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92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及外设单元、端子板单元、传感器单元、编码器单元、驱动单元、供电单元、手持单元、同步信号单元和虚拟系统单元。端子板单元、传感器单元、编码器单元、驱动单元和供电单元均安装在摄影机器人车体内,车体与主机通过一根网络线缆通讯。显示及外设单元或者手持单元均可实现对摄影机器人的操控,主机将摄影机器人的位姿数据通过同步信号单元传送给虚拟系统单元,以此完成虚拟场景的制作与跟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精确控制与跟踪摄影机器人运动,性能稳定可靠,且简化了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连接,布线安装简单方便,机器人车体美观简洁,可满足虚拟演播室摄影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气控制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虚拟演播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制作出背景或者道具,场景的制作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可以制作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无图或场景,然后通过摄像机跟踪与定位技术实时获得现实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位姿参数,并锁定虚拟摄像机与现实摄像机的位置,最终利用视频色键技术,实现真实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与虚拟摄像机拍摄的虚拟画面的合成。目前摄影机器人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相互通讯联合控制机器人运动的形式,上位机通常采用计算机,下位机通常采用工控机。上位机和下位机一般通过网络通讯进行数据交互。下位机放置在机器人车体上,驱动系统一般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此种方案造成机器人车体臃肿庞大、连接导线数量多,给设备运输和现场施工布线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气控制系统存在体积庞大、布线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体积小、布线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的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摄影机器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1)、端子板单元(2)、传感器单元(3)、编码器单元(4)、驱动单元(5)、手持单元(6)、同步信号单元(7)、虚拟系统单元(8)、供电单元(9)和显示及外设单元(10);/n所述主机(1),用于处理摄影机器人的各轴数据,并通过同步信号单元(7)将数据传输至虚拟系统单元(8);/n所述端子板单元(2),用于提供数据输入输出接口;/n所述传感器单元(3),用于检测摄影机器人各轴的位置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端子板单元(2)提供的接口传输至主机(1);/n所述编码器单元(4),用于采集摄影机器人各轴的位移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端子板单元(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影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1)、端子板单元(2)、传感器单元(3)、编码器单元(4)、驱动单元(5)、手持单元(6)、同步信号单元(7)、虚拟系统单元(8)、供电单元(9)和显示及外设单元(10);
所述主机(1),用于处理摄影机器人的各轴数据,并通过同步信号单元(7)将数据传输至虚拟系统单元(8);
所述端子板单元(2),用于提供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传感器单元(3),用于检测摄影机器人各轴的位置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端子板单元(2)提供的接口传输至主机(1);
所述编码器单元(4),用于采集摄影机器人各轴的位移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端子板单元(2)提供的接口传输至主机(1);
所述驱动单元(5),用于通过端子板单元(2)提供的接口驱动摄影机器人的各轴电机运动;
所述手持单元(6),为手持式操控手柄,用于通过主机(1)控制摄影机器人运动;
所述同步信号单元(7),用于提供同步时钟并实现数据转发,根据同步时钟将主机(1)处理后的摄影机器人各轴数据转发至虚拟系统单元(8);
所述虚拟系统单元(8),为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用于根据摄影机器人的各轴数据以及摄影机器人传输的视频信号制作虚拟场景;
所述供电单元(9),用于为端子板单元(2)和驱动单元(5)供电;
所述显示及外设单元(10),用于显示主机(1)的画面,实现人机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屹解广云宋咏兴商贤峰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斯克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