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22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进行气密作业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气密栓(10)的轴部(11)的前端部,可沿其轴心方向移动地配合有衬套(17),同时,使环状密封构件(18)可以在从其基部到前述衬套之间移动地进行配合,在前述环状密封构件的移动区域的前述轴部的衬套侧的端部形成小直径部12,在轴部的基部侧的端部形成大直径部(13),将气密栓的轴部从喷射器帽3的开口端(3a)插入,使衬套与喷射器帽的缩径部(3b)接触,使该衬套向轴部的基部方向移动,利用衬套使环状密封构件从轴部的小直径部向大直径部移动,藉此,使环状密封构件向喷射器帽的内周面3c方向膨胀变形,通过使该环状密封构件压接到喷射器帽的内周面上,实现气密性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状体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硬钎焊的管状体等中,进行气密性试验。这种气密性试验,例如,利用气密栓堵塞管状体的全部的开口,向该管状体内注入规定压力的空气,利用压力计测定规定时间之后的压力,借此确认管状体的气密性。作为在这种气密性试验中使用的气密栓,例如,有以下述方式构成的气密栓,即,用端板夹持圆柱形的橡胶体,将中心有孔的轴构件穿过该橡胶体及端板的中心,将该轴构件的前端固定到一个端板上,使管体配合到轴构件上,使该管体的前端与另一个端板接触,将螺母拧到位于管体后端的轴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专利文献1的气密栓中,通过将橡胶体从管状体的开口端向内部插入,将螺母拧紧,隔着管体使两个端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橡胶体向半径方向的外方膨胀,通过将该橡胶体压接到管状体的内周面上对开口进行密封。另外,压缩空气向管状体内的注入,经由轴构件的孔进行。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1654号公报(图3及图4)
技术实现思路
不过,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开口处采用气密栓情况下以及在卸下该气密栓的情况下,必须每次操作螺母,操作很麻烦。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进行气密作业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中,将在离开开口端适当距离的内部具有缩径部的管状体的前述开口与插入配合到该开口中的安装构件之间,利用配合到该安装构件的轴部上的环状密封构件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轴部的前端部,沿其轴心方向可移动地配合有衬套,同时,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可以在从其基部到前述衬套之间移动地进行配合,在前述环状密封构件的移动区域的前述轴部的前述衬套侧的端部形成小直径部,在前述轴部的基部侧的端部形成大直径部,将前述安装构件的轴部从前述管状体的开口端插入到管状体内,使前述衬套与前述管状体的缩径部接触,使前述衬套向前述轴部的基部方向移动,利用前述衬套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从前述轴部的小直径部向大直径部移动,藉此,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向前述开口的内周面方向膨胀变形,通过使该环状密封构件压接到前述管状体的内周面上,实现气密性密封。这里,采用上述结构的管状体的缩径部是用于阻挡衬套的,不一定必须形成圆形。总之,只要在管状体内形成阻挡衬套的突出部即可。另外,上述衬套,其一端与缩径部接触,由另一端推压环状密封构件,优选地,与环状密封构件接触的面是以整个面与环状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连续的圆形。另外,上述环状密封构件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但也可以是矩形。另外,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设计上述管状体的内周面、上述轴部的大直径部及上述环状密封构件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上述环状密封构件位于上述轴部的大直径部处时,上述环状密封构件与上述管状体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上述环状密封构件与上述轴部的大直径部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构件,在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利用锥面将上述轴部中的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连接起来。这里,例如,上述锥面没有必要是严格的锥面,例如,也可以用从小直径部向大直径部逐渐向外方弯曲的面形成。另外,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构件的轴心上贯穿设置孔。另外,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状体是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述安装构件是气密性试验中使用的气密栓。另外,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状体是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述安装构件是喷射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由于只通过将安装构件塞入管状体的开口来进行密封,所以操作很容易。另外,在环状密封构件位于轴部的小直径部处的状态下,环状密封构件向轴向方向缩径。从而,不与管状体的开口内周面接触、或者即使在接触的情况下也是以微弱的压力进行接触,可以将安装构件没有阻力或者在微弱的阻力下插入到管状体内,所以,不仅安装构件的插入操作容易,而且环状密封构件的磨损少,因而可以提高环状密封构件的耐久性。另外,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由于伴随着从管状体的开口拔出安装构件时的移动,环状密封构件从轴部的大直径部向小直径部移动、缩径,所以可以没有阻力或者以微小的阻力拔出安装构件。另外,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环状密封构件从小直径部向大直径部、或者从大直径部向小直径的移动,顺滑地进行。进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4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可以经由贯穿设置在轴部的孔对管状体内进行压缩空气等的给气、排气。另外,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可以不损伤环状密封构件,而容易地向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安装气密栓。另外,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可以不损伤环状密封构件而容易地将喷射器安装到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附图说明图1表示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进行供油管的气密试验用的气密栓的例子,是表示配备有该气密栓的气密性试验用夹持装置、供油管、以及气密试验机的示意图。图2是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进行供油管的气密试验用的气密栓的例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是表示将喷射器帽安装到气密栓上之前的状态的图示。图3是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进行供油管的气密试验用的气密栓的例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是表示将喷射器帽安装到气密栓上的状态的图示。图4是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进行供油管的气密试验用的气密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是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的另外的实施形式、表示喷射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喷射器安装到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这里,图1是表示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应用于进行供油管的气密性试验用的气密栓的例子,是表示备有该气密栓的气密性试验用夹持装置、及供油管、以及气密试验机的示意图。另外,图2是表示将图1的气密栓安装到供油管的喷射器帽上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安装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供油管1中,通过硬钎焊将多个喷射器帽3固定到管主体2上。该供油管1,在喷射器帽3处采用气密栓10以图获得气密封,从气密试验机4向管主体2内供应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利用压力计5测量管主体2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气密试验。喷射器帽3,其开口端3a被扩展成喇叭状,其基端具有向半径方向内方缩径的缩径部3b。在该喷射器帽3中,后面所述的喷射器21被从开口端3a插入以受到支承。图2中详细表示的气密栓10具有轴部11。该轴部11,从前端(图中的上端)起,依次有小直径部12、大直径部13,小直径部12和大直径部13被锥面14连接起来。进而,轴部11,在大直径部13的后端(图中的下端)具有凸缘部15。另外,在轴部11的前端面,插设在前端具有凸缘16a的销16。进而,气密栓10备有衬套17。该衬套17备有向孔的中间部向内方突出的凸缘17a。并且,该衬套17,通过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体的密封结构,所述管状体的密封结构,将在离开开口端适当距离的内部具有缩径部的管状体的前述开口与插入配合到该开口上的安装构件之间,利用配合到该安装构件的轴部上的环状密封构件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轴部的前端部,可沿其轴心方向移动地配合有衬套,同时,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可以在从其基部到前述衬套之间移动地进行配合,在前述环状密封构件的移动区域的前述轴部的前述衬套侧的端部形成小直径部,在前述轴部的基部侧的端部形成大直径部,将前述安装构件的轴部从前述管状体的开口端插入到管状体内,使前述衬套与前述管状体的缩径部接触,使前述衬套向前述轴部的基部方向移动,利用前述衬套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从前述轴部的小直径部向大直径部移动,藉此,使前述环状密封构件向前述开口的内周面方向膨胀变形,通过使该环状密封构件压接到前述管状体的内周面上,实现气密性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盐光男
申请(专利权)人: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