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0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起重机主体和伺服电机,所述起重机主体的右侧铰接安装有主臂,所述起重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内部包括调节底座,并且调节底座铰接安装在起重机主体的内部,所述调节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上下s两侧对称插设有转轴,每组所述转轴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驱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支撑机构连接在悬臂主体与主臂之间,借助于辅助支撑机构内部支撑螺杆与主臂、悬臂主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对主臂与悬臂主体之间进行辅助支撑,使得该装置在运行时悬臂主体与主臂之间更加牢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相关
,具体为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门座式起重机是一种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承在地面轨道或地基上的臂架型起重机,其可以沿地面轨道运行,使得其移动方便,且由于下方架空具有较大的穿行空间,使得铁路车辆或其他地面车辆可以直接在下方进行穿越,便于货物的装载运输,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码头或者露天堆料场上;由于门座式起重机其单次抓取量较大,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吨,为保障起重机的结构稳定性,其悬臂位置多通过上方辅助拉梁进行固定,主臂与悬臂之间缺乏辅助支撑性固定,导致其在使用时悬臂的下方支撑强度不够全面;另外,现有的门座式起重机悬臂中安装的吊索,其与悬臂之间缺乏固定夹持,导致外界风力吹动下,吊索与悬臂之间容易摩擦,导致吊索受到较大的磨损,影响吊索的使用寿命,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门座式起重机在使用时,其悬臂与主臂之间缺乏辅助固定,导致悬臂的支撑强度减弱,以及悬臂在使用时其缺乏对吊索的夹持固定,导致吊索在风力吹动下容易晃动摩擦,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起重机主体和伺服电机,所述起重机主体的右侧铰接安装有主臂,所述起重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内部包括调节底座,并且调节底座铰接安装在起重机主体的内部,所述调节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上下两侧对称插设有转轴,每组所述转轴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驱动齿轮,每组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上下两组所述转轴之间夹持有驱动横杆,且驱动横杆的中间位置插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蜗杆,且蜗杆的左右两端套设安装有保持架,所述驱动横杆的左端固定焊接有电机平台,且电机平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调节底座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元件,所述驱动机构的右侧安装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内部包括传动轴,并且传动轴通过支架铰接在主臂的顶部外壁上,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节,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万向节,且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上方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且辅助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套的左端铰接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支撑螺杆的右端固定焊接有铰接杆,所述主臂的右端铰接安装有悬臂主体,且悬臂主体的中间位置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通槽,且通槽开设在悬臂主体的中间位置,所述通槽的中间位置镶嵌有铰接块,所述通槽的内部上下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每组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悬臂主体的下方安装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铰接安装在悬臂主体的底部,所述夹持板的底部焊接连通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套环,所述夹持套环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插槽,且每组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每组所述插杆贴近于夹持套环中间位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架,所述插杆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驱动横杆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齿条,且齿条对应卡合在上下两组对应的驱动齿轮之间,所述驱动横杆上装配的齿条齿牙与驱动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齿牙的啮合与驱动横杆啮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杆横向插设在驱动横杆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杆与驱动横杆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槽,所述驱动杆插设在蜗杆中间位置开设的方槽中,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尺寸与蜗杆中间位置开设的方槽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蜗杆通过方槽与驱动杆左右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上,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万向节上。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与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保持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外侧装配的齿牙与蜗轮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蜗杆通过齿牙的啮合与蜗轮啮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平台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撑块,所述调节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机平台底部固定的支撑块插设在调节底座顶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电机平台下方支撑块底部的外侧尺寸与调节底座顶部开设的滑槽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电机平台通过支撑块和滑槽的配合与调节底座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起重机主体的底部,所述调节底座通过缓冲元件与起重机主体弹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杆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架安装在主臂的上方外壁上,所述轴杆与主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齿牙的啮合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支撑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螺杆穿过第二锥齿轮插设在支撑套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支撑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锥齿轮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支撑螺杆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锥齿轮螺纹旋转连接。优选的,所述铰接块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卡合在通槽的内壁上,所述铰接块外壁上开设的卡槽与通槽的内壁相适配,所述铰接块通过卡槽与通槽滑动连接,所述铰接块铰接安装在铰接杆上。优选的,所述托架的外形为圆弧形,所述托架卡合在铰接块外壁上开设的卡槽中,所述托架通过第一弹簧与通槽弹性伸缩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插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夹持架上,所述夹持架通过第二弹簧与插槽弹性伸缩连接,所述夹持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外形为圆弧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螺纹啮合驱动,使得驱动杆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借助于蜗杆与蜗轮之间齿牙啮合的自锁性,使得该装置在运行时结构更加稳定,通过驱动齿轮与驱动横杆上齿条的啮合,使得驱动横杆在转轴之间移动稳定牢固,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运行时的稳定安全性;2.通过设置辅助支撑机构连接在悬臂主体与主臂之间,借助于辅助支撑机构内部支撑螺杆与主臂、悬臂主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对主臂与悬臂主体之间进行辅助支撑,使得该装置在运行时悬臂主体与主臂之间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设置传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与辅助支撑机构之间,借助于传动轴的动力传输,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齿牙啮合下,配合支撑螺杆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螺纹啮合,使得支撑螺杆随着驱动机构的驱动进行同步移动,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工作时的连贯性;3.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安装在悬臂主体的内部,借助于缓冲机构内部第一弹簧的弹性缓冲,有效的降低了铰接块在通槽内部上下移动时的冲击性,使得该装置运行更加稳定,同时,有效的减弱该装置损坏失效时,悬臂主体突然失控对辅助支撑机构造成的冲击力;4.通过设置夹持板铰接在悬臂主体的下方,工作时将吊索穿插在夹持板中且吊索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起重机主体(1)和伺服电机(31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主体(1)的右侧铰接安装有主臂(2),所述起重机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内部包括调节底座(31),并且调节底座(31)铰接安装在起重机主体(1)的内部,所述调节底座(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2),且支撑架(32)的内部上下两侧对称插设有转轴(33),每组所述转轴(33)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驱动齿轮(34),每组所述转轴(33)的中间位置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蜗轮(35),上下两组所述转轴(33)之间夹持有驱动横杆(36),且驱动横杆(36)的中间位置插设有驱动杆(37),所述驱动杆(37)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蜗杆(38),且蜗杆(38)的左右两端套设安装有保持架(39),所述驱动横杆(36)的左端固定焊接有电机平台(310),且电机平台(310)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11),所述调节底座(3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元件(312),所述驱动机构的右侧安装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内部包括传动轴(41),并且传动轴(41)通过支架铰接在主臂(2)的顶部外壁上,所述传动轴(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节(42),所述传动轴(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万向节(43),且第二万向节(43)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轴杆(44),所述轴杆(44)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45),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上方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且辅助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支撑套(51),所述支撑套(51)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支撑螺杆(52),所述支撑套(51)的左端铰接安装有第二锥齿轮(53),所述支撑螺杆(52)的右端固定焊接有铰接杆(54),所述主臂(2)的右端铰接安装有悬臂主体(6),且悬臂主体(6)的中间位置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通槽(71),且通槽(71)开设在悬臂主体(6)的中间位置,所述通槽(71)的中间位置镶嵌有铰接块(72),所述通槽(71)的内部上下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3),且每组所述第一弹簧(73)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托架(74),所述悬臂主体(6)的下方安装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夹持板(81),所述夹持板(81)铰接安装在悬臂主体(6)的底部,所述夹持板(81)的底部焊接连通有连接筒(82),且连接筒(8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套环(83),所述夹持套环(83)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插槽(84),且每组所述插槽(84)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85),每组所述插杆(85)贴近于夹持套环(83)中间位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架(86),所述插杆(85)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第二弹簧(8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包括起重机主体(1)和伺服电机(31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主体(1)的右侧铰接安装有主臂(2),所述起重机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内部包括调节底座(31),并且调节底座(31)铰接安装在起重机主体(1)的内部,所述调节底座(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2),且支撑架(32)的内部上下两侧对称插设有转轴(33),每组所述转轴(33)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驱动齿轮(34),每组所述转轴(33)的中间位置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蜗轮(35),上下两组所述转轴(33)之间夹持有驱动横杆(36),且驱动横杆(36)的中间位置插设有驱动杆(37),所述驱动杆(37)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蜗杆(38),且蜗杆(38)的左右两端套设安装有保持架(39),所述驱动横杆(36)的左端固定焊接有电机平台(310),且电机平台(310)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11),所述调节底座(3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元件(312),所述驱动机构的右侧安装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内部包括传动轴(41),并且传动轴(41)通过支架铰接在主臂(2)的顶部外壁上,所述传动轴(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节(42),所述传动轴(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万向节(43),且第二万向节(43)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轴杆(44),所述轴杆(44)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45),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上方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且辅助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支撑套(51),所述支撑套(51)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支撑螺杆(52),所述支撑套(51)的左端铰接安装有第二锥齿轮(53),所述支撑螺杆(52)的右端固定焊接有铰接杆(54),所述主臂(2)的右端铰接安装有悬臂主体(6),且悬臂主体(6)的中间位置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通槽(71),且通槽(71)开设在悬臂主体(6)的中间位置,所述通槽(71)的中间位置镶嵌有铰接块(72),所述通槽(71)的内部上下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3),且每组所述第一弹簧(73)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托架(74),所述悬臂主体(6)的下方安装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夹持板(81),所述夹持板(81)铰接安装在悬臂主体(6)的底部,所述夹持板(81)的底部焊接连通有连接筒(82),且连接筒(8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套环(83),所述夹持套环(83)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插槽(84),且每组所述插槽(84)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85),每组所述插杆(85)贴近于夹持套环(83)中间位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架(86),所述插杆(85)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第二弹簧(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横杆(36)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齿条,且齿条对应卡合在上下两组对应的驱动齿轮(34)之间,所述驱动横杆(36)上装配的齿条齿牙与驱动齿轮(34)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驱动齿轮(34)通过齿牙的啮合与驱动横杆(36)啮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悬臂立柱支撑辅助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7)横向插设在驱动横杆(36)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杆(37)与驱动横杆(36)转动连接,所述蜗杆(38)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槽,所述驱动杆(37)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