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04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包括壳体、驱动履带、中央处理器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外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履带,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活动柱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下表面的中部,所述连接框内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箱体左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该可升降式机器人,方便该机器人完成升降工作,使该机器人升降时更加平稳,另外便于该机器人进行角度的调节,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机器人可以通过预先编排的程序自动执行工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拍照机器人作为简易机器人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拍照录像处理。根据俯拍和仰拍等不同的拍照要求,往往需要拍照机器人具有调节功能,但是在调节时,不便于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调节起来稳定性不够,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调节起来稳定性不够,降低了机器人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包括壳体、驱动履带、中央处理器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外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履带,且壳体右端的内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内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包括壳体(1)、驱动履带(2)、中央处理器(3)和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履带(2),且壳体(1)右端的内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且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且第一滚轮(6)内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并且第二齿轮(9)的中部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上,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与活动柱(11)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机器人,包括壳体(1)、驱动履带(2)、中央处理器(3)和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履带(2),且壳体(1)右端的内侧设置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且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且第一滚轮(6)内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并且第二齿轮(9)的中部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上,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与活动柱(11)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且活动柱(11)的外侧焊接有限位板(12),所述活动柱(1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3)下表面的中部,且箱体(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4),所述连接框(14)内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机体(15),且机体(15)的右侧设置有摄像头本体(16),所述机体(15)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7),且机体(15)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