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艳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20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推杆,加强筋定位机构,卡扣,垂直调节杆,水平调节杆,成型罩,水平杆,所述底座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上端通过卡扣设置有加强筋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垂直调节杆,且垂直调节杆的一侧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调节杆,该水平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成型罩;所述垂直调节杆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杆;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筒,固定槽,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强筋定位机构,卡扣和成型罩的设置,内部加强筋不容易倾斜,垂直效果好,使用体验高,防粘效果好成型柱质量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竖向钢筋多用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和层数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钢筋等级。建筑构造柱在制作时需要成型装置进行成型后使用,且随着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成型柱的使用越来越多,对成型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成型柱依然存在着内部加强筋容易倾斜不垂直,使用体验低,防粘效果差成型柱质量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成型柱依然存在着内部加强筋容易倾斜不垂直,使用体验低,防粘效果差成型柱质量差的问题。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推杆,加强筋定位机构,卡扣,垂直调节杆,水平调节杆,成型罩,水平杆,所述底座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上端通过卡扣设置有加强筋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垂直调节杆,且垂直调节杆的一侧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调节杆,该水平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成型罩;所述垂直调节杆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杆;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筒,固定槽,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卡扣包括辅助柱,转轴,卡柱,且辅助柱的中部设置有转轴,该转轴的外围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成型罩包括外壳,冷却散热层,防粘层,且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冷却散热层,该冷却散热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粘层。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采用圆柱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该固定槽的槽深为8cm-10cm,且加强筋定位机构设置有两处。所述卡扣采用倒L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卡柱通过手动转动在转轴的外围面上转动,该卡扣通过转动嵌入在推杆外围面上的卡槽内,且卡扣对立设置有两个。所述成型罩采用半圆筒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冷却散热层的材质为厚度5cm-8cm的铝合金材质,该防粘层的材质为厚度2cm-4.5cm的聚四氟乙烯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加强筋定位机构的设置,有利于便于放置加强筋,使成型柱更结实,且有利于使内部加强筋处于垂直状态,防止倾斜,有利于提高成型柱质量。2.本技术卡扣的设置,有利于便于更换和拆卸,且固定方便,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3.本技术成型罩的设置,有利于便于快速成型,且有利于成型后进行脱模,提高防粘效果,有利于提高成型柱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强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成型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推杆,3-加强筋定位机构,31-固定筒,32-固定槽,4-卡扣,41-辅助柱,42-转轴,43-卡柱,5-垂直调节杆,6-水平调节杆,7-成型罩,71-外壳,72-冷却散热层,73-防粘层,8-水平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推杆2,加强筋定位机构3,卡扣4,垂直调节杆5,水平调节杆6,成型罩7,水平杆8;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固定槽32;所述卡扣4包括辅助柱41,转轴42,卡柱43;所述成型罩7包括外壳71,冷却散热层72,防粘层73,在使用时,根据加强筋的根数需要更换加强筋定位机构3,在安装加强筋定位机构3时,将加强筋定位机构3放置在推杆2的上端面上,将卡柱43在转轴42的面上转动,使卡柱43卡在推杆2的外围面上的槽内固定,防止滑落,启动型号为TG的推杆2,使推杆2带动加强筋定位机构3紧紧贴在成型罩7的底端面上,将加强筋的底端插在固定槽32的内部固定,然后将成型罩7上端的加强筋定位机构固定住加强筋的上端,保证加强筋的垂直,将成型原料通过成型罩7的进料口注入内部,内部封闭状态产生热量,且冷却散热层72进行吸热,快速成型,成型后,在脱模时,将型号为TG的水平调节杆6启动,使水平调节杆6带动成型罩7向外移动,且成型柱接触面为防粘层73,防粘层73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较光滑不容易粘住,成型柱完成后取下进入下一步工序,内部加强筋不容易倾斜,垂直效果好,使用体验高,防粘效果好成型柱质量好的问题。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加强筋定位机构(3),卡扣(4),垂直调节杆(5),水平调节杆(6),成型罩(7),水平杆(8),所述底座(1)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2),且推杆(2)的上端通过卡扣(4)设置有加强筋定位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垂直调节杆(5),且垂直调节杆(5)的一侧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调节杆(6),该水平调节杆(6)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成型罩(7);所述垂直调节杆(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杆(8);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固定槽(32),且固定筒(3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32);所述卡扣(4)包括辅助柱(41),转轴(42),卡柱(43),且辅助柱(4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42),该转轴(42)的外围面上设置有卡柱(43);所述成型罩(7)包括外壳(71),冷却散热层(72),防粘层(73),且外壳(7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冷却散热层(72),该冷却散热层(7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粘层(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加强筋定位机构(3),卡扣(4),垂直调节杆(5),水平调节杆(6),成型罩(7),水平杆(8),所述底座(1)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2),且推杆(2)的上端通过卡扣(4)设置有加强筋定位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垂直调节杆(5),且垂直调节杆(5)的一侧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调节杆(6),该水平调节杆(6)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成型罩(7);所述垂直调节杆(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杆(8);所述加强筋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固定槽(32),且固定筒(3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32);所述卡扣(4)包括辅助柱(41),转轴(42),卡柱(43),且辅助柱(4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42),该转轴(42)的外围面上设置有卡柱(43);所述成型罩(7)包括外壳(71),冷却散热层(72),防粘层(73),且外壳(71)的内侧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赵艳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