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7029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重质油原料和氢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与加氢催化剂床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流出;其中所述级配装填至少两级硫化加氢催化剂,各级硫化后的加氢催化剂沿物流方向由下至上,金属活性相片晶平均长度逐级增大、片晶平均层数逐级减少、活性组分含量逐级降低、可几孔径逐级减小,堆积密度逐渐降低,颗粒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的金属活性相为活性金属硫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特定的催化剂级配能够有效利用催化剂活性中心,提高活性中心结构与反应物分子结构耦合反应性能,大幅提高整个体系加氢反应,如脱金属、脱硫、脱氮等的稳定性,有利于重质油的深度加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
技术介绍
重质油加氢处理中,催化剂一般采用级配装填,顺序一般是保护剂、脱金属、脱硫和脱氮催化剂。催化剂的级配装填不仅可以增加催化剂床层的容垢能力,而且能显著降低催化剂床层的压力降。采用催化剂分级装填技术同时能够增加催化剂系统对金属的容量,而且由于上游的脱金属催化剂有效的发挥了其脱金属的功能,保护了下游高活性的脱硫剂或脱氮剂的加氢活性,因此催化剂分级装填技术能够增加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对重质原料的加氢处理能力。重质油加氢处理过程中的反应主要包括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金属、芳烃饱和以及各种烃类的加氢裂化。重质原料进入反应器时,反应物分子结构复杂,空间位阻较大,杂质较易脱除;随着加氢与氢解反应,反应物分子逐渐开环、断链,分子结构逐渐简化,空间位阻较小,杂质更难脱除。而目前重质油加氢催化剂级配方法往往从表观层面,即催化剂颗粒大小、孔道大小和活性过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没有从实际反应物分子结构层面进行考虑,,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分子结构与催化剂结构不能很好的匹配,限制了加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重质油原料和氢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与加氢催化剂床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流出;其中所述级配装填至少两级硫化加氢催化剂,各级硫化后的加氢催化剂沿物流方向由下至上,金属活性相片晶平均长度逐级增大、片晶平均层数逐级减少、活性组分含量逐级降低、可几孔径逐级减小,堆积密度逐渐降低,颗粒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的金属活性相为活性金属硫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沸腾床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重质油原料和氢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与加氢催化剂床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流出;其中所述级配装填至少两级硫化加氢催化剂,各级硫化后的加氢催化剂沿物流方向由下至上,金属活性相片晶平均长度逐级增大、片晶平均层数逐级减少、活性组分含量逐级降低、可几孔径逐级减小,堆积密度逐渐降低,颗粒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的金属活性相为活性金属硫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具有如下性质:比表面100~250m2/g,孔容0.3~1.0mL·g-1,可几孔径≮5nm,堆积密度≮0.35g/mL,颗粒直径0.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物流方向由下至上各级硫化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相片晶平均长度逐级增加幅度为1~5,优选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物流方向由下至上级各级硫化催化剂的片晶平均层数逐级减少幅度为1~5,优选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硫化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含量逐级减小,幅度为3wt%~15wt%,优选为10~1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硫化催化剂的可几孔径逐级减小,幅度为1~1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硫化态催化剂的堆积密度逐渐减小,幅度为0.05~0.1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硫化催化剂的颗粒直径逐渐减小,幅度为0.1~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反应器中催化剂总体积为基准,各级硫化催化剂的装填比例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辉朱慧红金浩刘璐杨涛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