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88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料混匀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和筛分箱;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设置在筛分箱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箱内设有筛筒、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所述筛筒两端开口,所述筛筒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螺旋轴外周;所述第一下料口设置在筛筒下方;所述第二下料口设于筛筒背离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进料口一端的下方。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构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混匀,并通过螺旋搅拌缓解团聚现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筛分,在螺旋输送过程中即完成石墨粉的混匀与筛分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混匀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原料通常在开采原地即粉碎加工成粒度大小不同的石墨粉混合物料,之后将石墨粉混合物料经长途运输至各大工厂的生产车间制成石墨部件。由于石墨粉混合物料中含有粒度较大不适于生产要求的粗料,以及石墨粉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发生团聚现象,成团的石墨粉料也不适于生产,这便要求石墨粉在用于生产石墨部件前需将粒度不同的石墨粉混合均匀,并剔除粒度较大的粗料以及团聚的石墨粉料。现有石墨粉预处理生产工艺均是先筛分后混匀,需使用筛分设备和搅拌设备,成本高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混匀装置,解决了现有石墨粉预处理生产工艺均是先筛分后混匀,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下料混匀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和筛分箱;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嵌设于筛分箱内,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位于筛分箱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设置在筛分箱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箱内设有筛筒、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所述筛筒两端开口,所述筛筒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螺旋轴外周;所述第一下料口设置在筛筒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小于筛筒筛孔孔径的物料;所述第二下料口设于筛筒背离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进料口一端的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大于筛筒筛孔孔径的物料。可选地,所述筛分箱内还设有隔板,所述筛筒一端与筛分箱靠近第二螺旋输送机构进料口一侧的内壁抵接,所述筛筒另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筛筒贯穿所述隔板。可选地,所述筛分箱内还设有固持架,所述固持架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螺旋轴与固持架旋转连接,所述筛筒与固持架抵接。可选地,所述固持架至少包括三个肋板,三个所述肋板绕固持架轴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肋板分别与隔板固定连接,以便于粒度大于筛筒筛孔孔径的物料经相邻两个所述肋板的空隙卸出。可选地,所述筛筒靠近固持架一端设有至少三个延伸杆,每个所述延伸杆均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肋板,每个所述肋板朝向筛筒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延伸杆嵌入所述凹槽。可选地,所述筛筒背离固持架一端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嵌入所述筛分箱内壁。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朝向第二螺旋输送机构送料方向倾斜设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混匀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和筛分箱;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嵌设于筛分箱内,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位于筛分箱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设置在筛分箱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箱内设有筛筒、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所述筛筒两端开口,所述筛筒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螺旋轴外周;所述第一下料口设置在筛筒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小于筛筒筛孔孔径的物料;所述第二下料口设于筛筒背离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进料口一端的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大于筛筒筛孔孔径的物料。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构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混匀,并通过螺旋搅拌缓解团聚现象,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构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筛分,在螺旋输送过程中即完成石墨粉的混匀与筛分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下料混匀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下料混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筛筒与固持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下料混匀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第二螺旋输送机构、3-筛分箱、4-筛筒、5-固持架、6-连接管道;11-第一螺旋轴、12-第一进料口、13-第一出料口、21-第二螺旋轴、22-第二进料口、31-通孔、32-隔板、33-第一下料口、34-第二下料口、35-检查口、41-延伸杆、42-凸环、51-肋板、5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料混匀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和筛分箱3。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嵌设于筛分箱3内,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位于筛分箱3左端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设置在筛分箱3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螺旋轴11、第一进料口12和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螺旋轴11将物料从左向右输送,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左端上方设有第一进料口12,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右端下方设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螺旋轴21和第二进料口22,所述第二螺旋轴21将物料从左向右输送,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左端上方设有第二进料口22,所述第一出料口13与第二进料口22连通,以将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输送的物料卸入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所述筛分箱3内设有筛筒4、第一下料口33和第二下料口34。所述筛筒4两端开口,且所述筛筒4周壁由筛网围设而成,所述筛筒4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螺旋轴外周。具体地,所述筛分箱3内还设有隔板32,所述筛筒4左端与筛分箱3左侧的内壁抵接,所述筛筒4右端与所述隔板32连接,且所述筛筒4贯穿所述隔板32,通过隔板32分隔出第一下料口33和第二下料口34,以及通过隔板32实现对第二螺旋轴21右端和筛筒4右端的支撑。所述第一下料口33设置在筛筒4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小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所述第二下料口34设于筛筒4右端的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大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混匀,并通过螺旋搅拌缓解团聚现象以使石墨粉分散,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实现石墨粉边输送边筛分,石墨粉细料在螺旋输送过程中经筛筒4周壁的筛孔卸入第一下料口33,石墨粉粗料以及团聚的石墨粉经筛筒4被螺旋推送至筛筒4右端后卸入第二下料口34,在螺旋输送过程中即完成石墨粉的混匀与筛分工作,效率高。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2-5,所述筛分箱3内还设有固持架5,所述固持架5与隔板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轴21与固持架5旋转连接,所述筛筒4与固持架5抵接,通过隔板32上设置的固持架5实现对第二螺旋轴21及筛筒4的固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和筛分箱(3);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嵌设于筛分箱(3)内,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位于筛分箱(3)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设置在筛分箱(3)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箱(3)内设有筛筒(4)、第一下料口(33)和第二下料口(34);所述筛筒(4)两端开口,所述筛筒(4)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螺旋轴外周;所述第一下料口(33)设置在筛筒(4)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小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所述第二下料口(34)设于筛筒(4)背离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进料口一端的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大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和筛分箱(3);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嵌设于筛分箱(3)内,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位于筛分箱(3)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设置在筛分箱(3)外部并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构(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箱(3)内设有筛筒(4)、第一下料口(33)和第二下料口(34);所述筛筒(4)两端开口,所述筛筒(4)套设在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的螺旋轴外周;所述第一下料口(33)设置在筛筒(4)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小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所述第二下料口(34)设于筛筒(4)背离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进料口一端的下方,以便于卸出粒度大于筛筒(4)筛孔孔径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箱(3)内还设有隔板(32),所述筛筒(4)一端与筛分箱(3)靠近第二螺旋输送机构(2)进料口一侧的内壁抵接,所述筛筒(4)另一端与所述隔板(32)连接,且所述筛筒(4)贯穿所述隔板(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箱(3)内还设有固持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学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