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73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和应用,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6‑10份,白芥子6‑10份,黄芪4‑8份,川芎4‑8份,元胡4‑8份,女贞子2‑6份,鸡血藤2‑6份,葛根2‑6份,桂枝2‑6份,菟丝子2‑6份,丝瓜络2‑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记忆”效应进行干预:针对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之本治以补虚扶正,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同时去除伏匿于体内的痰瘀之邪,邪去则正安。通过有效清除各种损伤性因子,恢复周围神经区域微环境稳定,最终达到阻止“代谢记忆”效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代谢记忆”效应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认识并打破“代谢记忆”的不良影响及阻止“代谢记忆”对周围神经的持续损伤,成为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的重要核心。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气血阴阳精微物质亏虚,导致其在络脉中无以运行,脉络阻滞,气血不能通达四末,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而“代谢记忆”效应的持续存在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类似于伏邪在体内伏匿的过程,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伏邪”产生的基本条件,痰浊、瘀血则是“伏邪”的主要构成部分。痰瘀伏邪匿于体内,伺机而动,同时正气损耗,阴阳失衡,正邪交争藏于内,机体功能紊乱,代谢异常无法清除各种损伤因子,则表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种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和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6-10份,白芥子6-10份,黄芪4-8份,川芎4-8份,元胡4-8份,女贞子2-6份,鸡血藤2-6份,葛根2-6份,桂枝2-6份,菟丝子2-6份,丝瓜络2-6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7-9份,白芥子7-9份,黄芪5-7份,川芎5-7份,元胡5-7份,女贞子3-5份,鸡血藤3-5份,葛根3-5份,桂枝3-5份,菟丝子3-5份,丝瓜络3-5份。更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8份,白芥子8份,黄芪6份,川芎6份,元胡6份,女贞子4份,鸡血藤4份,葛根4份,桂枝4份,菟丝子4份,丝瓜络4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为: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地,所述剂型为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剂中以白芥子丹参为君药,白芥子性辛温,行气豁痰;丹参味苦、微寒,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功擅通行血脉;两药配伍共为君药,活血化痰,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记忆效应痰瘀伏邪病机。以黄芪、川芎、元胡、女贞子、鸡血藤、葛根、菟丝子为臣,黄芪味甘、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川芎性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元胡性辛苦温,功能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女贞子性甘苦凉,功能滋补肝肾,乌须明目;鸡血藤性苦微甘温,功能活血调经、舒筋通络、养血补血;葛根甘、辛、凉,功效升阳解肌、生津解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菟丝子味辛、甘、平,补阳养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以桂枝味为佐,桂枝辛、甘、温,功能温经通阳、辛温解表。以丝瓜络为使,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痰,温经通络,益气养阴之效。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记忆”效应进行干预;针对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之本治以补虚扶正,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同时去除伏匿于体内的痰瘀之邪,邪去则正安。通过有效清除各种损伤性因子,恢复周围神经区域微环境稳定,最终达到阻止“代谢记忆”效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另外,将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或胶囊剂等制剂后可以方便患者服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HE染色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轴索染色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8-OHdG浓度检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GSH含量检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MDA浓度检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组织TUNEL染色检测凋亡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神经组织免疫组化染色(Beclin-1)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组织baxmRNA表达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组织bcl-2mRNA表达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组织Beclin-1mRNA表达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神经组织蛋白表达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细胞蛋白表达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细胞mfn1、mfn2、drp1蛋白表达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细胞P-JNK蛋白表达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6g,白芥子10g,黄芪4g,川芎8g,元胡4g,女贞子6g,鸡血藤2g,葛根6g,桂枝2g,菟丝子6g,丝瓜络2g。实施例2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10g,白芥子6g,黄芪8g,川芎4g,元胡8g,女贞子2g,鸡血藤6g,葛根2g,桂枝6g,菟丝子2g,丝瓜络6g。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9g,白芥子7g,黄芪7g,川芎5g,元胡7g,女贞子3g,鸡血藤5g,葛根3g,桂枝5g,菟丝子3g,丝瓜络5g。实施例4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7g,白芥子9g,黄芪5g,川芎7g,元胡5g,女贞子5g,鸡血藤3g,葛根5g,桂枝3g,菟丝子5g,丝瓜络3g。实施例5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8g,白芥子8g,黄芪6g,川芎6g,元胡6g,女贞子4g,鸡血藤4g,葛根4g,桂枝4g,菟丝子4g,丝瓜络4g。实施例6实施例1-5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直接煎服,也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6-10份,白芥子6-10份,黄芪4-8份,川芎4-8份,元胡4-8份,女贞子2-6份,鸡血藤2-6份,葛根2-6份,桂枝2-6份,菟丝子2-6份,丝瓜络2-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6-10份,白芥子6-10份,黄芪4-8份,川芎4-8份,元胡4-8份,女贞子2-6份,鸡血藤2-6份,葛根2-6份,桂枝2-6份,菟丝子2-6份,丝瓜络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丹参7-9份,白芥子7-9份,黄芪5-7份,川芎5-7份,元胡5-7份,女贞子3-5份,鸡血藤3-5份,葛根3-5份,桂枝3-5份,菟丝子3-5份,丝瓜络3-5份。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