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527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检修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所述工具包括:操控模块和动力模块皆通过固定槽安装于手持部件壳体内;操控模块与动力模块相连;动力模块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和机械扭矩保护装置,直流无刷电机与机械扭矩保护装置相连;机械扭矩保护装置与执行模块轴端固定装配;执行模块带动卡扣模块旋转;手持部件壳体通过连接件与快装模块固定座固连;卡扣模块安装于执行模块下方,可根据不同的电缆型号进行更换,用于卡住电缆母头;所述快装模块用于加持电缆头法兰部分,固定于执行模块支撑壳体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检修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VVER型机组核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设备数量众多,每次机组大修期间,作为大修关键路径,需要拆除及安装反应堆堆顶仪控自带电缆和中子通量测量系统通讯电缆目前仅能通过人力进行,主要涵盖反应堆竖井水泥墙侧268个仪控自带电缆螺纹端接头的拆装、控制棒驱动机构侧206个仪控自带电缆螺纹端接头的拆装。该工作需要在环境温度高、环境辐射剂量大、作业空间狭窄、工作对象数等较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开展,工作人员多次轮换情况下才能完成需要人工操作实现自带电缆端接头与反应堆水泥墙侧和控制棒驱动侧接头的拆除和安装,占用大修关键路径时间约20个小时,长时间工作同时存在人员中暑的风险。
[0003]在目前人力进行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0004]1.检修设备众多,设备间距狭小,人力操作困难;
[0005]2.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辐射剂量高,导致单人工作时间受限制,拆除及安装个数有限,整体工作时间较长;
[0006]3.人员需多次轮换才能完成整体工作,存在人员中暑、集体辐射剂量偏高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件壳体、卡扣模块、快装模块、执行模块、动力模块与操控模块;
[0009]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机械扭矩保护装置和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卡接于手持部件壳体的前端;
[0010]所述机械扭矩保护装置后端与直流无刷电机通过齿轮啮合同轴心连接;
[0011]所述操控模块位于手持部件壳体内,控制直流无刷电机;
[0012]执行模块包括:支撑壳体、固定座、驱动齿轮轴、第二深沟球轴承、驱动圆柱齿轮、弹性挡圈、滑动支撑轴、执行齿轮、圆柱齿轮;
[0013]支撑壳体上安装第二深沟轴承,驱动齿轮轴插入第二深沟球轴承内,
[0014]圆柱齿轮、齿轮箱隔垫和第一深沟球轴承依次套在驱动齿轮轴上;
[0015]所述固定座下端与支撑壳体上端固定连接;
[0016]第一深沟球轴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内部;
[0017]圆柱齿轮下表面与驱动齿轮轴的另一侧轴肩接触,圆柱齿轮上表面与齿轮箱隔垫接触;
[0018]驱动圆柱齿轮从支撑壳体下方分别套在齿轮轴上,由弹性挡圈限位;
[0019]所述执行齿轮套在滑动支撑轴上,其下端与滑动支撑轴法兰上表面接触,执行齿轮绕滑动支撑轴进行转动;
[0020]所述执行齿轮与驱动圆柱齿轮啮合;所述滑动支撑轴、执行齿轮、支撑壳体设有开口;
[0021]所述卡扣模块包括:拨爪底座、卡扣隔垫、正反卡扣、拨片、耳销、活动端弹簧扣、弹簧、固定端弹簧扣;
[0022]拨片、正反卡扣和卡扣隔垫依次套在耳销上,耳销的圆柱体插入拨爪底座下方的圆孔内;
[0023]所述拨爪底座上端与执行齿轮下端固连;
[0024]所述固定端弹簧扣与耳销连接,弹簧的一端套在固定端弹簧扣凹槽上,另一端套在活动端弹簧扣凹槽上;所述活动端弹簧扣头部穿过拨片一侧的螺纹孔并与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端弹簧扣突出拨片的圆柱体部分与正反卡扣一外边侧接触,给正反卡扣一个向外的力,避免正反卡扣滑脱;
[0025]所述快装模块与固定座销轴连接并紧固。
[0026]优选地,所述操控模块包括:驱动板、油门开关、电池、插头、正反转开关、电控核心板和电源开关;
[0027]驱动板和电控核心板固定于手持部件壳体内,
[0028]油门开关、插头、正反转开关和电源开关分别固定于手持部件壳体的安装槽内,
[0029]油门开关、正反转开关与电控核心板电连接,并按照电路设计进行相应的电线连接;
[0030]直流无刷电机与电控核心板电连接;
[0031]所述插头电极片插入电池槽口,电池与手持上下壳体下端槽口配合连接,电池采用外接式。
[0032]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件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相对设置,围成完整的手持部件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钉固连;
[0033]所述驱动板和电控核心板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下壳体螺纹孔和上壳体螺纹孔;
[0034]油门开关、插头、正反转开关和电源开关分别固定于手持部件下壳体端部安装槽、手持部件下壳体固定槽、手持部件下壳体U型槽和手持部件上壳体安装孔,并按照电路设计进行相应的电线连接;
[0035]所述油门开关、插头、正反转开关和电源开关分别与电控核心板电连;所述电池与插头电连;所述电控核心板用于向驱动板发送逻辑运动指令。
[0036]优选地,所述直流无刷电机通过自身法兰与上壳体、下壳体的第一环形槽贴合;
[0037]所述机械扭矩保护装置通过自身法兰固定于上壳体、下壳体的第二环形槽,并可根据作业所需调节力矩;
[0038]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与驱动板电连,所述驱动板用于驱动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动。
[0039]优选地,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过渡齿轮轴、齿轮轴;
[0040]过渡齿轮轴、齿轮轴分别插入第二深沟球轴承内,
[0041]驱动齿轮轴位于中心,其两侧设置过渡齿轮轴,过渡齿轮轴外侧设置齿轮轴;
[0042]圆柱齿轮、齿轮箱隔垫和第一深沟球轴承分别依次套在过渡齿轮轴和齿轮轴上;
[0043]圆柱齿轮下表面与各齿轮轴的另一侧轴肩接触,圆柱齿轮上表面与齿轮箱隔垫接触,若干个圆柱齿轮依次啮合。
[0044]优选地,所述执行模块中,
[0045]5个第二深沟球轴承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壳体上方弧线分布的5个第二轴承安装孔内;所述驱动齿轮轴一端插入位于支撑壳体中心的深沟球轴承内,驱动齿轮轴的轴肩一侧与第二深沟球轴承接触;2个所述过渡齿轮轴的一端分别插入驱动齿轮轴两侧的第二深沟球轴承内,过渡齿轮轴的轴肩一侧与第二深沟球轴承接触;2个所述齿轮轴的一端分别插入靠近过渡齿轮轴的2个第二深沟球轴承内,齿轮轴的轴肩一侧与第二深沟球轴承接触。
[0046]优选地,所述弹性挡圈卡在齿轮轴下方末端的环形槽口内,对齿轮轴进行轴向限位。
[0047]优选地,所述执行齿轮与2个驱动圆柱齿轮啮合;所述位于支撑壳体中心的驱动齿轮轴转动带动自身圆柱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圆柱齿轮转动,位于支撑壳体两侧的圆柱齿轮与驱动圆柱齿轮同轴转动,进而带动执行齿轮绕滑动支撑轴转动。
[0048]优选地,还包括水平泡,所述水平泡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方所设的水平泡安装孔内,用于确定拆装工具在安装到电缆时的水平位置。
[0049]优选地,所述快装模块包括:蝶形螺母、六角头自挤螺钉、锁紧销、螺母、夹紧块和销轴;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件壳体、卡扣模块(1)、快装模块(2)、执行模块(3)、动力模块(4)与操控模块(5);所述动力模块(4)包括机械扭矩保护装置(7)和直流无刷电机(8),直流无刷电机(8)卡接于手持部件壳体的前端;所述机械扭矩保护装置(7)后端与直流无刷电机(8)通过齿轮啮合同轴心连接;所述操控模块(5)位于手持部件壳体内,控制直流无刷电机(8);执行模块(3)包括:支撑壳体(28)、固定座(30)、驱动齿轮轴(18)、第二深沟球轴承(23)、驱动圆柱齿轮(24)、弹性挡圈(25)、滑动支撑轴(26)、执行齿轮(27)、圆柱齿轮(29);支撑壳体(28)上安装第二深沟轴承(23),驱动齿轮轴(18)插入第二深沟球轴承(23)内,圆柱齿轮(29)、齿轮箱隔垫(22)和第一深沟球轴承(21)依次套在驱动齿轮轴(18)上;所述固定座(30)下端与支撑壳体(28)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深沟球轴承(2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0)内部;圆柱齿轮(29)下表面与驱动齿轮轴(18)的另一侧轴肩接触,圆柱齿轮(29)上表面与齿轮箱隔垫(22)接触;驱动圆柱齿轮(24)从支撑壳体(28)下方分别套在齿轮轴(20)上,由弹性挡圈(25)限位;所述执行齿轮(27)套在滑动支撑轴(26)上,其下端与滑动支撑轴(26)法兰上表面接触,执行齿轮(27)绕滑动支撑轴(26)进行转动;所述执行齿轮(27)与驱动圆柱齿轮(24)啮合;所述滑动支撑轴(26)、执行齿轮(27)、支撑壳体(28)设有开口;所述卡扣模块(1)包括:拨爪底座(31)、卡扣隔垫(32)、正反卡扣(33)、拨片(34)、耳销(35)、活动端弹簧扣(36)、弹簧(37)、固定端弹簧扣(38);拨片(34)、正反卡扣(33)和卡扣隔垫(32)依次套在耳销(35)上,耳销(35)的圆柱体插入拨爪底座(31)下方的圆孔内;所述拨爪底座(31)上端与执行齿轮(27)下端固连;所述固定端弹簧扣(38)与耳销(35)连接,弹簧(37)的一端套在固定端弹簧扣(38)凹槽上,另一端套在活动端弹簧扣(36)凹槽上;所述活动端弹簧扣(36)头部穿过拨片(34)一侧的螺纹孔并与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端弹簧扣(36)突出拨片(34)的圆柱体部分与正反卡扣(33)一外边侧接触,给正反卡扣(33)一个向外的力,避免正反卡扣(33)滑脱;所述快装模块(2)与固定座(30)销轴连接并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模块(5)包括:驱动板(10)、油门开关(11)、电池(12)、插头(13)、正反转开关(14)、电控核心板(15)和电源开关(17);驱动板(10)和电控核心板(15)固定于手持部件壳体内,油门开关(11)、插头(13)、正反转开关(14)和电源开关(17)分别固定于手持部件壳体的安装槽内,油门开关(11)、正反转开关(14)与电控核心板(15)电连接,并按照电路设计进行相应的电线连接;
直流无刷电机(8)与电控核心板(15)电连接;所述插头(13)电极片插入电池(12)槽口,电池(12)与手持上下壳体下端槽口(908)配合连接,电池(12)采用外接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电缆检修自动化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件壳体包括上壳体(16)和下壳体(9),两者相对设置,围成完整的手持部件壳体,上壳体(16)和下壳体(9)通过螺钉固连;所述驱动板(10)和电控核心板(15)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下壳体螺纹孔(904)和上壳体螺纹孔(1601);油门开关(11)、插头(13)、正反转开关(14)和电源开关(17)分别固定于手持部件下壳体端部安装槽(905)、手持部件下壳体固定槽(906)、手持部件下壳体U型槽(907)和手持部件上壳体安装孔(1602),并按照电路设计进行相应的电线连接;所述油门开关(11)、插头(13)、正反转开关(14)和电源开关(17)分别与电控核心板(15)电连;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黄俊朋李袁鹏孙勇冷凌锋宋雨沈鼎常成陈亮马孝龙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斯克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