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本瑞专利>正文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664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机动车对称光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其检测仪包括有两定位参考柱,3部数码相机,检测屏幕,检测屏幕驱动机构,计算机,检测屏幕驱动机构安装在机动车的前方,两部数码相机安装在检测屏幕的上部位置上,检测屏幕与两定位参考柱的距离满足数码相机可拍摄范围涵盖在定位参考柱所界定的平面宽度,另一数码相机安装在其中一个定位参考柱或两定位参考柱与地面相交的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附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仪可自动检测机动车纵轴线与检测系统纵轴线的水平角度偏差、机动车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及GB7258-2004要求检测的机动车前照灯配光性能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机动车对称光前照灯配光性能的,属于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条款有关光束照射位置要求1)在检验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10m的屏幕上时,乘用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7H~0.9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下同),其它机动车(拖拉机运输机组除外)应为0.6H~0.8H。机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2)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装用的前照灯近光光束的照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检验时,要求在屏幕上光束中点的离地高度不允许大于0.7H;水平位置要求,向右偏移不允许超过350mm,不允许向左偏移。3)在检验前照灯远光光束及远光单光束灯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10m的屏幕上时,要求在屏幕光束中心离地高度,对乘用车为0.9H~1.0H,对其它机动车为0.8H~0.95H;机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灯远光光束水平位置要求,左灯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灯向左或向右偏均不允许超过350mm。根据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JJG745-2002要求发光强度光轴偏移角为零时,示值误差≤±12%;光轴偏移角在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时,示值误差≤±15%;光轴偏移角发光强度为15kcd时示值误差≤±15′;发光强度改变时示值误差≤±12′,示值间差≤15′;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的示值误差≤±10mm。现有的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存在以下方面问题1、机动车纵轴线与检测仪的检测屏幕对正问题,检测员靠目测控制机动车纵轴线与检测仪的检测屏幕的对正,存在主观随机误差,机动车纵轴线与检测仪的检测屏幕对正角度一般可达3°~5°,若使用车辆摆正装置,一方面不能适应不同轴距车型,另一方面摆正操作复杂,调整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下;2、机动车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必须人工读取刻度数值,检测效率低;3、不能全面反映机动车前照灯配光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动检测机动车纵轴线与检测系统纵轴线的水平角度偏差、自动检测机动车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及GB7258-2004要求检测的机动车前照灯配光性能参数的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定位参考柱(1)、(2),数码相机(3)、(4)、(5),检测屏幕(6),检测屏幕驱动机构(7),计算机(8),检测屏幕驱动机构(7)安装在机动车的前方,检测屏幕(6)的尺寸可容纳不同车型的远光照射在检测屏幕上的光斑中心,数码相机(3)、(4)安装在检测屏幕(6)的上部位置上,检测屏幕(6)与定位参考柱(1)、(2)的距离满足数码相机可拍摄范围涵盖在定位参考柱(1)、(2)所界定的平面宽度,数码相机(5)安装在定位参考柱(1)或(2)或定位参考柱(1)、(2)与地面相交的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上。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图像分析机理为数码相片文件中各像素均包含色差值和位值,色差值可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为灰度值,其值范围一般为0~255,将其对应为发光强度0~40000cd。故对于数码相机3、4所拍摄的前照灯发光面相片可按灰度值识别相应特定区域(因前照灯在点亮状态时,相片中前照灯发光面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灰度值差别很大),并根据该区域像素的序位值推算出该区域在相片中的相对位置;对于数码相机5所拍摄的远光相片可按灰度值最强的区域由计算机绘出等灰度值曲线,对应为前照灯远光照射在检测屏幕上的光斑中心曲线,并对应出该光斑中心的发光强度;对于数码相机5所拍摄的近光相片可按灰度值突变区域绘出明暗截止线。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1)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坐标系可任意设置,只需按照几何原理将该坐标系进行转换即可)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以经过由定位参考柱1、2与检测系统安装地面的交点U、V确定的线段UV的中点且垂直于定位参考柱1、2所确定的1-2平面的直线UV为检测系统纵轴线,以通过定位参考柱1或2与地面的交点且与检测系统纵轴线平行的射线为Y轴,以在Y轴上且与定位参考柱1或2距离为t的点为原点0(该距离满足数码相机可拍摄范围涵盖定位参考柱(1)、(2)所界定的平面宽度),以通过原点且与直线UV平行的射线为X轴,以通过原点且垂直于X轴和Y轴的射线为Z轴,在原点上安装检测屏幕驱动机构7。2)确定附图中点C、D、E、F、G、H的三维空间坐标点亮机动车前照灯,由数码相机3、4在机动车前照灯前方对机动车拍摄的相片经计算机处理,进行几何拉伸,使相片中定位参考柱1、2影像的高度和间距的比例拉伸为符合定位参考柱1、2实物的高度和间距的比例,由计算机识别定位参考柱1、2和前照灯发光面影像形状及其在相片中的相对位置,与由定位参考柱1、2确定的1-2平面对应,可得到前照灯发光面DM1、DN2中心点G、H分别与定位参考柱1的距离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此两点的X轴、Z轴坐标),因点G、H在由定位参考柱1、2确定的1-2平面上,则其距检测屏幕平面的距离为两点的Y轴坐标,故可得到点G、H的三维空间坐标,同理可得到点C、D、E、F的三维空间坐标(点C、D、E、F分别为与前照灯发光面影像DM1、DM2、DN1、DN2靠相片中心侧相切且垂直于X、Y轴平面的切线与前照灯发光面影像DM1、DM2、DN1、DN2的切点)。3)确定附图中机动车前照灯发光面中心点M、N和线段MN的中点R的三维空间坐标数码相机3、4位置对应于点A、B,因三维空间坐标系建立后,数码相机3、4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即已确定,由于1-2平面与原点0距离为t,且由步骤2),点C、D、E、F、G、H的三维空间坐标已确定,令点A坐标为A(Ax,Ay,Az),Ax、Ay、Az分别为点A的X、Y、Z轴坐标,其他点类同,则Ay=By=0,Cy=Dy=Ey=Fy=Gy=Hy=t建立直线AC、AE、BD、BF、AG、BH的X、Y轴方程直线AC(X-Ax)/(Ax-Cx)=(Y-Ay)/(Ay-Cy)直线AE(X-Ax)/(Ax-Ex)=(Y-Ay)/(Ay-Ey)直线BD(X-Bx)/(Bx-Dx)=(Y-By)/(By-Dy)直线BF(X-Bx)/(Bx-Fx)=(Y-By)/(By-Fy)直线AG(X-Ax)/(Ax-Gx)=(Y-Ay)/(Ay-Gy)直线BH(X-Bx)/(Bx-Hx)=(Y-By)/(By-Hy)则直线AC、BD的交点P的X、Y轴坐标可确定为Px=(Bx·Cx-Ax·Dx)/(Bx+Cx-Ax-Dx),Py=(Bx-Ax)·t/(Bx+Cx-Ax-Dx)直线AE、BF的交点Q的坐标可确定为Qx=(Bx·Ex-Ax·Fx)/(Bx+Ex-Ax-Fx),Qy=(Bx-Ax)·t/(Bx+Ex-Ax-Fx)建立直线PQ的方程直线PQ(X-Px)/(Px-Qx)=(Y-Py)/(Py-Qy)则直线PQ与直线AG的交点M的X、Y轴坐标可确定为Mx=(t·Ax·(Px-Qx)+(Py·Qx-Px·Qy)·(Ax-Gx))/((Py-Qy)·(Ax-Gx)+t·(P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参考柱(1)、(2),数码相机(3)、(4)、(5),检测屏幕(6),检测屏幕驱动机构(7),计算机(8),检测屏幕(6)的尺寸可容纳不同车型的远光照射在检测屏幕上的光斑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本瑞
申请(专利权)人:程本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