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0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盖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其中,盖体组件包括:杯盖结构,杯盖结构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过滤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杯盖结构的内部,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过滤装置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转动过滤装置可使得第一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第二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盖体组件,通过杯盖结构和过滤装置的配合使用,通过转动过滤装置的方式可实现盖体组件不同工作模式的改变,便于用户使用,可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要求,甚至是过滤状态与免滤状态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及一种食物处理机。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食物处理机为了制浆更加细腻,总是设法减少被过滤物,实现食物处理机的免滤功能。但免滤功能并非完全免滤,无论如何都混有一部分被过滤物。因此,仍旧需要配置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个用户对于口感的要求不同,部分用户热衷于细腻的口感,也有部分用户希望能品尝较粗的液体(即混有被过滤物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包括:杯盖结构,杯盖结构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过滤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杯盖结构的内部,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过滤装置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转动过滤装置可使得第一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第二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本技术提出的盖体组件包括杯盖结构和过滤装置。其中,杯盖结构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进液口与出液口的位置相对;过滤装置可转动的设置于杯盖结构的内部,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且过滤装置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过滤装置,可以使得第一液体通道或第二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可以实现盖体组件在两种使用状态下切换。同样地,可在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液体通道,以使得多个不同的液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实现盖体组件在多种使用状态下切换。本技术提出的盖体组件,通过杯盖结构和过滤装置的配合使用,转动过滤装置的方式可实现盖体组件不同工作模式的改变,便于用户使用,可满足用户对于不同过滤等级的要求,甚至是过滤状态与免滤状态的切换。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盖体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液体通道具有过滤孔,第二液体通道具有连通口,且过滤孔和连通口沿过滤装置的周向间隔分布。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液体通道具有过滤孔,当第一液体通道与进液口相连通时,盖体组件处于过滤状态;此时,当用户倾倒混合有被过滤物的液体时,被过滤物被过滤孔过滤而留存在杯体内部。第二液体通道具有连通口,当连通口与进液口相连通时,盖体组件处于免滤状态;此时,当用户倾倒混合有被过滤物的液体时,被过滤物随液体一同被倒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液体通道具有多个子液体通道,且每一个子液体通道的过滤孔的径向尺寸不同。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液体通道具有多个子液体通道,且每一个子液体通道的过滤孔的径向尺寸不同。在盖体组件的过滤状态下,可以通过不同子液体通道的过滤孔进行过滤,以达到不同的过滤效果,保证过滤后液体具有不同的细腻度。具体地,多个子液体通道沿过滤装置的周向间隔分布;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过滤装置,可使得不同的子液体通道与进液口相连通,进而通过不同径向尺寸的过滤孔进行过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具有避空区;杯盖结构上设置有投料通道及安装区域,投料通道贯穿杯盖结构设置,安装区域位于投料通道的外侧,且过滤装置设置于安装区域内,并通过避空区避让投料通道。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具有避空区,杯盖结构上设置有投料通道和安装区域,避空区与投料通道的位置相对,且投料通道贯穿杯盖结构设置,使得过滤装置通过避空区避让投料通道。在使用过程中,可直接通过投料通道添加食物;此外,将过滤装置设置于安装区域内,保证过滤装置的稳定安装。具体地,安装区域为环形槽,过滤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环形槽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底壁,过滤孔和连通口设置于底壁上;第一侧壁,与底壁的外边缘相连接,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转动过滤装置可使得过滤孔与进液口相连通,第一开口与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连通口与进液口相连通,第二开口与出液口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底壁和第一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底壁的外边缘相连接,以形成过滤装置的外侧壁;过滤孔和连通口设置于底壁上,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转动过滤装置可使得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与出液口相连通,保证液体流通,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也即,在过滤状态下,第一液体通道与进液口相连通,第一开口与出液口相连通;在免滤状态下,第二液体通道与进液口相连通,第二开口与出液口相连通。具体地,过滤孔、第一开口、底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的空位共同构成了第一液体通道;连通口、第二开口、底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的空位共同构成了第二液体通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侧壁,第二侧壁朝向背离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共同构造出过滤装置的顶部开口。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侧壁。其中,第二侧壁朝向背离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形成过滤装置的内侧壁,第二侧壁与安装区域相对应的定位部件配合使用,保证过滤装置的稳定转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共同构造出过滤装置的顶部开口,便于用户清理留存在过滤装置内部的被过滤物,避免滋生细菌,保证卫生环境。具体地,第二侧壁自避空区的边缘朝向背离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杯盖结构包括:第一盖体,进液口设置于第一盖体上;第二盖体,设置于第一盖体上,出液口形成于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杯盖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第二盖体设置于第一盖体上,并将过滤装置设置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保证过滤装置的稳定安装。此外,出液口的形成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种情况:出液口设置在第一盖体上、出液口设置在第二盖体上、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共同构造出出液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的一部分区域被第二盖体覆盖,第一盖体的另一部分区域形成安装区域和投料通道。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扣合设置。其中,第一盖体的一部分区域被第二盖体覆盖,第一盖体的另一部分区域形成安装区域和投料通道,保证过滤装置的安装,保证用户放置食物。具体地,第一盖体的中心位置形成有投料通道,安装区域位于投料通道的外周,并使得过滤装置套设于投料通道设置,第二盖体覆盖第一盖体的外边缘区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的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一安装部,过滤装置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其中,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盖体的安装区域上,第二安装部设置于过滤装置上,且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相适配。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配合,保证过滤装置的稳定安装,避免出现过滤装置掉落的情况。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中的一个为旋转扣位,另一个为与旋转扣位相适配的凸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中的一个为旋转扣位,另一个为与旋转扣位相适配的凸起结构。也即,通过旋转扣位与凸起结构的配合,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盖结构,所述杯盖结构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n过滤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杯盖结构的内部,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所述过滤装置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转动所述过滤装置可使得所述第一液体通道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盖结构,所述杯盖结构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过滤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杯盖结构的内部,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所述过滤装置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转动所述过滤装置可使得所述第一液体通道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具有过滤孔,所述第二液体通道具有连通口,且所述过滤孔和所述连通口沿所述过滤装置的周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具有多个子液体通道,且每一个所述子液体通道的所述过滤孔的径向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具有避空区;
所述杯盖结构上设置有投料通道及安装区域,所述投料通道贯穿所述杯盖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投料通道的外侧,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避空区避让所述投料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底壁,所述过滤孔和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所述底壁上;
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的外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转动所述过滤装置可使得所述过滤孔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或使得所述连通口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朝向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构造出所述过滤装置的顶部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