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富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6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富集仪,采用滤液直排式真空泵;滤头有多个并沿控制箱长度方向呈单排形式间隔排列在控制箱顶部;每个滤头上均安装一个一次性滤杯组件;每根支路管进液端与一个滤头相连通,其出液端均连通至干路器上相应的进液端,且每根支路管上均设置有与电路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在液晶屏上显示该支路管通断状态的电磁阀;控制箱侧面设置有与真空泵的出液端相连通的废液排出接头,排废液管一端与废液排出接头相连,另一端伸入废液收集桶内;各部件由耐酸性材料制成或含有耐酸性保护材料;采用直排式真空泵,舍弃了抽滤瓶,结合单排式滤头和大容量滤杯的设计,简化了操作步骤,自动化程度和抽滤效率更高,结构更紧凑,更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富集仪
本技术涉及法医学硅藻检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硅藻富集仪。
技术介绍
在法医学硅藻检验中,按照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的法医硅藻检验技术规范(GA/T1662-2019)的要求,需对尸体脏器组织样品或水样经微波消解、稀释后的液体进行抽滤,并利用扫描电镜或光学显微镜对富集在滤膜上的硅藻进行检测,以诊断溺死或推断溺死地点。现有的硅藻富集仪或真空抽滤仪通常是利用真空泵抽走抽滤瓶中空气产生负压以提高过滤速度,所用的抽滤瓶一般采用玻璃三角瓶,该三角瓶的顶端为滤液入口,且侧壁设有真空泵抽气管连接口。但是,现有的硅藻富集仪或真空抽滤仪在长时间进行抽滤时,如果抽滤瓶中的废液将满,需立即停止抽滤,拆卸连接管路,将废液转移至废液桶内,待抽滤瓶内废液清空后,重新连接管路才能继续抽滤;导致抽滤过程较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而且设备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硅藻富集仪,其操作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和抽滤效率高,结构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藻富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电路控制器、液晶屏、按键面板、直排式真空泵、干路器、支路管、电磁阀、滤头、一次性滤杯组件、排废液管和废液收集桶;所述电路控制器、直排式真空泵、干路器、支路管和电磁阀均设置在控制箱内部;所述液晶屏和按键面板均位于控制箱的前斜面板上;所述滤头设置有多个,并沿控制箱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形式间隔排列在控制箱的顶部;每个滤头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一次性滤杯组件;所述液晶屏、按键面板、直排式真空泵均与电路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及显示抽滤状态;真空泵的进液端与干路器的总出液端管路连接;每根支路管的进液端与一个所述滤头相连通,其出液端均连通至干路器上相应的进液端,且每根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富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电路控制器、液晶屏、按键面板、直排式真空泵、干路器、支路管、电磁阀、滤头、一次性滤杯组件、排废液管和废液收集桶;所述电路控制器、直排式真空泵、干路器、支路管和电磁阀均设置在控制箱内部;所述液晶屏和按键面板均位于控制箱的前斜面板上;所述滤头设置有多个,并沿控制箱的长度方向呈单排形式间隔排列在控制箱的顶部;每个滤头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一次性滤杯组件;所述液晶屏、按键面板、直排式真空泵均与电路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及显示抽滤状态;真空泵的进液端与干路器的总出液端管路连接;每根支路管的进液端与一个所述滤头相连通,其出液端均连通至干路器上相应的进液端,且每根支路管上均设置有与电路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在液晶屏上显示该支路管通断状态的所述电磁阀;所述控制箱的侧面设置有与真空泵的出液端相连通的废液排出接头;所述排废液管的一端与废液排出接头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废液收集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富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滤杯组件由底座、多孔支撑垫、滤膜、滤杯和杯盖组成;所述杯盖扣合在滤杯的上口处,所述底座扣合在滤杯的下口处,所述多孔支撑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滤膜夹在底座与滤杯的下口处之间,且位于多孔支撑垫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藻富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的容量不小于400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藻富集仪,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孙林陈秋平莫玉叶梁剑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竞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