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65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所述灯管孔的灯管架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端开口直径,呈喇叭口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支撑灯管的作用,同时可以隔离红外发射和接收的两种光线,以及纠正灯管焊接位置的作用,固定发光位置,精准发射和接收信号;光孔柱的灯管孔呈喇叭口状,可扩大信号,有助于信号被接收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捻、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在加捻过程中容易出现断纱,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前车工人和一名后车工人,有些车间甚至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巡回,以巡视有没有断纱,便于及时发现生产工序中的质量问题并处理。然而,在经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工人巡视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有时断纱了却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需要对经轴进行重新拆装,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一般细纱机上都设置有断纱检测机构和报警装置,在细纱机的每个纱锭上都安装有一个单锭断纱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目前现有棉纺行业中的细纱机在进行断纱检测时,当纱锭的纱线断开时,相应纱锭上安装的单锭断纱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并传递信号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出信号,提醒工人及时处理。目前的电路板上焊接的灯管直接用外壳封闭支撑,没有单独的支撑固定部件,导致灯管容易移位,发光位置不稳定,影响单锭检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灯管孔的灯管架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端开口直径,呈喇叭口状。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灯管架的底边呈与灯管孔适配的曲线。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所述支撑板、支撑块和灯管架的一端齐平,支撑块的另一端低于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光孔柱起到支撑灯管的作用,同时可以隔离红外发射和接收的两种光线,以及纠正灯管焊接位置的作用,固定发光位置,精准发射和接收信号;光孔柱的灯管孔呈喇叭口状,可扩大信号,有助于信号被接收到。由于灯管孔呈喇叭口状,有可能进入粉尘,因此在光孔柱外增加防尘塞配套使用,防尘塞为透明的亚克力塑料,更有利于单锭检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外壳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外壳的右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外壳的仰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外壳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光孔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光孔柱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光孔柱的俯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铝型材的剖视图。其中:外壳1、底座11、盖板111、电路板卡槽1111、上卡槽1112、封板112、下卡槽1121、受力盖12、导光孔121、凸筋122、光孔柱2、支撑板21、支撑块22、固定槽221、灯管架23、灯管孔231、铝型材3、安装槽31、第一连接段32、第二连接段33、第三连接段34、第四连接段35、第一卡柱36、第二卡柱37、第一连接柱38、第二连接柱39、电路板4、灯管板41、红外发射管5、红外接收管6、导光柱7、偏心螺钉8。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实施例1:参见图1-图16,图1绘制了一种用于断纱检测的单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断纱检测的单锭检测装置,它包括外壳1、光孔柱2、铝型材3、电路板4、红外发射管5和红外接收管6,所述铝型材3内设有电路板4,电路板4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管板41,所述灯管板41上并排设有红外发射管5和红外接收管6,所述红外发射管5和红外接收管6通过光孔柱2固定支撑,光孔柱2设置在铝型材3上,光孔柱2外设有外壳1封闭。所述铝型材3呈倒置的7字型,它包括安装槽31,安装槽31的槽口下方延伸有第一连接段32,第一连接段32与第二连接段33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段33与第三连接段34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段34与第四连接段35垂直连接,所述二连接段33上设有第一卡柱36和第二卡柱37,第一卡柱36和第二卡柱37之间形成电路板卡槽,第二卡柱37和第一连接段32之间形成电线槽。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柱38,所述第四连接段35远离第三连接段34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柱39,所述第一连接柱38和第二连接柱39的端部均呈蘑菇头状。所述第一卡柱36和第二卡柱37的顶部两侧做圆滑过渡,所述安装槽31的底部直角做圆滑过渡,所述第三连接段34高于第一连接段32,低于安装槽31的槽口。所述外壳1包括底座11,底座11包括垂直连接的盖板111和封板112,呈L型,所述盖板111的中部上方设有受力盖12,所述受力盖12呈倒扣的U型盖,正面和底部开口,即受力盖12下方的盖板111部位设为开口;所述盖板111的两端中部个设有一个电路板卡槽1111,盖板111的开口部位两侧边缘设有对称的上卡槽1112,所述封板112的两端底部各设有一个下卡槽1121,所述上卡槽1112呈蘑菇头状,与第一连接柱38匹配卡合,所述下卡槽1121呈蘑菇头状,与第二连接柱39匹配卡合。所述受力盖12的背面设有底部一角设有一个导光孔121,所述受力盖12两侧面均设有若干条凸筋122,增大摩擦力,便于拆卸;所述受力盖12的两侧面内壁各设有一条卡条,便于插入光孔柱2。所述光孔柱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设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221,与受力盖12的卡条对应匹配;所述支撑块22上设有灯管架23,所述灯管架23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21和支撑块22的灯管孔231,所述灯管架23的底边呈与灯管孔231底部适配的曲线。所述支撑板21、支撑块22和灯管架23的一端齐平,支撑块22的另一端低于支撑板21的另一端,两者的高度差形成的空间给第一连接柱38提供。所述灯管孔231的灯管架23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21端开口直径,呈喇叭口状,可扩大信号。所述电路板4的灯管板41上设有导光柱7,导光柱7对准受力盖12的导光孔121,导光柱7呈圆柱形,其与导光孔121连接的端部直径略大于另一端。所述铝型材3通过在安装槽31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固定槽;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灯管架,所述灯管架上设有两个贯穿支撑板和支撑块的灯管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锭断纱检测的光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孔的灯管架端开口直径小于支撑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恒朱刘斌王之初胡澄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