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05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申请涉及仓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货物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货物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容器识别器对目标容器上附带的第一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容器信息,并根据第一容器信息确定需要与目标容器绑定的目标货物;输出用于指示将目标货物放入目标容器的指示信息;在货物放入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并根据第一货物信息判断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目标货物一致;若一致,则将第一货物信息与第一容器信息绑定。该方法的绑定过程简单,执行效率较高,并且在绑定之前还会首先进行货物校验,有效降低了错误绑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货物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货物存储及分拣投料等环节,需要将货物和存放货物的容器进行关联。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关联关系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建立:工作人员拿到容器后,首先用扫码枪扫描容器编码,然后再用扫码枪扫描对应的货物,之后将扫好的货物放入扫好的容器,最后指示系统建立二者的绑定关系。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人员需要执行的操作较多,因此作业效率比较低下,同时,系统难以有效校验放入容器的货物是否正确,因而容易产生错误的绑定,增加系统运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容器识别器对目标容器上附带的第一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容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容器绑定的目标货物;输出用于指示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指示信息;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若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则将所述第一货物信息与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绑定。在上述方法中,无论是通过人工还是机器进行作业,需要执行的操作只是根据指示信息将目标货物放入目标容器,而绑定则是在货物放入目标容器后,根据第一货物识别器识别到的第一货物信息自动完成的,因此绑定过程较为简单,执行效率较高。另外,在执行目标货物与目标容器的绑定之前,还会首先利用第一货物识别器对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自动对放入目标容器的货物进行校验,只有在确认无误后才会执行绑定,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错误绑定所带来的风险。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货物识别器对来源货物上附带的第二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二货物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货物信息确定所述来源货物中包含所述目标货物;其中,所述来源货物是指被输送至第一工作站的货物,所述第一工作站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设施;或者,获取第二容器识别器对来源容器上附带的第二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二容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容器信息确定所述来源容器内存放的货物中包含所述目标货物;其中,所述来源容器是指被输送至第一工作站的容器,所述第一工作站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设施。要在第一工作站处将目标货物放入目标容器,首先要确认目标货物确实到达了第一工作站,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分别通过第二货物识别器(货物在到达第一工作站时未装在容器内)和第二容器识别器(货物在到达第一工作站时装在容器内)来协助确认。至于指示信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等目标货物到达了第一工作站再输出。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货物在第一工作站处被放入所述目标容器;所述第一工作站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来源容器的来源位,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包含所述目标货物的来源容器所在的来源位,以及,需要从每个包含所述目标货物的来源容器内取出的所述目标货物的数量和/或种类;和/或,所述第一工作站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目标容器的工作位,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容器所在的工作位。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包括: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所述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所述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包括:在每一种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该种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中第一种类的货物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容器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不一致;其中,所述第一种类是指通过已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号所确定的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的货物种类。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容器中的货物放好后,可以通过第一反馈信号进行反馈,以启动后续的货物校验流程,反馈机制有利于确保货物处理流程的高效、自动化运行。其中,反馈信号可以在目标货物全部放好以后生成一次,也可以每放好一种目标货物就生成一次,从而对于货物的校验可以在目标货物全部放好以后校验一次,也可以每放好一种目标货物就校验一次,对于后者,能够更及时地发现货物在放置过程中存在的异常,从而有利于及时处理这些异常。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货物标识为RFID标签,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为RFID通道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控制第一移载设备运送放有货物的目标容器通过所述RFID通道机。RFID标签可识别范围较大,而RFID通道机支持对通过该设备的货物上附带的RFID标签进行批量识别,识别效率较高,并且RFID通道机对目标容器中货物的码放方式没有明确的要求,应用起来比较方便。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不一致,则记录所述目标容器中的货物异常并输出异常提示信息。记录目标容器中的货物异常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多种可选方式,因为异常的状况已经完全记录清楚,所以是否要处理异常、何时处理异常以及如何处理异常都可以灵活选择,不影响货物追溯。而输出异常提示信息可以起到告警、指示异常处理方式等作用,货物处理流程可能涉及很多环节,在较早的环节及时发现异常有利于在后续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二移载设备将放有货物的目标容器输送至第二工作站进行异常处理。可以在第一工作站本地处理货物异常,但异常处理在时间上不易控制,所以也可以另外设置第二工作站用于处理异常,避免第一工作站压力过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记录所述目标容器中的货物异常并输出异常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的货物异常已经处理完成的第二反馈信号,获取第三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容器识别器对目标容器上附带的第一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容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容器绑定的目标货物;/n输出用于指示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指示信息;/n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n若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则将所述第一货物信息与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绑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7 CN 20201026800051.一种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容器识别器对目标容器上附带的第一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容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容器绑定的目标货物;
输出用于指示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指示信息;
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
若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则将所述第一货物信息与所述第一容器信息绑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货物识别器对来源货物上附带的第二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二货物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货物信息确定所述来源货物中包含所述目标货物;其中,所述来源货物是指被输送至第一工作站的货物,所述第一工作站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设施;或者,
获取第二容器识别器对来源容器上附带的第二容器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二容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容器信息确定所述来源容器内存放的货物中包含所述目标货物;其中,所述来源容器是指被输送至第一工作站的容器,所述第一工作站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目标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的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货物在第一工作站处被放入所述目标容器;
所述第一工作站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来源容器的来源位,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包含所述目标货物的来源容器所在的来源位,以及,需要从每个包含所述目标货物的来源容器内取出的所述目标货物的数量和/或种类;和/或,
所述第一工作站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目标容器的工作位,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容器所在的工作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获取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第一货物信息,包括:
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所述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所述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包括:
在每一种货物放入所述目标容器后,响应表示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该种目标货物的第一反馈信号,获取所述第一货物识别器对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上附带的第一货物标识进行识别后得到的所述第一货物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是否与所述目标货物一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货物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容器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中第一种类的货物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容器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中第一种类的货物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目标容器中放入的货物与所述目标货物不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种类是指通过已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号所确定的所述目标容器中已经放好的货物种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货物标识为RFID标签,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