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
本技术涉及立交桥
,尤其涉及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
技术介绍
立交桥的全称为“立体交叉桥”,是指在两条以上的交叉道路交汇处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互不相扰的现代化桥梁。由于建设成本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间的交汇处建设,主要作用是使各个方向的车辆不受路口上的红绿灯管制而快速通过。现有的道路交叉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道路上下两层立体交叉互不相通,这种方式通行速度快,但是在上下两层之间不能换道;另一种是道路在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处有各种互通的立交桥,如苜蓿叶式立交桥等,这些立交桥一般占地面积大、层数多、工程量大、造价高,多数保证主干线直行不受阻,其他方向的直行车辆会与拐弯车辆交汇,没有很好地解决立交互通的问题,还有一种环岛立交桥解决了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但环岛汽车行驶缓慢,容易形成汽车滞留,另外环岛有四个出口导致车辆行驶路线交叉,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提出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包括上层车道和下层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车道包括第一环路(1)、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两个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和两个第一上行右转辅道(8),所述第一环路(1)包括两个连通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的第一环路半圆形车道(2),所述第一环路(1)还包括两个连通两个第一环路半圆形车道(2)的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n所述上层车道包括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两个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两个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其中一个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其中一个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呈“人”字形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左侧分出并分别与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包括上层车道和下层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车道包括第一环路(1)、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两个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和两个第一上行右转辅道(8),所述第一环路(1)包括两个连通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的第一环路半圆形车道(2),所述第一环路(1)还包括两个连通两个第一环路半圆形车道(2)的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
所述上层车道包括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两个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两个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其中一个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其中一个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呈“人”字形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左侧分出并分别与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和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的一侧相连通,另一个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另一个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呈“人”字形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右侧分出并分别与另一个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和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的另一侧相连通,且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和第一下行右转辅道(9)的高度逐渐降低;
所述第一环路(1)的内侧分出两个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所述第一下层双向直行车道(5)的两侧均分出一个第一上行右转辅道(8),其中一个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和其中一个第一上行右转辅道(8)呈“人”字形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一侧相连通,另一个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和另一个第一上行右转辅道(8)呈“人”字形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另一侧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车道数量为4-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左转辅道(7)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到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的范围内为水平车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左转辅道(6)从与对面的第一环路单向车道(3)交叉的位置到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范围内的高度与第一上层双向直行车道(4)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通式环路双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