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9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它包括座椅和滑座;滑座包括C型座体、压轮机构和滑轮机构,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上表面,压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表面调位,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滑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两侧内,滑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侧面调位;滑座以C型座体的封闭端与座椅相连、开口端与防坠轨道卡合,压轮压于防坠轨道表面,滑轮卡于防坠轨道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投入使用后,通过滑座装配于防坠导轨外,作业人员进入座椅内,并将座椅与外部动力相连,通过外部动力驱动座椅以滑座沿防坠轨道升降,使作业人员在爬塔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爬塔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主要由导线、绝缘子、杆塔、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杆塔主要起到支撑作用,输电线路杆塔按材料分为铁塔和砼塔,铁塔在输电线路上的使用占比高达80%以上,特别是500kV及以上线路目前占到100%。在线路运维检修中,触电与高空坠落是危害人身安全的两大主要因素。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铁塔的呼高越来越高,特高压线路的平均呼高达到70米以上,上塔作业时爬塔需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使作业人员体力越来越难以满足作业需求,如何实现作业人员快速安全的上下杆塔成为了作业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铁塔一般分为角钢塔和钢管塔两种,传统的登高方式,靠在角钢两侧设计脚钉或在钢管塔装设爬梯上手攀爬,易发生高空坠落,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机器人载人上塔,就必须找寻到不同铁塔的特征,提高机器人作业效率,角钢塔由主材、斜材、横材、连接螺栓、联板组成。不同的角钢塔其结构难以找到共同的特征来适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创新难度极大。而一部分铁塔上,特别是高呼高的铁塔上装设有防坠轨道,此类型的铁塔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攀爬方式,可有效提爬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将作业人员运送至塔上的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它包括座椅和滑座;滑座包括C型座体、压轮机构和滑轮机构,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上表面,压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表面调位,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滑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两侧内,滑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侧面调位;滑座以C型座体的封闭端与座椅相连、开口端与防坠轨道卡合,压轮压于防坠轨道表面,滑轮卡于防坠轨道两侧。所述C型座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调节座;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均设有长圆孔,侧板内设隔板将两端长圆孔隔开分隔为两个安装位分别用以装配所述滑轮机构;调节座设置于顶板端部用以安装所述压轮机构。所述调节座为两端开口的矩形座;其一对侧壁上设条形槽,条形槽两侧实体上设定位孔;另一对侧壁上设插槽;条形槽深度大于插槽深度。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轮座、弹簧和压盖;轮座为门型座,其两侧设挂耳;所述压盖为门型盖,其两侧柱上设安装孔;压轮安装于轮座内,轮座与压盖呈十字型装配,轮座顶端面通过弹簧与压盖顶部内端面相连;压轮机构通过挂耳挂于调节座的条形槽内,压盖插入插槽内,通过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的紧固件锁紧。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C型座、螺栓、螺母和弹簧,滑轮装配于C型座内、轮轴穿过C型座伸至长圆孔内,螺栓的一端与C型座固接另一端穿过侧板通过螺母锁紧,弹簧套于螺栓外、位于C型座与侧板之间。所述压轮机构成对布置,分设于顶板的两端;所述C型座体还包括设置于顶板上位于两调节座之间的连接耳。所述座椅包括椅主体、脚踏横杆和坐杆,椅主体包括竖直段,竖直段的一侧设有上、下水平段、另一侧设有一对耳座,上水平段外端向上外延,脚踏横杆装配于下水平段外,坐杆装配于上水平段外;所述滑座装配于耳座处。所述竖直段的底端设有挂绳孔。本专利技术在投入使用后,通过滑座装配于防坠导轨外,作业人员进入座椅内,并将座椅与外部动力相连,通过外部动力驱动座椅以滑座沿防坠轨道升降,使作业人员在爬塔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中滑座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优选实施例中压轮机构的爆炸放大示意图。图6为运用本优选实施例爬塔过程示意图。爬塔过程示意图。图示序号:1—座椅,11—椅主体,12—脚踏横杆,13—坐杆,14—耳座;2—滑座,21—C型座体、211—顶板、212—底板、213—侧板、214—调节座、215—连接耳,22—压轮机构、221—压轮、222—轮座、223—弹簧、224—压盖,23—滑轮机构、231—滑轮、232—C型座、233—螺栓、234—螺母、235—调节弹簧;3—爬塔机器人;4—防坠轨道;5—防坠保险绳;6—升降绳;7—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包括座椅1和滑座2;其中座椅1包括椅主体11、脚踏横杆12和坐杆13,椅主体11包括竖直段、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上水平段外端向上外延,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的外端均设有轴孔,脚踏横杆12与坐杆13分别涨紧于对应的轴套内。竖直段的另一侧设有一对上下布置的耳座14用以连接滑座2。如图2—4所示,滑座2包括C型座体21、压轮机构22和滑轮机构23。C型座体21包括顶板211、底板212、侧板213、调节座214和连接耳215。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均设有长圆孔,侧板内设隔板将两端长圆孔隔开分隔为两个安装位分别用以装配滑轮机构23。调节座为两端开口的矩形座;其一对侧壁上设条形槽,条形槽两侧实体上设定位孔;另一对侧壁上设插槽;条形槽深度大于插槽深度;一对调节座分设于顶板的两端用以安装压轮机构22;连接耳设置于顶板上位于两调节座之间用以与座椅的耳座相连。如图5所示,压轮机构22包括压轮221、轮座222、弹簧223和压盖224;轮座为门型座,其两侧设挂耳;压盖为门型盖,其两侧柱上设安装孔;压轮安装于轮座内,轮座与压盖呈十字型装配,轮座顶端面通过弹簧与压盖顶部内端面相连;压轮机构通过挂耳挂于调节座的条形槽内,压盖插入插槽内,通过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的紧固件锁紧。当压轮压于防坠轨道表面时,轮座与压盖之间弹簧受压压缩,在弹簧作用下保证压轮能更好的与防坠轨道上表面贴合。同时配套位置可调的滑轮机构得以能够卡于不同宽度的防坠轨道外。滑轮机构23包括滑轮231、C型座232、螺栓233、螺母234和调节弹簧235,滑轮装配于C型座内、轮轴穿过C型座伸至长圆孔内,螺栓的一端与C型座固接另一端穿过侧板通过螺母锁紧,调节弹簧套于螺栓外、位于C型座与侧板之间。调位时,拧动螺母即可使螺栓带动滑轮相对防坠轨道的宽度方向移动,即可调节两滑轮之间的间距至与不同型号防坠轨道的宽度吻合。运用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载人椅沿防坠轨道进行载人升降时,配合爬塔机器人以及升降装置使用,将一对爬塔机器人3安装在防坠轨道4上,将防坠保险绳5固定在上部的爬塔机器人上,升降绳6固定在下部的爬塔机器人上;将升降装置7与座椅相连,并将载人椅装于防坠轨道底部,将升降绳的底端与升降装置相连,启动升降装置,使载人椅受力;作业人员将防坠保险绳系好并冲击合格后,进入载人椅;启动升降装置即可进行爬塔作业。本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通过外部动力驱动座椅以滑座沿防坠轨道升降,使作业人员在爬塔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椅和滑座;/n滑座包括C型座体、压轮机构和滑轮机构,/n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上表面,压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表面调位,/n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滑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两侧内,滑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侧面调位;/n滑座以C型座体的封闭端与座椅相连、开口端与防坠轨道卡合,压轮压于防坠轨道表面,滑轮卡于防坠轨道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椅和滑座;
滑座包括C型座体、压轮机构和滑轮机构,
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上表面,压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表面调位,
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滑轮机构装配于C型座体两侧内,滑轮能够相对防坠轨道侧面调位;
滑座以C型座体的封闭端与座椅相连、开口端与防坠轨道卡合,压轮压于防坠轨道表面,滑轮卡于防坠轨道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座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调节座;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均设有长圆孔,侧板内设隔板将两端长圆孔隔开分隔为两个安装位分别用以装配所述滑轮机构;调节座设置于顶板端部用以安装所述压轮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为两端开口的矩形座;其一对侧壁上设条形槽,条形槽两侧实体上设定位孔;另一对侧壁上设插槽;条形槽深度大于插槽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轮座、弹簧和压盖;轮座为门型座,其两侧设挂耳;所述压盖为门型盖,其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兰段启平艾伟全武生毛盾夏增明夏先喜胡康朱海涛马昌树谢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