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3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轮装置,包括轮架和轮带,轮架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轮带固定在轮架的外圆周表面上;轮带设置有沿轮带内表面排列的弹性部件组件,用于增加轮带的变形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滚轮装置,滚轮与地面摩擦力大,遇到障碍物时,扫地机越障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轮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轮装置及扫地机。
技术介绍
扫地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集尘盒中,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扫地机一般通过滚轮装置实现在地面上运行,目前现有扫地机滚轮装置运行时,到潮湿的地板、毛毯时,滚轮与地面摩擦力不够大,容易发生扫地机在地面上打滑的现象,同时,在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能力不足,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满足不了用户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轮装置以及使用这种滚轮装置的扫地机,滚轮与地面摩擦力大,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能力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轮装置,用于扫地机,包括:轮架;轮带,固定在轮架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弹性部件组件,沿轮带径向设置在轮带的内表面,用于增加轮带的变形空间。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该扫地机可以使用上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滚轮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滚轮装置以及使用这种滚轮装置的扫地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轮带的内表面设置弹性部件组件,用于增加轮带的变形空间,轮带外表面上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齿和多个第二凸齿,增加轮带的摩擦力。滚轮与地面摩擦力大,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能力强。2、轮毂和轮毂将轮胎包住,滚轮装置看起来非常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滚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轮毂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轮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轮带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轮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轮毂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一轮毂、轮带和第二轮毂安装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轮毂轴安装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轮毂、轮胎、轮毂盖和轮毂轴安装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轮毂、轮胎、轮毂盖和轮毂轴安装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轮毂;101、第一轮毂本体;102、第一轮毂第一挡环;103、第一轮毂第一凸台;104、第一轮毂凹槽;105、第一轮毂第二凸台;106、第一轮毂螺钉孔;107、第一止口。200、轮带;201、轮带本体;202、沟槽;203、第一凸齿;204、第一支撑筋;205、支撑圆环;206、支撑圆环凹槽;207、第二凸齿;208、第二支撑筋;300、第二轮毂;301、第二轮毂本体;302、第二轮毂第一挡环;303、第二轮毂第一凸台;304、第二轮毂凹槽;305、第二轮毂螺钉孔;306、第二轮毂第二凸台;307、第二止口;400、螺钉;500、轮毂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参考图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装置包括轮架和轮带200,轮架包括第一轮毂100和第二轮毂300,轮带200固定在轮架的外圆周表面上;轮带200内表面设有弹性部件组件,用于增加轮带200的变形空间。参考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轮带200包括轮带本体201,轮带本体201内表面设有截面为T型的支撑圆环205,支撑圆环205的两侧设有沿圆周均布的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的高度相等,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在圆周上错落均布,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的底面固接于轮带本体201的内表面上,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的侧面固接于支撑圆环205的侧面上。为了进一步增强滚轮装置的弹性,可以在轮带本体201的外表面上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齿203和多个第二凸齿207,第一凸齿203和第二凸齿207对应设置,且间隔形成有沟槽202,第一凸齿203和第二凸齿207的齿谷的高度相等,且低于沟槽202的表面,第一凸齿203和第二凸齿207的齿峰的高度相等,且高于沟槽202的表面。进一步参考图4、图5,第一凸齿203的齿峰对应第二凸齿207的齿谷,第一凸齿203的齿谷对第二凸齿207的齿峰。并且第一凸齿203的齿峰与第一支撑筋204位于相同的径向线上,第二凸齿207的齿峰与第二支撑筋208位于相同的径向线上。第一支撑筋204和第二支撑筋208增加了整个滚轮装置的弹性,提高了滚轮装置的越障能力,第一凸齿203和第二凸齿207进一步增强了滚轮装置的摩擦性能。参考图1~图2,图6~图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轮架可以包括第一轮毂100和第二轮毂300,第一轮毂100包括第一轮毂本体101,第一轮毂本体101上设有第一轮毂凹槽104、第一轮毂第一凸台103和第一轮毂第二凸台105,第一轮毂第二凸台105上设有第一止口107,第二轮毂300上设有第二轮毂本体301,第二轮毂本体301上设有第二轮毂凹槽304、第二轮毂第一凸台303和第二轮毂第二凸台306,第二轮毂第二凸台306上设有第二止口307,轮带200上的支撑圆环205分别与第一轮毂100上的第一轮毂第一凸台103和第一轮毂第二凸台105配合,与第二轮毂300上的第二轮毂凹槽304、第二轮毂第一凸台303和第二轮毂第二凸台306配合,第一止口107和第二止口307配合,实现第一轮毂100和第二轮毂300互相卡合,将轮带200卡在中间。第一轮毂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轮装置,用于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架;/n轮带,所述轮带固定在所述轮架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n弹性部件组件,所述弹性部件组件设置在所述轮带的内表面,用于增加所述轮带的变形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轮装置,用于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架;
轮带,所述轮带固定在所述轮架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
弹性部件组件,所述弹性部件组件设置在所述轮带的内表面,用于增加所述轮带的变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带内表面设有截面为T型的支撑圆环,所述弹性部件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圆环两侧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底面固接于所述轮带的内表面上,所述支撑筋的侧面固接于所述支撑圆环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圆环两侧的多个第一支撑筋和多个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错落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带外表面上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排列的多个第一凸齿和多个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对应设置,且间隔形成有沟槽,所述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的齿谷的高度相等,且低于沟槽的表面,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的齿峰的高度相等,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何海军黄培群朱文丹
申请(专利权)人:微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