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包括通过自吸泵进行顺次连接的调节池、反硝化池、硝化池、膜反应池、臭氧反应池;所述调节池前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杂质分离器,后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提升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水处理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硝化池相连;所述硝化池内设有曝气器;所述膜反应池内设有超滤膜组件,膜反应池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撬装式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小区中转站的水量小、用地紧张地区。通过各个不同反应池的各单元的有效联动与控制,形成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稳定,易于操作维护,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渗沥液处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中转站渗沥液产生源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渗沥液、环卫冲洗水及生活污水等多种混合废水,其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并且含有大量难降解物质。当渗沥液排入下水道时应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标准要求,因此应对中转站渗沥液进行有效处理,若渗沥液未经处理直接经下水道排入将对生活污水厂造成巨大的冲击负荷。目前,中转站多建设于生活小区附近,占地面积有限,土地利用率要求高,小区居民对周边的环境要求较高。由于一个中小型中转站产生的渗沥液量较少,且水量与水质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对于中转站的渗沥液处理,可考虑采用集中处理与原位处理,但若将多个中转站渗沥液通过槽车集中处理将会增加营运成本、液体泄漏溢出的环境风险。若渗沥液原地处理则需考虑占地面积、操作人员的素质等。因此针对小型中转站的原地处理,需要一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运营管理费用,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设计合理、经济节省、结构优化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造价低、结构优化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自吸泵进行顺次连接的调节池、反硝化池、硝化池、膜反应池、臭氧反应池;所述调节池前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杂质分离器,后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提升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硝化池相连;所述反硝化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抽吸泵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抽吸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膜反应池相连;所述硝化池内设有曝气器;所述膜反应池内设有超滤膜组件,膜反应池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相连;所述超滤膜组件通过管道与第二抽吸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抽吸泵的进水口与反冲洗泵相连,第二抽吸泵的出水口与臭氧反应池相连;所述臭氧反应池与臭氧反应装置相连,臭氧反应池底部与反冲洗泵相连;所述自吸泵、污水提升泵、第一抽吸泵、第二抽吸泵、臭氧反应装置、反冲洗泵及其它电器设备均与PLC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为撬装式。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分离器与调节池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PLC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内设有第一潜水搅拌装置;所述调节池顶部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与PLC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池内设有第二潜水搅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器为管式、盘式或旋流式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池顶部设有DO检测仪;所述曝气器与硝化池外的鼓风曝气装置相连;所述DO检测仪、鼓风曝气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膜反应池顶部设有与PLC控制装置相连的液位控制器;所述超滤膜组件内的膜为内置膜、平板膜或中空纤维膜中的一种;所述膜材料为PTFE或PVDF;所述膜孔径为30~50nm。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反应池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液位计、传质填料层、钛合金曝气盘;所述钛合金曝气盘与臭氧反应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撬装式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小区中转站的水量小、用地紧张地区。PLC控制装置实时监控、反馈、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通过各个不同反应池的各单元的有效联动与控制,形成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稳定,易于操作维护,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的一体化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自吸泵进行顺次连接的调节池1、反硝化池6、硝化池9、膜反应池14、臭氧反应池18;所述调节池1前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杂质分离器2,后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提升泵8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硝化池6相连;所述反硝化池6通过管道与第一抽吸泵1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抽吸泵1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膜反应池14相连;所述硝化池9内设有曝气器10;所述膜反应池14内设有超滤膜组件15,膜反应池14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22相连;所述超滤膜组件15通过管道与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与反冲洗泵21相连,第二抽吸泵17的出水口与臭氧反应池18相连;所述臭氧反应池18与臭氧反应装置19相连,臭氧反应池18底部与反冲洗泵21相连;所述自吸泵、污水提升泵8、第一抽吸泵12、第二抽吸泵17、臭氧反应装置19、反冲洗泵21及其它电器设备均与PLC控制装置26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为撬装式。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分离器2与调节池1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3;所述流量计3与PLC控制装置26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第一潜水搅拌装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自吸泵进行顺次连接的调节池(1)、反硝化池(6)、硝化池(9)、膜反应池(14)、臭氧反应池(18);所述调节池(1)前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杂质分离器(2),后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提升泵(8)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硝化池(6)相连;所述反硝化池(6)通过管道与第一抽吸泵(1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抽吸泵(1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膜反应池(14)相连;所述硝化池(9)内设有曝气器(10);所述膜反应池(14)内设有超滤膜组件(15),膜反应池(14)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22)相连;所述超滤膜组件(15)通过管道与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与反冲洗泵(21)相连,第二抽吸泵(17)的出水口与臭氧反应池(18)相连;所述臭氧反应池(18)与臭氧反应装置(19)相连,臭氧反应池(18)底部与反冲洗泵(21)相连;所述自吸泵、污水提升泵(8)、第一抽吸泵(12)、第二抽吸泵(17)、臭氧反应装置(19)、反冲洗泵(21)及其它电器设备均与PLC控制装置(2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自吸泵进行顺次连接的调节池(1)、反硝化池(6)、硝化池(9)、膜反应池(14)、臭氧反应池(18);所述调节池(1)前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杂质分离器(2),后端通过管道与污水提升泵(8)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硝化池(6)相连;所述反硝化池(6)通过管道与第一抽吸泵(1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抽吸泵(1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膜反应池(14)相连;所述硝化池(9)内设有曝气器(10);所述膜反应池(14)内设有超滤膜组件(15),膜反应池(14)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22)相连;所述超滤膜组件(15)通过管道与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抽吸泵(17)的进水口与反冲洗泵(21)相连,第二抽吸泵(17)的出水口与臭氧反应池(18)相连;所述臭氧反应池(18)与臭氧反应装置(19)相连,臭氧反应池(18)底部与反冲洗泵(21)相连;所述自吸泵、污水提升泵(8)、第一抽吸泵(12)、第二抽吸泵(17)、臭氧反应装置(19)、反冲洗泵(21)及其它电器设备均与PLC控制装置(2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为撬装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器(2)与调节池(1)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3);所述流量计(3)与PLC控制装置(2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垃圾中转站渗沥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义彪邱宇林有胜余兆平金正鑫王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