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52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包括消声器外壳和连接在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内壁穿孔板和消声器外壳之间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消声器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出口,消声器入口和消声器出口均贯通消声器外壳;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之间形成膨胀腔,膨胀腔内连接有导流吸声锥体,导流吸声锥体将膨胀腔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气流从消声器入口进入膨胀腔,经导流吸声锥体分流后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至消声器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音装置气流先经过第一吸声材料吸声后进入膨胀腔,导流吸声锥体对初步吸声的气流进一步吸声,两者共同作用保证了本装置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噪声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卫生文明建设和环卫需求增加,扫路车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主流型号扫路车主要采用吸扫结合的工作方式,利用发动机驱动离心风机形成负压进行垃圾清扫工作。扫路车在工作过程中,风机出口辐射的气体动力性噪声对整车噪声的贡献度最大,对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形成了较严重的噪声污染,对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一定影响。驾驶舱室舒适性是车辆设计的关键指标,在影响舱室舒适性的众多指标中,舱内噪声水平是决定舱室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噪声控制在车辆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确保车辆低噪声、高舒适性和高能效的关键研究技术。控制相关装置产生的气体动力性噪声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设备系统中安装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能够允许流体介质通过,又可以有效降低流道内噪声传播的设备。评价消声器性能的主要两个指标是声学性能隔声量和流体阻力损失。扫路车风机的噪声源频谱主要为中高频噪声。设计匹配风机噪声频谱特性、兼顾良好流体动力学性能、内部流场可视化的消声器对扫路车降噪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清扫车噪声大、驾驶员舒适度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包括消声器外壳和连接在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所述内壁穿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之间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所述消声器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出口,所述消声器入口和所述消声器出口均贯通所述消声器外壳;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之间形成膨胀腔,所述膨胀腔内连接有导流吸声锥体,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将所述膨胀腔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气流从所述消声器入口进入所述膨胀腔,经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分流后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至所述消声器出口。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顶层盖板;所述内壁穿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四周侧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外壳、内壁穿孔板和消声器椎体之间通过支撑肋板连接。支撑肋板的设置保证了本装置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入口的中心和所述消声器出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且所述消声器入口位于所述消声器外壳的中心处。消声器入口位于消声器外壳的中心处,保证了气流从入口处进入则消声器外壳内中心位置,提高了吸声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包括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第四多孔板和第五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多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的之间;所述第四多孔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多孔板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多孔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多孔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多孔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多孔板与所述第五多孔板的相交线和所述消声器入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两块多孔板的连线和消声器入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有效的保证了两块板对进入的气流的分流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吸声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多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宽度方向中线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五多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宽度方向中线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消声器外壳和内壁穿孔板之间填充第一吸声材料,在内部的膨胀腔内安装导流吸声锥体,气流先经过第一吸声材料吸声后进入膨胀腔,导流吸声锥体对初步吸声的气流进一步吸声,两者共同作用保证了本装置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降低了噪声、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匹配扫路车风机的消声装置设计方案在20Hz~10k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吸声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满足扫路车紧凑式安装要求,加工制作成本低,能灵活适应不同型号的扫路车风机降噪设计;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匹配扫路车风机的消声装置设计方案在具备消声效果的同时,兼顾良好的流体动力学性能,顶层盖板可拆卸,便于填充吸声材料和更换工作失效的吸声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消音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消音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消音装置的左视图。其中:1、消声器入口;2、消声器外壳;3、内壁穿孔板;4、导流吸声锥体;5、消声器出口;6、顶层盖板;7、第一吸声材料;8、第二吸声材料;9、支撑肋板;10、膨胀腔;11、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消声器外壳2为矩形截面箱体结构,消声器入口1与扫路车风机出口相匹配,为矩形截面。该箱体结构消声器相对于圆柱形结构更便于在扫路车上紧凑式安装。内壁穿孔板3的孔径根据第一吸声材料7决定,内壁穿孔板3的孔径大小保证第一吸声材料7不会漏出即可。消声器外壳2与内壁穿孔板3之间填充第一吸声材料7。采用螺钉11紧固将顶层盖板6固定连接在消声器外壳2上,顶层盖板6作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在消声器内部较方便地填充新的吸声材料和更换内部工作失效的多孔吸声材料。导流吸声锥体4由五块穿孔板组成,并在其内部填充第二吸声材料8。前端穿孔板与消声器中心轴线呈45°,导流吸声锥体4将消声器膨胀腔10分为两部分,在消声器腔体内部形成两个流道。两个流道记为上部的第一流道和下部的第二流道。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流吸声锥体4包括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第四多孔板和第五多孔板。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第三多孔板连接在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的右端。第四多孔板和第五多孔板位于左端,第四多孔板和第一多孔板相连接,第五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相连接,第四多孔板和第五多孔板相连接。第二多孔材料填充在五块多孔板之间。第四多孔板与第五多孔板的相交线和第四多孔板的夹角为45°,第四多孔板与第五多孔板的相交线和第五多孔板的夹角为45°。消声器外壳2、内壁穿孔板3和导流吸声锥体4之间用支撑肋板9连接,起到固定消声器结构,防止扫路车工作状态下抖动引起消声器结构变形,以提高消声器结构强度。本装置的尺寸可根据风机流量、压力、安装空间等因素合理设计,内部所填充的吸声材料也根据扫路车运行工况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外壳和连接在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所述内壁穿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之间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n所述消声器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出口,所述消声器入口和所述消声器出口均贯通所述消声器外壳;/n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之间形成膨胀腔,所述膨胀腔内连接有导流吸声锥体,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将所述膨胀腔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n气流从所述消声器入口进入所述膨胀腔,经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分流后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至所述消声器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外壳和连接在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所述内壁穿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之间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
所述消声器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消声器出口,所述消声器入口和所述消声器出口均贯通所述消声器外壳;
所述消声器外壳内的内壁穿孔板之间形成膨胀腔,所述膨胀腔内连接有导流吸声锥体,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将所述膨胀腔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气流从所述消声器入口进入所述膨胀腔,经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分流后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至所述消声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吸声锥体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顶层盖板;
所述内壁穿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四周侧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壳、内壁穿孔板和消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单龙郑辉朱小松张安温玉霜朱邦龙刘天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