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艳敏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插管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49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管插管套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繁杂、用具不好找耽误急救时间的问题。包括牙垫、注射器、包装袋,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注射器与气管插管左侧的注气管相连,注气管右侧设有呼吸机插管,呼吸机插管右侧设有测压管,测压管上端口与气囊压力感受器相套接,注气管和测压管的下端均与气囊相接,呼吸机插管穿过气囊,所述气囊压力感受器上部位帽头,帽头上部为接口、下方设有护壳,护壳内帽头下方设有收缩囊,收缩囊下方设有指示杆,指示杆上设有警戒段和安全段,指示杆外套设有弹簧。本申请的气管插管可以在完成插管的瞬间,就让气囊压力达到安全范围,解放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时间,减轻了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套装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管插管套装。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作为医院麻醉科、急诊科和喉科必备器械,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由于气管导管上由塑料制成,质地相对较软,其刚性不足,气管内插管是每个麻醉医生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操作。气管内插管是指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将由套管和管芯组成的气管插管经过患者的口、咽、喉置入患者的气管中用于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或者机械通气。由于解剖因素每个人的口咽喉都不会在一条直线上,就需要用喉镜辅助喉镜挑起下颌,可以暴露声门,这样才能将气管插管置入。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解剖关系,声门很难暴露,也就是经由喉镜辅助明视下很难看到声门或者仅仅能看到声门的边缘,或者只能看见会厌或者会厌的一部分,甚至不能看见会厌。并且术前的访视工作有时不能准确的判断声门位置的高低。往往是用喉镜挑起后,才发现为困难气道。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会有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需要金属塑形,符合人体特征,因为单凭经验弯成的角度不一定合适,通常可以看到声门的边缘的情况下仅仅需要一个很小的角度,但是看不到声门的情况下需要的角度就相对较大,而准备好的管芯的角度不合适,易造成插管失败;第二,需要充分进入气管,在引导过程中要避免脱出;第三,在引导过程中,需要无创环境,以减少损伤;第四,在盲操时,引导的前端需要足够细,才能准确地进入气管。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医生都是采用不锈钢丝按病人上气道特点塑形并消毒后置入气管导管中,使气管导管可以保持与经塑形后的不锈钢丝同样的形状,以便气管导管与人体上气道的生理弯曲相匹配,一方面由于不锈钢丝的朔形是由医生凭经验用手弯曲而成,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保证与患者上气道的生理弯曲真正相匹配;另一方面由于不锈钢丝没有专用的与气管导管相配固定件,使得不锈钢丝和气管导管需要医生用手分别操作,为此,气管插管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位医生共同操作,如果两位医生配合不默契,不锈钢丝的前端伸出气管导管前端就有伤及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可能,或者不锈钢丝前端离气管导管前端较远,使得不锈钢丝不能起到应有的塑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气管插管套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繁杂、用具不好找耽误急救时间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包装袋,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注射器与气管插管左侧的注气管相连,注气管右侧设有呼吸机插管,呼吸机插管右侧设有测压管,测压管上端口与气囊压力感受器相套接,注气管、呼吸机插管和测压管的下端均与气囊相接,所述气囊压力感受器上部为帽头,帽头上部为接口、下方设有护壳,护壳部的帽头下方设有收缩囊,收缩囊下方设有指示杆,指示杆上设有警戒段和安全段,指示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注气管和测压管的下端与同一个气囊口相接,注气管和测压管的底部均与呼吸机插管紧贴,呼吸机插管穿过气囊并伸出。所述收缩囊进气口与帽头上部的接口相对设置,收缩囊为下端封闭的漏斗状结构,收缩囊的下端部与指示杆的顶部相接,指示杆穿过护壳底部的穿孔,弹簧的直径大于护壳底部的穿孔的直径。所述指示杆上的警戒段为红色、安全段为蓝色,安全段外侧的为白色。所述呼吸机插管穿过气囊继续延伸,牙垫、注射器和气管插管均置于包装袋内。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气囊压力感受器的指示杆分不同区,颜色鲜明,警戒段为红色、安全段为蓝色,安全段外侧的为白色,一目了然,可及时有效的保护气道壁,避免长时间气囊高压,引起气道壁的缺血坏死。(2)本申请的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和气管插管均设于包装袋内,形成一个二次包装(气管插管套包)。这样的话,在准备插管物品时,医护人员拿着包装好的气插套包,不用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寻找不同的物品,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3)本申请的气管插管可以在完成插管的瞬间,就让气囊压力达到安全范围,解放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时间,不用再去找气囊压力表了;另外,一人一用,也避免了因气囊压力表消毒处理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最后,减轻了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气囊压力感受器4的静置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中气囊压力感受器4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3、包装袋,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注射器3与气管插管左侧的注气管2相连,注气管2右侧设有呼吸机插管5,呼吸机插管5右侧设有测压管6,测压管6上端口与气囊压力感受器4相套接,注气管2、呼吸机插管5和测压管6的下端均与气囊1相接,所述气囊压力感受器4上部为帽头4-1,帽头4-1上部为接口、下方设有护壳4-7,护壳4-7内的帽头4-1下方设有收缩囊4-2,收缩囊4-2下方设有指示杆4-3,指示杆4-3上设有警戒段4-4和安全段4-5,指示杆4-3外套设有弹簧4-6。气囊压力感受器4的指示杆分不同区,颜色鲜明,警戒段4-4为红色、安全段4-5为蓝色,安全段4-5外侧的为白色,一目了然,可及时有效的保护气道壁,避免长时间气囊高压,引起气道壁的缺血坏死。本申请的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3和气管插管均设于包装袋内,形成一个二次包装(气管插管套包)。这样的话,在准备插管物品时,医护人员拿着包装好的气插套包,不用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寻找不同的物品,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本申请的气管插管可以在完成插管的瞬间,就让气囊压力达到安全范围,解放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时间,不用再去找气囊压力表了;另外,一人一用,也避免了因气囊压力表消毒处理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最后,减轻了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选的,所述注气管2和测压管6的下端与同一个气囊1口相接,注气管和测压管的底部均与呼吸机插管紧贴,呼吸机插管5穿过气囊1并伸出,方便气体的充盈和测压。优选的,所述收缩囊4-2进气口与帽头4-1上部的接口相对设置,收缩囊4-2为下端封闭的漏斗状结构,收缩囊4-2的下端部与指示杆4-3的顶部相接,指示杆4-3穿过护壳4-7底部的穿孔,弹簧4-6的直径大于护壳4-7底部的穿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指示杆4-3上的警戒段4-4为红色、安全段4-5为蓝色,安全段4-5外侧的为白色,处于静置状态时由于受弹簧弹力的支撑,指示杆收缩进收缩囊4-2中,而当气管插管插入病人呼吸道的瞬间,气囊压力达到安全范围,解放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时间,不用再去找气囊压力表了,独立包装,一人一用,也避免了因气囊压力表消毒处理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优选的,所述呼吸机插管5穿过气囊1继续延伸,牙垫、注射器3和气管插管均置于包装袋内,牙垫在插入插管之前先垫在患者的牙齿上,防止牙齿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3)、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注射器(3)与气管插管左侧的注气管(2)相连,注气管(2)右侧设有呼吸机插管(5),呼吸机插管(5)右侧设有测压管(6),测压管(6)上端口与气囊压力感受器(4)相套接,注气管(2)和测压管(6)的下端均与气囊(1)相接,呼吸机插管(5)穿过气囊(1)底部,所述气囊压力感受器(4)上部为帽头(4‑1),帽头(4‑1)上部为接口、下方设有护壳(4‑7),护壳(4‑7)部的帽头(4‑1)下方设有收缩囊(4‑2),收缩囊(4‑2)下方设有指示杆(4‑3),指示杆(4‑3)上设有警戒段(4‑4)和安全段(4‑5),指示杆(4‑3)外套设有弹簧(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套装,包括牙垫、注射器(3)、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插管,所述注射器(3)与气管插管左侧的注气管(2)相连,注气管(2)右侧设有呼吸机插管(5),呼吸机插管(5)右侧设有测压管(6),测压管(6)上端口与气囊压力感受器(4)相套接,注气管(2)和测压管(6)的下端均与气囊(1)相接,呼吸机插管(5)穿过气囊(1)底部,所述气囊压力感受器(4)上部为帽头(4-1),帽头(4-1)上部为接口、下方设有护壳(4-7),护壳(4-7)部的帽头(4-1)下方设有收缩囊(4-2),收缩囊(4-2)下方设有指示杆(4-3),指示杆(4-3)上设有警戒段(4-4)和安全段(4-5),指示杆(4-3)外套设有弹簧(4-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2)和测压管(6)的下端与同一个气囊(1)口相接,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赵艳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