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86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进液管、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排液管、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三输液管、第三空腔和密封盘,第一输液管一端穿过密封盘并延伸至密封盘外侧,第一套筒外壁靠近进液管一侧套设有第一防护套,第二套筒外壁靠近排液管一侧套设有第二防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连铸辊内部的水循环冷却,将连铸辊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便于对连铸辊内部结构进行清洁维护,可有效避免内部水循环结构产生水垢,延长连铸辊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循环冷却效果,可增加连铸辊两端的硬度,可实现对连铸辊的防护效果,延长连铸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
技术介绍
把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生产工艺过程叫做连续铸钢,完成这一过程所需的设备叫连铸成套设备。浇钢设备、连铸机本体设备、切割区域设备、引锭杆收集及输送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构成了连续铸钢核心部位设备,习惯上称为连铸机。连铸辊是连铸机的主要组成部件。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08379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包括芯轴,芯轴内孔的中部设置有阻水块;芯轴的外部套有辊套,芯轴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在芯轴和辊套之间;辊套上设置有水循环结构;所述水循环结构为奇数个水循环管,且水循环管依次首尾连通起来,第一个水循环管与进水管连通,最后一个水循环管与出水管连通;其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芯轴内孔连通,且进水管位于芯轴内孔中水流入方向的一端,出水管位于芯轴的另一端。上述专利中的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水循环结构直接设置在连铸辊内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产生水垢,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包括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外侧,所述第一套筒(1)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套筒(2)一端设有进液管(3),所述第一套筒(1)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筒(2)相匹配的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套筒(1)内部于所述进液管(3)一侧设有第二空腔(5),所述进液管(3)通过所述第二空腔(5)与所述第一空腔(4)连通,所述第二套筒(2)外壁远离所述第一套筒(1)一端设有排液管(6),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中心水平设有第一输液管(7),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7)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输液管(8),所述第一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部水循环结构的连铸辊,包括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外侧,所述第一套筒(1)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套筒(2)一端设有进液管(3),所述第一套筒(1)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筒(2)相匹配的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套筒(1)内部于所述进液管(3)一侧设有第二空腔(5),所述进液管(3)通过所述第二空腔(5)与所述第一空腔(4)连通,所述第二套筒(2)外壁远离所述第一套筒(1)一端设有排液管(6),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中心水平设有第一输液管(7),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7)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输液管(8),所述第一输液管(7)外壁设有若干个第三输液管(9),所述第一输液管(7)通过所述第三输液管(9)与所述第二输液管(8)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于所述排液管(6)一侧设有第三空腔(10),所述第二输液管(8)与所述第三空腔(10)连通,所述第二套筒(2)外壁远离所述排液管(6)一端套设有密封盘(11),所述第一输液管(7)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盘(11)并延伸至所述密封盘(11)外侧,所述第一套筒(1)外壁靠近所述进液管(3)一侧套设有第一防护套(13),所述第二套筒(2)外壁靠近所述排液管(6)一侧套设有第二防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礼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欣欣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