端装配有释放钩,所述释放钩通过应急释放装置驱动,并通过释放控制手柄进行控制,所述舱体底部位于释放钩的一端装配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舱体内底部的发动机驱动,并通过驾驶室内的方向盘进行控制,发动机通过一侧的电瓶箱提供电能,所述舱体内底部布设有与人员室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另外一端延伸至舱体外,舱体位于螺旋桨一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轴传动,所述舱体内位于人员室和驾驶室内分别排列布设有多个座位,座位上分别设有安全带,所述人员室内的座位面朝舱体装配螺旋桨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底部设有干粮箱、淡水箱和属具箱,底部位于螺旋桨的一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文教玻璃钢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