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13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其主要包含有液压装置、操纵控制台、承力盘组件;其包含有以下几部分:电磁换向阀(1)、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润滑油泵(7)、回油球阀(8)、高压油路球阀(9)、高压油泵(10)、比例溢流阀(11)、节流阀(12)、压力表(13)等。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其具有突出的创造性特点,操作简便,为今后重型燃机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具有极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与液压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 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因燃机具有热效率高、占地小、省水省电、投资少等优 点,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得到了飞速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已成为发电 设备的主力军。燃机工业水平将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迸程度的标志。随着 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市场对燃机的需 求也极为迫切。而我国自行研制燃机的步伐才刚刚迈出,随着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航改轻型燃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将眼光瞄准了重型燃 机研制和工程制造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将相关技术作为 重点立项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其发展。重型燃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重型燃机,对于一些技术数据没有资 料可以借鉴,为收集数据、积累资料及提高燃机可靠性,在燃机装配后需 进行各种试验,其中以检査轴承装配的正确性及轴承润滑油流量检测试验 最为重要。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 器,以便保证重型燃机的研制和后续的其它各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以便保证重型燃机的研制和后续的其它各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其包 含有以下几大部分液压装置、操纵控制台、承力盘组件;所述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中的液压元件与油箱连接,试验测量仪器和控制装置都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操纵台上;油缸置于承力盘组件上;润滑油 泵、高压油泵等液压元件置于油箱上;压力表、温控表、涡轮流量计仪表 及电器元件置于操纵台内;其特征在于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中的液压装置包含有以下几部 分电磁换向阀(1)、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 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加热器(6)、润滑油泵(7)、回 油球阀(8)、高压油路球阀(9)、高压油泵(10)、比例溢流阀(11)、节 流阀(12);其各部分的关系是燃机前/后支撑轴承、液压系统中的油箱、电磁换 向阀(1)三者通过油路连接在一起(参见说明书附图l),其中附图说明图1右上方虚线框内的部分表示燃机,其左右两端分别为前、后支承 轴承;附图1的右下方附图标记为6、 7的元件全安置在油箱中;在所述油 路上设置有多个显示油压的压力表(13)。油箱和燃机前/后支撑轴承之间通过如下的油路连接其一,燃机前/后支撑轴承分别直接连接着液压系统中的油箱;其二,燃机的前/后支撑轴承还通过油路分别连接着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和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和后支承涡轮 流量计(2) 二者通过油路联结在一起,在连接二者的油路中间有一条分别连接到油箱和电磁换向阀(1)的油路;在上述的连接着油箱的油路上按照 连接关系距离油箱由远及近的顺序,油路上分别依次设置有自力式调压阀 (4)、润滑油路球阀(5)、回油球阀(8)、润滑油泵(7);在上述的连接着电磁换向阀(1)的油路上按照连接关系距离电磁换向阀(1)由远及近 的顺序,油路上分别依次设置有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 高压油路球阀(9)、高压油泵(10)、节流阀(12);同时,在上述的高压 油泵(10)与节流阀(12)之间的油路上还连接有通过比例溢流阀(11) 连接到油箱中的油路。所述电磁换向阀(1)是能够实现差动操作的三位四通电子换向阀,其 两侧各有一操控用的电磁铁电磁铁(Al)、电磁铁(A2);所述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包含有典型的几个施加力 作用值的档位4T拉力、4T推力、20T推力;所述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中还设置有多处用于显示 油压的压力表(13),其至少分别设置在/iVf位置每个位置各一个连接在 燃机的前支撑轴承与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之间的油路上,连接在燃机的 后支撑轴承与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之间的油路上,连接在高压油泵(10) 和节流阀(12)之间的油路上,连接在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和前支承涡 轮流量计(3)之间的油路与自力式调压阀(4)之间的油路上,连接在电 磁换向阀(1)的油路上。本技术所涉及到的重型燃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重型燃机,对 于一些技术数据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为收集数据、积累资料及提高燃机可靠性,在燃机装配后需进行各种试验,其中以检査轴承装配的正确性及轴 承润滑油流量检测试验最为重要;本技术就是为此目的研制的。 本技术主要有以下四个用途1. 在燃气轮机处于水平状态下,施加向透平方向的20 23吨轴向推力, 用于测量燃气轮机Ns轴向间隙。2. 在燃气轮机处于水平状态下,给燃机施加4吨轴向推力和拉力,在 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使转子上的主推力盘发生位移,施加推力时,主推力 盘靠到止推滑动轴承的主承力轴瓦上,施加拉力时主推力盘靠到止推滑动 轴承的副承力轴瓦上,测量两种状态下转子的位移量,以确定燃气轮机前、 后支承轴承装配的正确性。3. 在施加4T拉力、4T推力、20T推力过程中,各力状态下转子移动量 数据收集工作。4. 测量燃气轮机前、后支承轴承润滑油流量。 本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1) 燃机润滑系统介貭L-TSA32ft汽轮机油或其它相当油品; 工作压力(0.3 0.33)MPa; 流量20000kg/h;温度25。C 45。C; 过滤精度10 U m;2) 高压油路介质可以选用L-TSA32弁汽轮机油或其它相当油品; 工作压力(2 7.5)MPa; 流量4L/inin;温度25°C 45°C; 过滤精度10um。本技术的组成如上所述,其工作原理为接通加热器电源,由温控仪表控制加热器将油箱中润滑油加热到工作温度。打开润滑油路球阀(5),关闭高压油路球阀(9),开启润滑油泵(7), 润滑油从油箱先后经油滤、自力式调压阀(4)、涡轮流量计(具体为后支 承涡轮流量计(2)和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进入燃机前、后支承轴承中, 调节自力式调压阀(4),当分别对应着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和前支承涡 轮流量计(3)的压力表(13)的指示压力为0.3 0.33MPa时,从操纵台 上涡轮流量计智能仪上读取润滑油流量值,完成润滑油流量测量工作。打开高压油路球阀(9),开启高压油泵(10),电磁换向阀(1)的电 磁铁A1通电,调节比例溢流阀(11)的旋钮,使压力缓慢上升,给燃机施 加4吨轴向拉力;电磁换向阀(1)换向,电磁铁A2通电,调节比例溢流 阀(11)的旋钮,使压力缓慢上升,从而给燃机施加4吨和20吨轴向推力。以下为本技术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① 油箱注油首先给油箱注油,观察液位计,直至油面达到液位计上限为止,检査油箱有无泄漏现象。② 润滑油加热技术要求规定工作时润滑油温度要高于25°C,因此工 作前将温控仪表上限设置为3(TC,下限设置为25。C,接通加热器电源,温 控仪表自动控制加热器加热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可将润滑油路球阀(5)、 高压油路球阀(9)同时关闭,打开回油球阀(8),使润滑油在油箱中循环, 縮短润滑油加热时间。工作时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50°C 。③ 比例溢流阀(11)设置使用前将比例溢流阀(11)最高压力设置为柳Pa。④ 安装承力盘并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其包含有以下几大部分:液压装置、操纵控制台、承力盘组件;所述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中的液压元件与油箱连接,试验测量仪器和控制装置都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操纵台上;油缸置于承力盘组件上;润滑油泵、高压油泵等液压元件置于油箱上;压力表、温控表、涡轮流量计仪表及电器元件置于操纵台内;其特征在于:    重型燃机用压气机及润滑油流量试验器中的液压装置包含有以下几部分:电磁换向阀(1)、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润滑油泵(7)、回油球阀(8)、高压油路球阀(9)、高压油泵(10)、比例溢流阀(11)、节流阀(12);    其各部分的关系是:燃机前/后支撑轴承、液压系统中的油箱、电磁换向阀(1)三者通过油路连接在一起,其中,油箱和燃机前/后支撑轴承之间通过如下的油路连接:    其一,燃机前/后支撑轴承分别直接连接着液压系统中的油箱;    其二,燃机的前/后支撑轴承还通过油路分别连接着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和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前支承涡轮流量计(3)和后支承涡轮流量计(2)二者通过油路联结在一起,在连接二者的油路中间有一条分别连接到油箱和电磁换向阀(1)的油路;在上述的连接着油箱的油路上按照连接关系距离油箱由远及近的顺序,油路上分别依次设置有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回油球阀(8)、润滑油泵(7);在上述的连接着电磁换向阀(1)的油路上按照连接关系距离电磁换向阀(1)由远及近的顺序,油路上分别依次设置有自力式调压阀(4)、润滑油路球阀(5)、高压油路球阀(9)、高压油泵(10)、节流阀(12);同时,在上述的高压油泵(10)与节流阀(12)之间的油路上还连接有通过比例溢流阀(11)连接到油箱中的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晓峰杨胜群郭旭高维福姜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